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记者型主持人的形象建构
——以新闻节目主持人张泉灵为例

2014-08-18 02:57谢文婧
文教资料 2014年4期
关键词:张泉灵主持人建构

谢文婧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浅论记者型主持人的形象建构
——以新闻节目主持人张泉灵为例

谢文婧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新媒体融合趋势下,电视媒体面临诸多竞争压力和挑战。电视节目随着受众文化水平、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主持人自身的形象建构也提出新的要求。新闻类节目作为电视媒体传播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对主持人的要求则更高,采、编、播一体的记者型主持人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本文以新闻节目主持人张泉灵为例,从在新闻现场和在演播室两个角度分析了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把握,提出记者型主持人在形象建构上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责任感、扎实的文化功底、极强的现场驾驭能力和过硬的主持人基本功,并对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作出展望。

记者型主持人 张泉灵 角色把握 形象建构

1.引言

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记者型主持人成为媒介消费模式下新闻报道与媒体竞争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受众审美趣味的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日趋丰富,主持人的风格愈发要求多元化,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采编播合一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运而生。他们不仅拉近了新闻采访报道与观众的距离,更探索出适应了电视报道制作深度和多样化需要的新模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

现在我国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还不是很多,央视优秀新闻工作者张泉灵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位。

张泉灵1973年6月出生于上海,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97年考入中央电视台国际部。[1]张泉灵从2001年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第一次担任直播节目的现场记者到罗布泊无人区、阿富汗战乱、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进行的直播报道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个成熟的新闻记者所体现出的优秀的职业素质。而她现在是央视《东方时空》、《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的主持人,且做了一大批专题节目,如2011年3月直播《泉灵看两会》,2012年3月2日特别报道《祖国接你回家》直播利比亚同胞回归祖国,2013年4月4日的《探潮亚马孙》等,又显示出一个新闻主播极高的专业素养。张泉灵通过不断证明自己,显示出自己的能力,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成为当下国内记者型主持人队伍中的领军人物。

面对媒体竞争,记者型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改革的趋势之一,因此如何做到记者型主持人的准确定位,怎样完成一个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的形象建构,怎样培养出全能型的优秀记者型主持人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鉴于此,笔者以新闻节目主持人张泉灵为例,融合之前的有关学术资料,着重分析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把握和形象建构,并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进行展望。

2.记者型主持人的形象建构

2.1 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

近几年来,随着电视媒介结构的不断完善和覆盖范围的逐渐普及,随着电视节目的种类不断丰富和元素不断多元。“主持人”,这个随着年代在不断被更新、不断被我们研究和解读的名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从《为您服务》里的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到《空中之友》里的空中第一人徐曼,从最初的播音员、报幕员、司仪到如今的娱乐主持人、脱口秀主持人、真人秀主持人等,回望我国二十多年的主持人发展历程,这股热潮有着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电视屏幕上主持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明,风格定位也日趋成熟和专业。记者型主持人便在此时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在主持人的队伍里占领一席之地。

那么,何为“记者型主持人”?因为记者型主持人在中国出现的历史不算很长,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我国关于记者型主持人的理论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记者型主持人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初步提升的层面,对于基本概念的认识、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记者型主持人的界定,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刘枫老师从其需要同时具备出镜记者和主持人两种身份的能力方面总结了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2]曹琳琳老师采用名词分解的方式解释了记者型主持人的含义。[3]刘茗蔚老师则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这一概念。记者型电视节目主持人就是能高度融入节目报道意识,以采访、主持见长,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4]

笔者认为,现今受到广大观众认可、青睐的记者型主持人有张泉灵、柴静、王志等人,通过对他们的成长经历分析,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即“记者型主持人”并不是一个职业称谓,而是一个强调性的特指,它是节目主持人的一种。它的概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拥有独立、固定的新闻栏目;(2)主持的方式有鲜明的记者特色;(3)一般具有记者工作经验。

2.2 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把握

记者型主持人不同于一般的外景记者和演播室内的主持人,可以说他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双重的。即在新闻事件现场,他不仅仅是直播时的记者,还是主导节目进程、适当发表评论的主持人;在演播室,他不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更能挖掘新闻信息,适时提出中肯、关键问题的记者话语式发言人。

2.2.1 新闻现场的记者型主持人

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记者型主持人担当的是富有个性的权威性采访的记者角色。记者型主持人善于在新闻事件现场作现场采访、现场报道,并且在现场报道时加以点评,使观众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采访业务水平和新闻敏感程度。[5]

汶川大地震后,张泉灵在现场报道一所倒塌的教学大楼时,面对救援人员将搜集到的一只只小书包摆在一起,她既不渲染血腥,又不表现悲泣,而是动情地说:“一只小书包,对家长来说,就是一份亲情和怀念。”[6]简单的表述让观众心颤手抖,泪眼模糊。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走得多么让人心痛,多么让人怀念,而主持人张泉灵在此时恰当的表达,不仅传递信息,而且作出略带温情的评论,引起观众共鸣,充分展现她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魅力。

2.2.2 演播室里的记者型主持人

在演播室里,记者型主持人在主持播出中要有记者型的思考和述评。在新闻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面对着镜头,需要做的工作远远不仅仅是叙述事件、传情达意,更多的是以一个记者的视角,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进行评述。

在2012年4月17日播出的《新闻1+1:治理有毒胶囊,用什么药?》这期节目中,张泉灵七问修正药业“官方声明”。在向观众播读了修正药业的“官方声明”后,张泉灵说了这样一番话。“通篇没有看到一句‘对不起’,这样一份官方声明出来之后,立刻就遭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说他们这份官方声明不够诚恳。的确,消费者直接从你手里买了药,这个药有可能有问题,至少在之前媒体的送检过程当中已经被证明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卖‘良心药’、卖‘放心药’的企业,不该说声‘对不起’吗?说声道歉真的也那么难吗?而且放开态度不说,企业真的可以免责吗?药企可以说一句‘我们上了供应商的当’就可以免责吗?药企本身不该就有检测这些药品辅料的责任吗?一个卖‘良心药’、卖‘放心药’的企业,这不是在你的规程当中该做的事情吗?”七个问句下来,观众们看的是大快人心。句句在理,振振有词,她在节目中说出了百姓的心声,这就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的风采。

总的来说,记者型主持人既要起到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导作用,又要承担起富有个性的权威性采访任务,在主持中融入记者的报道观点,在采访中体现主持人的权威性。

2.3 记者型主持人的形象建构

在论及形象及其价值时,W.J.T米歇尔认为:“我们生活在一种形象文化之中,一个景观社会里,一个由相像和类像构成的世界上。”[7]而且“形象,如同历史和技术一样,是我们的创造,然而又普遍认为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一一至少是‘某人’无法控制的,代理和权力是形象发生作用的主要方式”[8]。依米歇尔的意思,对形象的理解与诠释必然牵涉形象与其意义发生的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存在内在的亲缘性。也就是说,对形象及其意义的解释必须放置在对形象背后的话语系统及其性质的理解上。

所以,对于记者型主持人的形象建构,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朴质的塑造,而是主持人从内到外的一种立体的、丰满的建造。

在采、编、播一体化的趋势下,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拥有出镜记者的能力,在新闻现场起到叙事和评论的作用,又要拥有主持人的能力,对节目内容起到统筹兼顾和控制全局的作用,对主持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上面我们论述了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把握,而要把握优势,实现角色定位,必须提高记者型主持人的素养,从全方位地进行形象建构。

2.3.1 高度的新闻责任感

记者型主持人常常需要奔赴现场进行直播,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个新闻人的韧性和高度的责任感。

张泉灵2013年应邀回母校——北京大学做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拿做新闻来说吧,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是才是一个主持人。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比如说在10年前,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坐在演播室里显得多么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但是因为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在那时,我做了大量的很有影响力的和明知完全没有影响力的直播的工作。那等到十年之后,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清楚,我是个新闻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强大信念的支撑,再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才换来了十年后的积累与成熟。

2.3.2 扎实的文化功底

说到底,主持人和记者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能力的强弱、作品的优劣、节目的精致与粗糙,其差异都是文化的差异。[9]

张泉灵在做“神七”一系列报道时,除了学习了解中国的航天知识、气象知识、大气物理知识外,还看一些前苏联出版的非常专业的书籍。她说:“看这样的书籍对于直播没有多大作用,现场不可能说那么专业的问题。但是它对我们判断事情有效。”张泉灵还在“第21届星光奖颁奖活动暨主持人艺术论坛”上介绍了一个事例,说“神七”直播时,景海鹏突然在他的控制室里说“轨道舱火警”。这话同期播出去了,现场没有人解释发生了什么,但是直播不能断,你要自己判断。张泉灵当时判断这是个误报警,因为她事先看了好多航天知识书籍,知道轨道舱是真空环境,不会起明火。所以直播时没有惊慌,还很流畅地播报现场情况。

扎实的文化功底不仅仅体现在写稿、编稿上,对于主持人而言,它更是工作中的一把锋利的宝剑,可以让你在第一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向观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

2.3.3 极强的现场驾驭能力

因为记者型主持人在现场的报道是直接出现在屏幕上的,他主导了整个节目的进程及基调的把控,这就需要她在把握全局、熟悉情况的前提下,面对一些突发状况,及时作出恰到好处的反应,做到头脑清晰冷静,反应迅速快捷,语言组织流畅,胸有成竹、随机应变。[10]这样不仅能够控制现场的局面,而且能够给予观众最直接的感受。

仍然是张泉灵在汶川地震时的报道,她现场报道武警战士的“别墅”,先介绍灾区一片废墟,灾民和抢险救援人员只能露宿空地,而某部参加救援的武警战士却能自建一座“别墅”,酿造悬念。当张泉灵将观众带到“别墅”一看时,却是个大帐篷,数十位武警战士头挨头睡在潮湿的地面上,帐篷四面漏风,还不时有雨水淋下,可战士们睡得很熟。张泉灵以低沉、沙哑的语气说:“就这样,他们已比前几天好多了。因为他们从行军到救人,已经90多个小时未打一个盹儿了。还是让我们先离开这里,让战士们再睡一小会儿。”短短几个字,没有提及环境的艰苦,也没有大段抒情,但她最直接地道出了战士们的现状,“再睡一小会儿”更是说出了观众们的心声。

2.3.4 过硬的主持人基本功

记者型主持人要有思想、有知识、有阅历、有品位,机智灵活,给人以成熟、稳定、自信之感,[11]并且,作为主持人,她当然也要有良好的为观众所能接受的形象,同时口齿清晰、表达流利,随机应变这样的基本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张泉灵在北大读书期间就经常主持学校里的活动,所以在语言表达、吐字归音上都已经接近专业播音员的水平。

2003年“非典”期间,张泉灵做了十几天的直播主持人,虽然身在演播室,但“那是我直播生涯中变数最多的一次”,有几次节目都开始了,嘉宾还没有来,仍在一线奋战。“在播这个小时的节目时,我完全不知道下一个小时的节目内容是什么”。通过这次直播,张泉灵实现了一个突破:“以往我对着采访对象说话时非常自如,但如果单独对着镜头表达就没有那么自如了,这十几天让我在心理上完全克服了这一点。”[12]对于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来说,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若要在现场或者演播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反应,思维敏锐性固然重要,但是过硬的基本功的支撑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2.4 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

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这不仅和一些主持人缺乏自己的风格很容易被替换有关,也和很多节目一味追求年轻化、时尚化有关系。于是主持人在国内几乎就成了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到了一定年龄就销声匿迹,被一张张年轻新鲜的面孔代替。而欧美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很多电视主持人就是新闻业的代表。[13]

比如CBS擅长深度报道的节目主持人芭芭拉·沃特斯,虽已步入老年,但仍让人感到魅力独具。英国BBC新闻节目主持人都是有阅历的成年人。而4月7日刚刚去世的,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60分》节目的著名主持人迈克·华莱士,80岁高龄时所做的节目仍然深受观众喜欢。这些成功的国外主持人,大多都是记者型主持人。所以,当下我国对于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可谓迫在眉睫。

国外的一些著名主持人的经历一般都是从记者干起,经过十余年后才慢慢转化为主持人,但是这种主持人依然参加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制作,成为记者型主持人。而国内的主持人一般直接从高校毕业进入所在的岗位,这些人在校接受的训练主要是语言和才艺方面的训练,是为娱乐节目而准备的,根本不适合电视新闻的发展实践。为此,某些主持人在实践单位往往会回炉再造,从而成为主持人型记者。[14]

通过了解张泉灵、王志等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本专业都不是学播音主持的,张泉灵学的是德语,王志学的是中文,而之后他们都能在传媒界有所影响,并且在银幕上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他们靠着自己后天的锤炼和不断地在实践中的打磨,让他们具备良好的记者型主持人的素质。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当下媒体的就业情况,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看,要成为一名生命力长久的主持人,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技能学起,积累一定的记者经验,练就出集采、编、播于一体的好本领。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才能及时抓住关键点,给出最有力的评论。往往有思想、有风格的主持人,才是银幕上的不老松。

3.结语

记者型主持人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主持人,他不是话筒式或播音员式的主持人:不再只是出镜时背稿子、提问,而是在主持中融入记者的报道观点,在采访中体现主持人的权威性。他要具备高度的新闻责任感、扎实的文化功底、极强的现场驾驭能力和过硬的主持人基本功,他是每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时代不断发展、顺应潮流的必然趋势。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呼唤记者型主持人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中国电视而言,这种类型的主持人不仅塑造着自身的形象、体现着自身的素质,更为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开拓一片全新的天地。

[1]范宇,秦小.张泉灵:因新闻而美丽[J].青年记者,2008(28).

[2][14]刘枫.记者邢主持人的能力要求及培养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2).

[3]曹琳琳.对记者型主持人的素质要求[J].记者摇篮,2010(07).

[4]刘茗蔚.论记者型电视节目主持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5]劳辛.记者型主持人的定位及角色把握[J].电视研究,2000(07).

[6]张璇.谈谈女性主持人的个性塑造——从张泉灵的现场主持说起[J].新闻世界,2010(S1).

[7][8]W.J.T米歇尔.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PicturcTheor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9]生威,李建龙,崔勇.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与塑造[J].当代电视,2010(06).

[10]王芳.做直播时代的“全能型”新闻主播[J].记者摇篮,2010(09).

[11]朱辉.浅谈记者型主持人的专业素养[J].学园,2010(09).

[12]晓静.张泉灵:跑在机会前面的女主播[J].药物与人,2008(12).

[13]尹敬媛.从央视“新闻调查”看优秀记者型主持人的素质[J].今传媒,2006(04).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张泉灵主持人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主持人语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张泉灵:做投资这几年
张泉灵:做投资这几年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