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课堂”的探索价值

2014-08-18 19:53沈茂德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名校生长学科

沈茂德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校生活8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同时我们又理性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深化是攻坚战,没有扎实的抓手就绝没有成功的希望。

2005年10月28日,第一届面向全国部分名校的“聚焦课堂”活动在我校顺利举办,“共享”“共研”的课堂研讨活动得到了众多名校的激情参与。名校名师们精彩纷呈的同课异构活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而不同”,切磋教学技艺,在质疑中探究,在对话中交流,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智慧在课堂里碰撞。每一节精心设计的课都充分展示出不同区域的名师们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解,彰显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关注。

学科专家的点评道术结合,既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事”,也关注教学中的“情”;既有对课堂教学细节、知识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点评,更有走出学科藩篱,试图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寻找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专家讲座高屋建瓴,或针对当下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拨开迷雾,指点迷津;或站在学科理论前沿引领教师,拓展教师的学科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聚焦课堂”活动不仅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智慧,促进了较大区域内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悄然变革着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聚焦课堂”活动,我们更明白,“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孩子成长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依靠孩子自己来做”;我们更懂得,“课堂,不仅仅是呈现‘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应该是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常态课堂,不仅要发现教的问题,研究“教”的方法与策略,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更利于学生“学”的方法。

近十年时间,天一中学连续组织了9届全国性的聚焦课堂教学研讨,每年有近20个省市近3000名一线教师走进天一的课堂。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绝对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宝库:天一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已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即从“关注知识”走向了“关注人的成长”;常态课型已发生了转型,即从关注“怎么教”走向了关注“怎么学”;课堂学习的内容正在走向超越,即从教科书的学习走向“丰富学习”……传统的“知识课堂”正走向“能力课堂”、人的“生长课堂”。“以人为本,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植根于教师的心灵,传统的“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的课堂正在走向“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生长课堂”。

学生在校的各类学习大都以课堂学习(含第二课堂)的形式呈现,但我们如果仅仅关注教师传授的精彩,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学习热情(我把它们统称为“内驱力”),那我们的课堂绝无优化的可能。只有高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主动性学习)和班级授课制下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的学习自主(自主性学习),才会有学生的自然成长。

只有教师们以研究者的姿态反省课堂,以“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走进课堂,教师才会感受“传道、解惑”的愉悦,感受职业生命的成长。“生长课堂”的探索价值,就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倡导教师们在课堂研究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课堂,应该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场所,优秀的课堂应该如诗、似景,丰富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活跃着生命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吸收着知识的甘露,更应沐浴人性的光辉,感受民族与世界文化的灿烂;不仅应该有成长必须汲取的各种知识“营养”,还应该有“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与情感的成长。

“生长课堂”,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仅仅传授“一桶水”,更应有生命的张扬与智慧的激荡。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

猜你喜欢
名校生长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超学科”来啦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