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慧
(建湖县幼儿园,江苏 建湖 224700)
满足和保障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让幼儿充分游戏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要重视研究游戏中幼儿创造性的学习,潜移默化地给幼儿适当的指导,强化游戏活动的创造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在此,我将平时的实践心得总结成理论,与幼教同行分享。
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我们应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游戏材料和活动区域是幼儿游戏的载体,幼儿通过对教师投放材料的操作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适时地添加和调换游戏操作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创造力的提高。游戏投放的玩具材料要丰富多样,便于幼儿操作,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游戏中可提供一些符合角色身份的服装、头饰、小道具等,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记住自己的角色身份,产生角色的假想活动,促进幼儿间的交往。例如:将收集的废旧材料放置在幼儿随手可取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取用。他们可以将奶粉罐叠堆起来,用来造娃娃家的围墙;可以将旺仔牛奶罐当做打击乐器;利用各种包装鞋盒、纸箱等制作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动物”、“大鞋”、“山洞”;利用饮料塑料瓶制作各种动物形状的容器,等等。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小,同时活动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不能投放数量、品种过多的游戏材料。同时,教师也要仔细观察游戏中幼儿使用材料的频率和兴趣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避免幼儿游戏时有“走过场”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幼儿才会有饱满的情绪,才会有大胆的创造和活动,从而激起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达到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目的。
幼儿最喜欢想象,新颖、独创、奇特是创造性想象的本质特征。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个性和想法,所以教师要给幼儿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促使幼儿发挥创造潜能。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一种新设想、沉浸在某一创造活动中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时,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己的设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实践探索,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励其创造性的发展。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提供一些有助于克服困难的物质条件,引导和帮助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苗苗小朋友想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拼搭一只可爱的小熊,在拼搭过程中苗苗发现正方形积木不能拼搭出小熊的耳朵、眼睛、身体。教师不急于告诉孩子用什么方法,请孩子帮助她解决这个困难。小雨小朋友说:“美工区域的材料筐里有塑粒圆形纽扣和各种颜色的手工纸啊!”经过大家的帮助,通过探索,没一会儿,苗苗就拼搭出一只可爱的小熊。教师要耐心地听取幼儿的提问,给幼儿满意的答案。同时要鼓励幼儿动手参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
游戏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结构技能的训练过程,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交流、协商、合作,要深入幼儿中,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给予适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教师不要生硬地抢幼儿的“球”,而是在幼儿把“球”抛来的时候,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接“球”,再用合适的形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如:在美工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玩手工折纸活动时,发现正方形手工纸不能够对角折,有时折的一边多有时折的一边少,没办法完全重叠。孩子们告诉了教师这个问题,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导。“看看你对角折叠的时候为什么有时会多出来一点,有时会少那么一点?”“怎样才能完全重叠呢?”幼儿仔细观察后发现“因为手工纸的四条边不一样齐。”……最后幼儿在不断地思考、探索中自己尝试解决了所面临的问题。又如:在玩水游戏中,幼儿看到纸船被水浸湿后慢慢沉没,通过努力仍然制作不出不会沉没的纸船,于是教师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老师折的纸船不会沉没。由此引发幼儿观察,再操作。幼儿探索中知道纸的吸水、防水和沉浮问题。由此可见,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导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幼儿提高探索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增进师幼间的感情,缩小心理差距,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一种新设想、沉浸在某一创造活动中要完成自己的任务,需要足够的时间时,教师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己的设想,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励其创造性的发展。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提供一些有助于克服困难的物质条件,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以“朋友”的身份适时加以指导和引导,帮助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在游戏中实践、探索,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如:区域活动时,面临一大堆结构游戏材料,当幼儿不知该怎么玩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我想找个朋友和我一起玩,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吗?”然后自言自语:“这个长方形积木像什么呢?它可以做什么好呢?”随手拿一块说:“拿来做房子吧。”“好,那房子上还有什么呢?”“选一块什么形状的积木才好?”就这样,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把手里的游戏材料变成了一座漂亮的房子。
在游戏活动中,游戏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使幼儿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教师激励的语言及积极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它是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动因。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造。幼儿拥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不同,因而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不尽相同。教师在游戏评价时不能以“好”与“不好”总结幼儿的游戏情况。如何评价才是有效的呢?在评价幼儿游戏时,首先要明确游戏活动评价的意义。例如: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评价,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参与区域以外的游戏活动;可以通过有经验的幼儿向大家展示探索的成果,引发其他幼儿游戏创造的兴趣。其次,要重视游戏评价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就开展游戏情况展开积极讨论,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幼儿交流,并提出有发展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整理游戏中的零散的经验、修正错误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使幼儿在今后的游戏活动中更积极主动,提高游戏质量,获得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创造力。最后教师在评价幼儿游戏时,应根据游戏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一般有个体评价、小组评价和集体评价三种。评价应该因人而异、以点带面,不能从自己的主观臆断出发,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而是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宜的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游戏评价的质量,从而促进游戏的稳步发展。
每个幼儿生来都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质,“在游戏中创新,在创新中游戏”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在组织游戏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总结,发现游戏活动的规律,挖掘游戏活动的功能,发挥游戏活动在培养幼儿个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作用。相信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幼儿的创造力将获得可喜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