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明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2)
数码相机在中职班级德育中的创新运用
林红明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2)
与时俱进打开德育工作新局面,离不开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数码相机运用于职校班级德育工作,是一种教育实践的新探索,为我校提高班级德育实效发挥了作用。本文就数码相机运用于我校班级德育实践作了探索和思考。
中职学校 班级德育 数码相机 工作创新
1.探索背景——中职生关爱缺失
近期,我校学工处进行了一次关于学生和家长亲近关系的德育研究调查,调查以周记的形式在全校班级中开展。调查(周记)的题目为“我与我的父母亲”。调查统计发现,约68%的学生提到,家长工作忙,或回家晚;或父母做生意长期不在家;或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住在奶奶家;或父母分开了,我跟爸爸住,等等,还有不少学生反映出他们与父母关系紧张。
调查说明当前不少中职生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关爱。而初中阶段几乎垫底的考试成绩,使他们较少得到老师及社会的关注,甚至与家长、老师的关系很紧张。
2.理论基础
(1)诺丁斯关怀教育。尼尔·诺丁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提出了“关心教育理论”,这一理论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而备受关注,成为西方德育理论的强音。关心教育理论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主张以关心为核心组织教育,这对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数码相机聚焦学生,创新德育手段,以相片和影像的方式关注、关心、关爱学生,让他们在不断被关注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让他们感受关怀,沐浴关爱,最终学会关心。
(2)马斯洛归属、实现心理。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曾提出一个关于个人成长过程的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需求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归属和实现的需要恰巧是当前中职生所需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中职生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及心理发展特定的阶段,他们与父母关系疏远,自我意识增强,渴望成功以获取认可。他们对个人归属和自我实现具有强烈的内心需求。
数码相机聚焦学生,让学生成为“明星”,使他们在被关注中找到归属感,在被激励中找回自信,实现自我。
1.“明星”—激励—自信
中职生学习方面较为弱势,在学习中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但崇拜明星,模仿明星,以提升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是中职生的另一种普遍心理。介于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让每一个学生做“明星”,在班级活动中过足“明星瘾”。
(1)利用数码相机对参加活动的所有学生都进行摄影,对积极活跃者既为其拍照又为其录像。对胆小、内向但能勇敢站出来参加活动的学生,“镜头”给予格外关注。(2)给予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以加分激励,针对活动任务难易程度加分不同(班级操行积分,每周做到及时公布)。(3)给每周、每月的积分冠、亚、季军及时拍照,及时上榜(光荣榜)。(4)周末放学前,对本周活动(如班会)的照片和录像进行回放,并做点评,重点表扬突出者(尤其是内向但能参加活动的学生)。(5)一周活动照片、影像及时上传至班级博客,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分享。
如此,半个多学期来,数码相机的镜头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1)性格外向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个性展示,提升了自信;(2)内向、胆小的学生在激励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找回了自信,并不断增强;(3)班级活动的参与面越来越广,活动的氛围越来越浓,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好,班级凝聚力和自信力越来越强。
2.关爱—提升—品质
不少中职生缺少家的温暖,或有家却感受不到家的温馨。但通过镜头的聚焦,他们一直处在被关注、被关爱之中,他们在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在活动中实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在镜头聚焦的作用下,他们有感想、感触和感动,并能动地学会了如感恩、奉献、宽容和合作等优秀品质。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指出:“培养关心型的人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要让学生学会关心,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关心型的教师。数码相机关注学生是新时期教师关心学生的一种教育新手段。用镜头关注学生能在班级中营造出学生持续被关爱的氛围。镜头下开展教育活动,学生从一开始的好玩、好奇,到现在的重视、投入;从一开始的被动活动,到现在的主动报名参加主持、组织、表演等,做事、做人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情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实践探索中,我把相机投入德育活动中。(1)镜头记录军训全过程,配合新生入学常规教育;(2)记录运动会班级风采,配合校团委做好弘扬体育精神的主题教育;(3)投入每周的主题班会,展现活动魅力,增强教育效果;(4)拍下班级荣誉,上传班级博客,培养集体意识,提升荣誉感和凝聚力;(5)建个人电子档案,定期展现个人风采,做好“激励后进生,巩固进步生,拔高先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6)影像汇报家长,分享成长快乐,增强家长会交流的教育功能。
3.不足—鞭策—进步
“金无赤金”。优秀的集体也会存在问题,镜头捕捉不足,以影像事实说话,铁证如山,鞭策学生反思,促进个人及班级进步,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拍下学生周记,展示字迹潦草、寥寥数字等不符合要求的周记,同时投影优秀周记形成鲜明对比;(2)不定期进行包干区、教室卫生的“暗访”,拍下地面纸团、口香糖等垃圾,同时拍下认真打扫卫生的学生的身影,对比教育;(3)巡视课堂,录下玩手机、讲话、吃东西等违纪学生,展示时做好批评教育;(4)拍下放学后教室桌椅摆放的现象,表扬先进生,督促教育后进生;(5)拍下每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展示时点评优缺点;(6)录下班会活动,回放总结时,做好点评,引导学生改进;(7)在优秀班级拍下精致教室文化,指导本班学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8)去“激情早读”先进班级录下早读实况,播放给本班学生看,进行对比教育;(9)到其他市的学校录下市级优秀班会公开课,回来展示并指导学生设计开好班会课;(10)在网上拍下优秀班级博客,引导学生做好本班博客建设。
“百闻不如一见”。实践证明,图片和影像教育学生查缺补漏,比单纯的说教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好。在学位管理方面,一次不到位影像展示后,学生印象深刻,绝大部分学生把做好学位工作变成了一种自觉。
4.课堂—校园—网络
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才能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数码相机走进课堂促进学生成长,数码相机掠影校园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数码相机联手网络占领德育新阵地,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必然的选择。
数码相机走进课堂。(1)走进班会。班会是一周德育的主阵地,相机走进班会,记录学生活动的全过程,这既是对学生进取的一种激励,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份礼物;(2)走进学科。在我校,班主任都是所带班级的任课教师,如我既是班主任又是英语教师。我把相机运用于每日英语报告及小组活动中,既促进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又发挥了良好的德育功能。
数码相机掠影校园。(1)展示校园风景。入学时,把校园风景及学校建设、发展的相关资料摄入镜头,展现给新生,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的情怀;(2)记录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演、经典诵读、跑操比赛等校园大型活动,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等良好品质。
数码相机联手网络,实践做法主要有:(1)把每次活动照片、影像上传到班级博客中,作为成长的记录,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成长、进步的快乐;(2)把班级每周、每月操行积分冠亚季军榜上传到班级博客中,形成操行积分你追我赶的良好班风。
1.影像定格青春是关怀教育实践的具体化
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念,强调做一个关心型的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关心他们成长的喜怒哀乐,以教师的关怀行动感染、启迪他们的心灵,最终培养出关心型的人。
影像定格青春就是关怀教育理念实践的具体化。以图片和影像去关注、激励、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重树自信,培养竞争、合作、坚持、奉献、感恩等优秀品质,是素质教育的催化剂。
2.“相机”教育是德育工作手段创新的时代化
时代在发展,理念在更新,实践要突破。教育手段与时俱进,才能占领德育阵地的高地,才能实现德育实效的最大化。
数码相机“镜头”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顺应了信息时代的步伐,迎合了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变化的需求,是提升德育工作实效的好方法。
3.影像网络互动是家校沟通教育方式的现代化
家校沟通才能奏出教育乐章的最强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家校通信息平台及网络班级博客为家校沟通搭建了一座信息互动桥梁,实现了信息及时、真实、便捷互动方式的现代化。
搭建于网络中的班级博客,是家校互动方式的新渠道。图片和影像置于博客中,让家长分享、关注小孩成长的点点滴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家长在博客中的留言或评价,对学生成长和班级建设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1][美]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01.
[2][美]罗恩.克拉克.罗恩老师的教育奇迹——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南宁:漓江出版社,2008.
[4]陈宇.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5]马蒙蒙.基于关怀理论视角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1).
[6]戴海萍.数码相机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3).
[7]陶宏开.素质教育与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J].中国德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