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在方言中的民间文化记忆
——《李十三十大本》方言词例释

2014-08-18 02:57韩佳蔚
文教资料 2014年1期
关键词:乡约张氏继母

韩佳蔚

(长江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8100)

“锁定”在方言中的民间文化记忆
——《李十三十大本》方言词例释

韩佳蔚

(长江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8100)

《李十三十大本》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戏剧家李芳桂创作的碗碗腔皮影戏剧本。作为以特定地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作者使用关中方言。剧中人物,特别是社会下层人物的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姚婆”、“地方”、“乡约”、“外姓之人”等方言词语承载了关中地区的民间生活和历史文化信息。方言已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这意味着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化正在消亡,因此应该对方言所负载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研究。

《李十三十大本》 关中方言词汇 民俗文化 历史记忆

李十三原名李芳桂,清乾隆十三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蔺店乡李十三村,卒于嘉庆十五年,是著名的碗碗腔皮影戏剧作家。李十三追求科举功名,19岁考取生员,39岁乡试中举,48岁、52岁曾两次进京参加会试未中[1]1-2。他51岁时曾出任陕西省洋县儒学教谕一年,一直在乡村教书艰难度日。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李十三热爱在关中农村流行、深得百姓喜爱的碗碗腔皮影戏,毕生致力于戏剧创作,传世作品被群众称为“十大本”[1]1。1999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将其十本三折剧作结集印刷,名为《李十三十大本》。后渭南师范学院王相民教授以民国初年本为底本,参照1963年村民重抄本及1999年印刷本,整理、校勘、注释,编成《李芳桂剧作全集》,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当地群众出于对李芳桂戏剧的热爱,称其作品为“李十三十大本”,作者出生地之村名“李十三”遂代替其本名广为传颂。本文从历史承传角度称其作品沿用“李十三十大本”说法。《李十三十大本》有鲜明的文人创作特色,语言凝练典雅,剧中人物,特别是才子佳人的唱词、道白多引经据典,辞藻华丽,有浓重的文言风格。但作为以特定区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总体风格贴近生活,用关中方言写成,剧中人物,特别是下层人物之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

正如语言学家所云:“思想锁定在言辞中。”[2][1]方言不仅是与共同语有一定差异的符号系统,而且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3]56,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和方言区人们遣词造句的思维模式皆隐含地域文化信息。《李十三十大本》呈现了200多年前广袤的关中平原上质朴的农耕民族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本文尝试解读李十三剧作中有典型意义的方言词语,追寻“锁定”于方言中的民间生活记忆。

一、姚婆

关中方言称继母为姚婆、姚婆子、姚妇、老姚、晚娘。《李十三十大本》中《香莲佩》、《春秋配》、《紫霞宫》都有继母角色。

《香莲佩》中继母张氏心狠手辣,用残忍手段杀死继子呆迷,嫁祸继女魏绛霄因“有外人私交”而招致“奸夫”杀死其弟。剧本第三回“拣柴”写其出场:“姚婆张氏上”[4]7。第七回“钉呆迷”写呆迷与继母张氏对话。呆迷:“人家都说娘是个姚婆子,我只当是窑里烧下的,今日才知道娘是个肉的。”张氏:“我娃精灵过人,才晓得娘是个肉的。”呆迷:“我跛子叔说来,你饥了,把你娘杀的吃了。姚婆肉,连驴肉一样。”张氏:“怎么连驴肉一样。”呆迷:“全没一些人气儿。”张氏:“姚婆子,没人气儿,连肉也没人吃吗。”呆迷:“他还说,姚婆子的心肝,万万吃不得。”张氏:“怎么吃不得。”呆迷:“毒死人哩。”[4]19作者借傻子呆迷之口,表达世人对恶毒后母的憎恨,将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春秋配》“人物”一栏,将恶毒继母贾氏称“姚旦”[4]58。剧中乳娘曰:“切齿恨姚妇。”“背地里咬紧牙关不放,恨姚妇果称得狼心虎肠。”[4]68-69乡村小吏乡约称其“老姚”:“说起老姚,实不能与她追赶。念起姜大哥是个好人,与老姚追赶追赶。”[4]82

后母又称“晚娘”、“继母”,皆不含贬义色彩。《春秋配》第三回“拷莲”写贾氏上场云:“女儿们称晚娘。”[4]66第四回“拣柴”中姜秋莲称贾氏为“晚娘”:“在家中受不过晚娘拷打,随乳娘到郊外来拣柴花。”[4]72第三回“拷莲”中姜秋莲称贾氏为“继母”:“劝乳娘你休把继母毁谤。”[4]69

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渭南地区歌谣集成》收有数篇写恶毒继母虐待继子女的歌谣,“姚婆”被书写为 “妖娘”、“妖婆”。《亲娘妖娘不一般》:“妖娘打娃没疼热,一根铁棍打成三截截。”[5]251《妖婆狠》:“娶下妖婆不爱我,把我打得去拾柴,一下拾到日头落。”[5]251在民间文学中继母的确是令人憎恶的角色,这反映不良继母虐待继子女的现象在民间比较普遍。

尽管民间普遍将继母视为反面形象,但也有心底仁厚的继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如《紫霞宫》中的郑氏是一位善良继母。剧本“人物”栏称其为“正旦”[4]227。第一回“应试”中谷梁栋云:“继母郑氏,甚是慈良,视我夫妻,不啻己出。”[4]271

二、地方、乡约

《李十三十大本》展现的乡村生活舞台上活跃着一些身份卑微、行为猥琐,处理乡间事务的小人物,其身份是地方和乡约。

《辞源》:“地方,旧时称里、甲、地保为地方。”[6]318《辞源》“乡约”下第二义项:“明清时乡中小吏。由知县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6]1695《李十三十大本》里,地方、乡约即是《辞源》所云之“乡中小吏”。

《香莲佩》中的乡约诸葛暗唱道:“众人举我当乡约,谁知乡约甚啰嗦。东庄只为分家事,请的地方和乡约。兄弟只嫌少,他哥要得多。争吵打架管不下,忙了地方和乡约。”[4]25其道白:“本乡约复姓诸葛名暗,字孔黑,道号卧蛇先生。众人因我管仲乐毅之才,屡次举我当乡约。”[4]26以上台词交代了人物身份及工作职责。作者赋予乡约诸葛暗的姓、名、字、道号皆颇有深意,与中国古代大贤大智的诸葛亮形成对比,衬托其愚昧与猥琐,极具讽刺性。

在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地方治安时乡约和地方是必不可少的人物。面对百姓,他们代表官府,面对上司,是走卒奴才,甚至会挨打受气。如《香莲佩》中的乡约诸葛暗、地方蒋松报案后尸体遗失,县令曹也参道:“我限你三天,若无尸首,将你的骨拐砸坏。”[4]34诸葛暗自己亦云:“三日以内,若无尸首,免不下一顿重板子,连命也保不住了。”[4]34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乡约、地方之类的人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但在世代传承的民间戏剧中它们乃是浓缩了历史与风俗的久不褪色的民俗文化符号。

三、外姓之人

《香莲佩》第四回“赠镯”写侠义豪爽的吕庚娘路遇被继母赶到荒郊捡柴的柔弱女子魏绛霄在亲娘坟前哭诉。吕庚娘劝慰道:“想我们女儿家,总是外姓之人,不久出嫁,自然不受继母之害。”[4]10关中民俗,重男轻女,将女儿称为“外姓之人”。女子被母家称“客”,已嫁女的主家(剧本中称“主儿”)是其婆家,未嫁女的主家是其未来的婆家。故吕庚娘听到魏绛霄尚未受聘,说:“怎么还没有主儿,妙妙妙。……我哥哥吕思望,是个年轻秀才,尚未娶妻,你若情愿,我劝我哥哥央媒议亲,如何?”[4]10“外姓之人”也说成“外姓人”,其说法深刻记忆了几千年中国宗法制度下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与民俗。

四、遗、失遗

关中方言,丢失物品谓之“遗”、“失遗”。《香莲配》第十一回“借尸”写地方蒋松、乡约诸葛暗路遇醉酒在地、身盖芦席的吕思望。诸葛暗:“不知谁的芦席遗到这里了。”蒋松:“一定是我的。”诸葛暗:“你怎么遗到大路上。”[4]26

《香莲配》第十四回“寻尸”写县令曹也参与吕思望仆人折杯对话。折杯:“你没见我大叔么。”曹也参:“你大叔是谁,怎么得失遗。”……折杯:“未曾开言泪如索,失遗大叔没下落。圪里角落都寻过,亲戚各家找不着。……”[4]40

《说文解字·辵部》:“遗,亡也。”段玉裁注引《广韵》:“失也。”[1]77《汉语大字典》“遗”下所收第一义项为“丢失”,所引书证为《韩非子·有度》:“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8]1753“遗”、“失遗”表示丢失,是“遗”的古义在关中方言中的遗存。

五、尿水子

《香莲佩》第三回“拣柴”写呆迷和继母张氏的对话:“母亲,我姐姐哭哩,眼中那(当为“哪”,引者注)里的水来?”张氏:“尿水子。”呆迷:“怎么不见娘的尿水子呢。”[1]8

关中方言将眼泪鄙夷地称为“尿水子”,含贬义。张氏将继女魏绛霄因受虐待而伤心垂落的眼泪称为 “尿水子”,足见其对继女内心苦痛的无动于衷和冷漠。

方言作为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是“汉民族各类型的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9]144。人们已习惯从历史文献追寻民族传统,但历史文献并不是民族传统流传的“唯一形式”,“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形式”,因为从根本上说,“文化传统是经世世代代的社会生活实践传承下来的”[10]7。民间鲜活生动的口语方言千百年来作为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因此无论是民间文化之整体,还是人们的思想情绪,都会在方言中留下深刻印记。今天方言已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我们不仅面临这种在特定地域的人民中世代相传的交际和思维工具的永远丧失”,而且面临“以这种特定交际工具和思维方式为载体”的民间文化的彻底消亡[11]1,因此我们应该对方言所负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研究。

[1]李十三史料研究室编.高泽、王禾、辛景生执笔.李十三评传[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2]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况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卷首语[M].商务印书馆,2005.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李芳桂.李十三十大本[M].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内部印刷.陕渭新出批(1999年)字第6号,2000.

[5]辛景生主编.渭南地区歌谣集成[M].三秦出版社,1989.

[6]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辞源(修订本)(1-4合订本)[Z].商务印书馆,1989.

[7][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成都古籍书店,1981.

[8]李格非主编.汉语大字典(简编本)[Z].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

[9]吴璇.汉语方言与地方民俗文化的多样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10]常思敏.传统与现实生活[J].哲学研究,1995(2).

[11]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C].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萃·方言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猜你喜欢
乡约张氏继母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继母的“法宝”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妻管严”沈括
绸缎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