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土耳其特派记者 钟玉华图片说明:游客在大巴扎门口合影。钟玉华摄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作为古丝绸之路跨欧亚的重要节点,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商品。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建成于1461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巴扎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巴扎之一,有至少66条室内街道和4000多间商铺,每天吸引的顾客达25万到40万,其中70%是外国人。《环球时报》记者不久前来到大巴扎,如同迷宫一般的布局、令人目眩神迷的五光十色的商品、多到无法计数的商铺、热情到让人无法脱身的商贩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大巴扎有22个门大巴扎是一个全封闭的市场,记者从一号门进入的时候,当地陪同特意提醒要记得从这个门回来,因为这个大巴扎有22个门,很多人在一号门前合影,高大的拱门右上方有1461年字样。走进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巴扎街道里,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目不暇接地看着街道两侧琳琅满目的商品,记者有一种沦陷和迷失的感觉。旅游攻略书上写,很多人就是愿意迷失在这样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买的不是商品,更是土耳其的传统和文化。大巴扎最初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以出售首饰、陶瓷、香料、地毯而闻名。现在大巴扎里根据所售商品形成了若干特色街道,比如珠宝首饰、地毯、皮货、工艺品等街区。记者发现,不论精致美丽的铜盘、风格迥异的花瓶、色泽艳丽的地毯还是精美的瓷器、小巧的钥匙链,图案最多的是“蓝眼睛”。土耳其人说这是女神美杜莎的眼睛,可以驱邪避灾,是幸运的象征。有时会遇到一个商铺有一面墙是铺天盖地的“蓝眼睛”挂件,看得你无处可藏。有时某个商铺会有一棵小树,枝头挂满蓝眼睛饰物,让人感觉那是一树随时可以飞走的蓝鸟。这里的丝巾、地毯、花瓶、灯具,无一例外,花纹都极其繁复,色彩都极为艳丽,土耳其特有的花花草草以及文化符号,都是花纹的素材,比如被作为国花的郁金香,比如伊斯兰教苏菲教派的旋转舞。记者看到,在卖手绘灯具的一个小商铺,一群东方游客几乎被闪烁着迷人光彩的各种彩灯“催眠”了,这些彩灯是古老的阿拉伯神灯的造型,镂空的花纹,各种颜色的组合十分和谐美丽,令人爱不释手。折射千年经商文化世界各地的游客集结在此,商贩们一般至少会说简单的几国语言,当你从摊位旁经过,只要稍微瞥一眼某个摊位的商品,摊主就会热情地迎上前,用各种语言先和你问候一番,当得知记者来自中国,他们便开始夸赞中国,甚至有一个商贩声称自己美丽善良的女朋友来自中国。如果你继续和他讨价还价下去,他就会请你喝红茶,这是土耳其特有的传统饮品,土语发音是“恰伊”和中文的茶的发音相似,据说经丝绸之路从中国传过来。商贩请客人喝的红茶不是自己泡的,而是从专门卖红茶的小贩那里买的,市场里有以卖红茶为生的小贩,一般拎一个圆形托盘走街串巷挨个店铺兜售红茶,一小杯合3元人民币。记者走进了很多家丝巾围巾店铺,店主迅速地向记者展示各种花色,殷勤地帮记者围上各种丝巾、围巾,即使不买,也没有丝毫不悦。记者和不同的小贩讨价还价有几次过于投入,以至于小贩认为遇到了大主顾,非要请记者喝红茶,记者怕买的不够多,不好意思喝人家的茶,非常艰难地拒绝喝茶、脱身。据同行的另一位记者说,她和一个小贩就一件皮衣讨价还价,最后双方都心跳加快,上气不接下气,小贩在她佯装不买后追了上百米,把她追回。记者不由得感慨,小贩们的执著和敬业是作为古丝路重要节点的伊斯坦布尔人经商传统的一个折射,一个大巴扎何以能500多年贸易从未停歇,不仅因为货物本身,更因为商业文化的魅力。大巴扎覆盖七八个街区大巴扎可以说是一个带屋顶的城市,覆盖七八个街区,里面有餐馆、咖啡馆、银行、邮局、警察局。经过多次打听,记者终于从大巴扎的小街小巷中重新走回正对一号门的大街,走出一号门,记者无意间发现一个类似男卫生间的地方对着大马路开着门,里面几名男性在洗脚,擦脚,纳闷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集中洗脚?当地陪同介绍说,大巴扎的四个主要大门位于两条主要街道的末端,这两条街在大巴扎的西南角附近交叉。一条街结合了巴耶塞特二世清真寺、巴耶塞特广场和奴鲁奥斯曼尼耶清真寺。一会就是例行的礼拜时间了,每次礼拜前需要提前洗脚沐浴。此前在大巴扎里面,记者还看到了古老的大理石打造的饮水设施,仿佛一个大大的纪念柱,四面有水龙头。另外大巴扎里还保存并使用着17世纪的商亭。可以说大巴扎是一个集中保存了土耳其传统文化的地方,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