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一度的应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实习结束时,都会如期迎来好多学生精心准备的礼品和依依不舍的离别之语,而这一激动人心的情景每年都惊人相似地重现。有时我们也会愤愤不平:为什么我们几年的朝夕相处总赶不上实习教师一朝一夕的感情呢?为什么对我们充满着逆反的学生却对实习教师言听计从,甚至“阿谀奉承”呢?
细想之下,中学校园里的这种“实习教师热”现象自有它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校的“老”教师要想如实习教师那样受欢迎,就很有必要向实习教师学习,从他们身上吸取成功的经验,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要放弃对师道尊严“孜孜不倦”的追求,始终保持一颗热情似火的年轻的心,这也是师生真正平等、合作、探究的基础。
持有一份轻松
某些在职教师将充满着功利教学结果的评价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本来已经沉重的教育话题变得更加沉重不堪。要持有实习教师的一份轻松,就需要放下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等充满着功利的包袱,让教师和学生都享受到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快乐。实习教师没有在职教师的那种负担,也没有“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危机感,他们可以轻松上阵,放飞自己的思想;他们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促使师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课堂学习。而有些在职教师因为过分强调通过“灌输”以实现思想道德的教化及系统性知识的掌握,完全不顾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这种教育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使其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在职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要保护学生充满个性的兴趣爱好,实施个性发展的教育,实施“投其所好”教学策略,从而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引领和促进其成长。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放弃对分数和升学率的片面追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通过创新改造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过程中也给自己带来轻松和快乐,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从而享受课堂教学。
享有一份快乐
教育教学无小事,教师的责任更是重于泰山。要享有实习教师的一份快乐就需要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打破传统教学的旧观念、旧思想,去接触和了解学生,享受新思想、新观念育人的快乐。实习教师与在职教师相比有许多优势,他们既有实习教师的身份,还兼有学生的身份,与学生的关系是“半师半友”或“亦师亦友”。最关键在于他们与学生年龄相近,观念和思想相通,往往很快就会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很容易与学生沟通。所以在职教师需要深入学生实际,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认真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获得师生沟通的共同语言,拓宽师生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
要享有实习教师的一份快乐就需要拥有实习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巧妙语言和话题。实习教师比在职教师有很大的优势,他们和高中生一样也听音乐、打电玩,也经常上网。他们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有利于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与学生谈话也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而是巧妙运用网络时尚语言,谈论热门话题,这样很快就能拉近师生距离,使关系变得轻松、愉悦。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是多给予有效鼓励,少给予无效批评,力求在平等和宽容中促进学生发展。对于那些点名、立正发言等整齐划一的“捆绑式”活动,教师应慎重选择和巧妙运用。荀子说得好,“礼者养也”。其实礼并非确立权威的工具,而是维系情谊的方式。师生之道更不在禁,不在制,而在于培养,在于教化。
拥有一份平等
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让许多教师始终放不下高尚的架子,这不仅绑架了学生,也捆绑了教师自己。师生平等就需要放下传统“师道尊严”的架子,享受师生关系和谐的快乐。要保留实习教师的一份平等就需要培养师生友情。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点拨教学,使师生的交流由单向转变为多向,学生被动听变为主动想,由结果教学变为过程教学。坚持以情感为主线,对学生严中有爱、爱中有导。教师可以通过微笑和点头、专心倾听学生的诉说来向学生传达友好的信息;还可以蹲下来或者让学生坐下来,通过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找到与他们的“共同语言”,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而不是去压制、嘲讽学生甚至去体罚学生;教师还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开朗的态度、轻松的游戏等唤起学生的热情。
要保留实习教师的一份平等还得学会尊重学生,这样便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平等的伙伴,宽容他们的“童言无忌”,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才会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自觉的尊重教师的劳动,主动向教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听取教师的教导。
保留一份激情
缺乏激情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师。职业倦怠情感对于在职教师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一点。要拥有实习教师的一份激情就需要放下“干一行,怨一行”的消极心理情结,享受做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快乐。实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和班级管理拥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在很大程度上使实习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激情和干劲,使实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都充满了对学生的热爱。在职教师一般情况下已经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多个年头,失去了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新鲜感,甚至令有的教师朝思暮想的不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而是如何改行,脱离教书育人行业。
众所周知,人们从事各项工作,并不一定都是出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很多人只是为了养家,为了生存。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当然也有谋生的目的,但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崇敬、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将“教书育人”的职业演变为自己的“事业”,这份激情才会永驻,这份新鲜感才会永葆光鲜。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需要志存高远、具有压倒一切的勇气,破除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以一腔激情演绎教书育人的平凡人生。
教育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的高尚事业。一颗“缺爱”的灵魂如何去塑造别人的灵魂?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就要忠于教育事业,用心去热爱学生。只有满怀爱心,才能用汗水换来满园春色、桃李芬芳。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用微笑和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用激励的语言肯定学生,用平等的视角尊重和接纳学生,才能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感悟教育的真谛。
(责任编辑 杨晶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