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玥
(长江大学 网络中心,湖北 武汉 430100)
创造个性是个性的一个衍生词,界定创造个性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个性。在心理学中,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因此,实际上就是人格的研究。人格的定义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性的研究实王登峰(2000):“人格是人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者倾向性。”0Funder(1997):“人格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定模式以及隐藏在这些模式之后的心理机制。”
在创造活动中,个性特征虽然不像创造力水平那样对创造活动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但他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背景,通过引发、促进、调节和监控创造力以及与创造力协调配合来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创造活动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人的本性是以个性的方式存在的,个性的内涵是多层面的,通过言行所展现出来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因人而异的。笔者在此仅想讨论与创造有关的个胜,因此,不妨称为“创造个性”。创造个性也即是创造者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在行为、作风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简言之,是指倾向和有利于创造的个性。[2]它是不包括个性中创造性思维和技能的,以及接近于人格、思想道德、精神品格的心理特征。创造个性是创造型人才所具有的个性特点,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个性是判断是否为创造型人才的标志之一。
当前网络环境的普及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如果任其泛滥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学生就容易在网络大潮中迷失方向。因此高校应当响应网络的潮流,利用学生登录注册,浏览学校信息等优势开辟出别具一格的创造教育专栏,变被动为主动,利用网络的广泛影响对学生进行创造个性的系统培养,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教育者传送的信息,于无形之中形成创造个性。
大学生创造个性的建构离不开必有的社会条件,一个有利于创造个性发展的网络环境,会随时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捧杀和抑制大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进而有可能激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获得更多原创性的创造发明成果。
大数人都深信,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会成功,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不管一个人多么有天赋,除非生活圈为你提供良好的环境,否则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创造性的成就。20世纪以来,素以世界物理学家摇篮著称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它从1874年创立以来的2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十分重视营造各种别开生面的创造发明环境,它始终处于物理发展的前沿,并因其在放射性、原子物理、核物理、分子生物学、射电天文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所取得的大量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而为世界科学界所瞩目,至今已有近30位成员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首先,卡文迪许实验室始终把环形年轻科学英才的创造力潜能和思想灵感作为组织建设的基本目标;其次,为了真正构建一个能唤醒灵感和激发他们创造个性的环境,卡文迪许实验室对研究生导师的选择相当苛刻。W.H.汤普逊说:“作为一名导师的首要条件是获得我们关注的特定学科内第一流代表人物的工作能力。”[3]再者,卡文迪许实验室十分重视对研究者的潜能开发。在卡文迪许教授A.B.派帕德来看,研究课程的基本目的是教育人怎样做一个职业物理学家,纯知识的进步只是副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开发人的创造力潜能,激发人的创造灵感,他说:“成功播种着成功。”毫无疑问,卡文迪许实验室像任何实验室一样,把开发新领域和寻找旧问题迷宫的途径放在首要地位。尽管历任卡文迪许教授采取的做法各异,但基本理念却是相同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只有建立在自由探索的基础之上,而且只有在尊重个性和自由基础上的合作才能取得重大成就。因此,他们都尽力使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个集体成为生动活泼和创造性思想迸发的群体。
网络环境,也应继承“成功播种着成功”这样的育人理念,为大学生的科研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尽力使高校网络教育环境这个集体成为生动活泼和创造性思想迸发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但并不等于拥有健全的科学精神。试验验证、探索求知、理性怀疑、批判创新、挑战权威等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根本特点,而这些科学精神当代大学生都还较为贫乏。
高校要以网络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环境的教育导向、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功能,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良好环境。校园网络环境建设首先要强化主体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变少数参与为全体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校园网络建设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大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网络活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术并进、文理交融;其次,要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求美精神,聘请一些学术造诣高、品德高尚的社会各界优秀人才作为指导教师,使这些导师不仅成为大学生专业上的良师益友,而且成为大学生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再次,要提倡典型教育,无论各类典型的人和事,都要作为大学生剖析的对象,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铸造人格,这些都将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无处不在的网络影响,教育工作者要跳出单纯依赖正面灌输的传统做法,有效利用网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结合课堂教育,网络多媒体和社会环境的共同浸润和渗透,使思想政治教育触及学生的心灵和灵魂深处,让学生内心的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因素被充分调动起来,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相信在高校老师的合理引导下,高校学生一定能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对于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平凡的生活学习中感受到前进的动力,展现出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的风貌。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J.R.Cognitiveprovesses in ereativity[Z]//J.A.Clover,R.R.Ronning&C.R.Reynolds(EdS),Handbookof ereativity.Newyork:Plenum,13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