丁显涛
“二十大碗”这个词儿一说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满汉全席中的“八大碗”或者什么四大菜系。不过它既不是什么闻名遐迩的菜系,更不是什么特定称谓。它真正含义是十大碗饭和十大碗菜之和,是一个干活出大力的人一顿饭吃掉的。
三爷年轻的时候当过伙计,随老板外出拉货走了一天一宿后,在小镇的大车店里住下,在又累又饿的情况下,吃了十大碗干饭还包括十大碗白菜炖豆腐。谁听到这种吃法都会张大嘴表示不解和惊讶,也包括我。当时年龄尚小的我跑到三爷家听他讲述这段故事后,惊讶地合不拢嘴,爱开玩笑的他放下酒杯顺势把一粒花生米丢进我的嘴巴……
“这也太能吃了。”当我追问他这件事的真伪时,他一贯挂在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小子,这绝不掺假。没经历过‘低标准,这些你不懂。那时候能吃饱饭就是最幸福的了。”
“低标准”那个年代,姥爷在生产队里做了个“肥差”——饲养员。这可不是谁都能干得上的活儿,得思想觉悟高、照料牲口细心才能选上,除此之外还因姥爷当年扛过枪打过仗,是立过功的人。
那时候,生产队里的人都饿得够呛,整个小队300多号人,熬一回粥只放三斤玉米面,然后扔进一些白菜帮子和萝卜缨子一起煮,最后就是加满锅水。开饭时家家户户派一个人拎着一个小桶去食堂打饭,煮好的粥稀里咣当的能照出人影。村民一个个面黄肌瘦的。一天二两粮根本吃不饱。饿得实在没招儿,上山挖野菜,扒榆树皮,吃苞米骨子……凡是能入口的差不多都往嘴里塞,无论怎么吃就是饿!饿!饿!不是能吃,是可吃的东西太少啊。
母亲和大舅那时候还小,饿得都有些打晃。姥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咬牙就把他们领到饲养所里,喂猪的空当儿偷偷把猪食捞厚的舀一瓢,母亲和大舅就捡里面的苞米粒儿吃。多年后母亲一提起当年那段经历就感慨万分,伸出因为剁榆树皮而受伤的手指给我们看,给我们讲那时候发生的故事。
冬天正冷时,各个生产队要往公社交公粮。过去运送公粮的交通工具大都是牛车,木制的大轱辘,坑洼不平的土道,压到石包一咣当,车里的苞米粒儿就漏了出来,牛车过河套的冰坎摇晃得更厉害,掉的苞米粒儿更多。大冷的天儿,二舅和几个同龄的孩子穿着破棉袄拿着小瓢守在河边,牛车刚过河他们就争着捡拾掉下的苞米粒儿,有时为了捡掉进河里的苞米粒儿把棉鞋都弄湿了。对饥饿的孩子们来说,苞米粒儿比金子还金贵,鞋湿了又算得了什么呢。捡完后急忙跑回家,围着火盆烧苞米粒儿吃,感觉特别香甜。寒冬腊月里,一群孩子不是为了玩耍而逗留在河边,抄着手冻得瑟瑟发抖,只是为了区区几十粒苞米粒儿而守候……想想这是一幅多么刻骨的画面,它像烙铁一样深深地烙在那一代人的内心深处。
一个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脸面上的事也就顾不得那么多。偷小队粮食的事情频有发生。小队的粮仓下经常被人戳个小窟窿眼,瞅人不注意就会从下面扣出一小把苞米粒儿揣回家。一个叫二驴子的,黑夜跑到小队的土豆地里偷土豆。为了避免让看护的人发现,趴在地垄沟里匍匐前行,谨慎地将土豆抠出,又小心翼翼地把浮土盖上不留痕迹。没想到地那头也来了个偷土豆的,俩人在地中间不经意碰了头吓个半死,还好都看不清对方的脸。谁都心知肚明,也不敢言语悄悄地溜了。土豆偷回家中也不能马上煮,被人发现烟囱冒烟举报就麻烦了,挨到半夜四周一片安静,二驴子全家人眼睛瞪得铮亮睡意全无,二驴子媳妇谨小慎微地刷锅、添水、架火,在漆黑的夜里,全家老少吃了顿不吐皮儿的土豆大餐。即使这样,依旧是挨饿。次日,小队队长看着打蔫儿了的土豆秧子骂了句:这该死的耗子……
很庆幸没赶上那段令人难忘的饥饿岁月。但常常听到长辈讲起过去不堪回首的时光,讲身边类似二十大碗的故事,下堡子的大娘一个人如何能吃上一盆饭,邻村的大伯在小队干活中午管饭时一人吃了两摞面饼,吃得伙房大师傅直瞪眼等等,大家听了哈哈一笑之后并没有觉得什么不正常。毕竟清汤寡水的日子把每个人浸泡得有些苍白,“低标准”的劫难让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觉得,拥有能吃饱饭的日子有多么重要。生活有些好转多吃点没啥,庄稼院里人需要多吃,多吃才能多干嘛。而对于如今的孩子来说,和他们讲起当年的事情,他们觉得是在说笑,像是在听神话故事,令大人们不知说什么好。
正是因为经历过饥荒的岁月,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老一代人身上处处都有体现,真正做到“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而越来越年轻的一代人对此无动于衷,随意浪费现象严重令人唏嘘。但愿有更多的孩子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