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
资本、技术打造的智能经济自由贸易区的雏形正在呈现,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推进的双边自贸区正在形成全球自由贸易规则的新框架。从地缘经济而言,海上自由贸易圈正在形成。
6月份的欧洲大事不断,七大工业国巨头在布鲁塞尔召开自1997年以来的七国集团首脑峰会,因为这一集团已经将俄罗斯排除在外;两天之后,法国邀请普京参加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此前欧洲议会选举,中右翼政党获得了不小的胜利。
此不相干的事件放在一起,人们会看到一个日渐裂变的世界,世界秩序确实处于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还有没有发生或者没有引起新闻效应的事情。
去年6月,欧美大张旗鼓地要建立欧美自贸区,并且提出在2014年建成的宏伟计划,令人奇怪的是,这次没有俄罗斯参加的七国集团首脑峰会上,欧美日的元首们居然没有怎么谈论自贸区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自贸区问题和普京一样缺席了七国集团首脑峰会。
事实并非如此,在七国集团首脑峰会的声明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七国集团将尽快达成一系列自贸区谈判,因为这些谈判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就是说,推动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自贸区建设已经成为题中之义了。俄罗斯不仅缺席了七国集团首脑峰会,而且被排除在新一轮自贸区之外,同样被排除在外的还有中国等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
七国集团的自贸区并不仅仅为了便利自由贸易,而是重构发达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规则主导权,成为新一轮自由贸易的“立法者”。通过将自身比较优势规则化,既可以实现规则的升级,又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自贸区时代的来临
众所周知,自贸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进展缓慢,而自贸区建设则摆脱了多边谈判的拖沓与争吵,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展。自贸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一条迂回道路,因此,自贸区也就成为自由贸易的代言者。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自贸区的作用都压过了世界贸易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将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作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主要工具,依靠这一多边组织,美国塑造了自由贸易的形态,通过几个回合的谈判,世界贸易组织也成为自由贸易的主要平台,通过东京回合的谈判,日本的经济能量被规制于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之中。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自由贸易从货物领域向服务、知识产权领域推进,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入其中。作为自由贸易的的多边平台,WTO在空间上已经极大扩展,也有了足够的代表性。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集体行动的逻辑使得WTO的效率和行动力大打折扣。更为重要的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地缘经济结构,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制造了全球化的“反叛者”与批判者。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模式遭到普遍质疑,在理念上对美国模式的崇拜已经破产。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平分秋色,量变开始引起质变。如果全球贸易还停留在货物贸易的层面,那中国就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相应地,也应该赋予中国以话语权。
多元经济中心的出现挑战了美国主导规则的能力,这对于强调“美国第一”的政治家而言,是一个最为迫切并且必须做出回应的挑战。奥巴马政府的再平衡战略,不仅是美国军事力量部署的再平衡,更是军事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再平衡,核心就是恢复美国主导世界经济规则的能力。既有的贸易规则体系已经不利于美国,那该如何应对呢?推倒重来不符合美国利益,可行且有效的办法就是系统升级,将美国的经济优势或者贸易优势内嵌到贸易规则之中。从国际贸易的过程来看,比较优势是各国进行贸易的动力所在,从国际贸易的规则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往往能够获得议价权力,进而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最大的优势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保护主义显然不适合美国的利益,也不能将美国的生产能力发挥出来。坚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是美国举起的大旗,无论关贸总协定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服务于美国的贸易诉求。而现在世界的制造重心已经转移到东亚,中国也是最具有开放性的市场。现在美国及其盟友的优势在于技术创新,因此必须确立技术与知识在贸易中的优势地位,美国才有可能再次主导全球自由贸易的话语与规则。
世界贸易规则即将进入一个大变革的前夜,对美国而言,推动世界经济从产能经济向智能经济的转型,并将这种转型嵌入到自由贸易体系之中,才能化解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带来的挑战。奥巴马政府正在推动的TPP和TTIP谈判的实质就是升级自由贸易的系统,再次确认美国的比较优势。放宽历史的视野,当下世界与“二战”后有相似之处,也就是重新制定和升级贸易规则,“二战”后的贸易规则是对此前保护主义的否定与超越,而现在的自贸区系统则是对传统自由贸易规则的格式化与超越。
在既有的框架之下,美国的主导能力在下滑,要想在全球范围内革新自由贸易的规则,必然遭到新兴经济体,比如印度、巴西、中国的反对。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利益相近的盟友整合到一起,率先升级自由贸易系统,依靠自身的技术、市场和资本的优势迫使其他国家再次“加入”到新的贸易体系之中。因此,美国的自贸区战略也是革新自由贸易话语的行动。
每年的八国峰会中,在经济议题方面,俄罗斯难免“被回避”的命运,而今年七大工业国直接将俄罗斯开除出去,将本来在索契举行的八国峰会变成了布鲁塞尔的七国峰会,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七大工业国是全球技术创新和金融市场的重镇,而技术创新很容易被模仿,知识产权就成为获得利益的理由所在。无论TPP还是TTIP无一例外地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背后是高额的技术转让费。美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侵权和盗版每年给美国造成的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对亚洲一年的出口总值。若美国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把知识产权保护起来,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要向美国支付3000亿美元的转让费。这对于从事生产而不是创新的国家而言,简直是一场浩劫。在新的自由贸易体系之下,生产国的地位将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新兴经济体将陷入依附性崛起的泥潭之中。endprint
将知识产权列入贸易框架之中既可以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又可以遏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崛起。除此之外,美国在自贸区战略中着力推进的打击避税,连瑞士也不得不加入其中。打击避税看起来并不是坏事,但背后却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重新洗牌。近些年来,离岸金融市场沉淀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这对于美国的金融霸权是个不小的挑战。去年八国峰会上七大国就在打击避税天堂上取得了共识,而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向瑞士几家银行开出巨额罚单。
资本、技术打造的智能经济自由贸易区的雏形正在呈现,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推进的双边自贸区正在形成全球自由贸易规则的新框架。从地缘经济而言,海上自由贸易圈正在形成。
自贸区的地缘空间
七国集团首脑峰会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欧美日三方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自贸区网络,囊括全球最富裕的10亿人,也会成为未来自由贸易金字塔的塔尖势力。如果稍微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现,历史似乎又回到了“二战”后,欧美日再次搭建贸易与投资的框架体系。冷战被认为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军事政治对峙,同时也是两种经济体系的竞争,在地缘空间上表现为海洋与陆地的对垒。当然在信息技术时代,海洋与陆地的区隔对经济的影响在减少,但从象征意义上来说,人们依然可以将欧美日自贸区体系视为海洋自贸区,而与之对应的是大陆自贸区体系的构建。
当下世界区别于冷战的核心特征在于贸易的影响力已经压过了核武器,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着力推进的并不是核武器系统的升级与更新,而是继续推动对外开放战略。加入WTO10年以来,中国经济脱胎换骨,同时也将经济发展中“低垂”的果子采摘完了。一是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仅中国市场无法消化,连世界市场也难以承受,只有扩大市场容量才能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大的空间。二是中国已经从资本匮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富余国家,成为全球第三大投资来源国。“走出去”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所在,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中国有必要推动自由贸易。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一路一带”的设想,加上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以及与海湾地区的自贸区谈判,形成了一个立足东亚面向欧亚大陆的开放市场体系。推动贸易便利化以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支点,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置则为自由贸易提供资本支撑。
自贸区是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而俄罗斯也在推动欧亚经济联盟,最近中俄之间达成的共识是互相承认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理性,从地缘经济而言,中俄将合作重新整合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贸易与经济秩序。
另外,中国外长王毅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在印度新政府成立之后访问时强调中印合作的潜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照顾到印度的利益,中国、印度成为中东、非洲地区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也是中印共同塑造南亚经济格局的有力支撑点。中俄印三国还是金砖国家集团的主要成员,三国之间的合作不但能够更新欧亚大陆的地缘经济格局,也能辐射到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因此,中俄印三方在自贸区建设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成基于大陆地缘的自贸区体系。
欧美日自贸区体系与中俄印自贸区体系不仅在地缘上分别带有海洋与大陆的特性,而且在经济与技术水准上存在位差。中俄印自贸区体系将更适应本国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自由贸易的基础设施,比如通关便利化、贸易通道的建设等方面着手,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毕竟中国、印度都是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面临着沉重的就业与脱贫的压力。
两种自贸区体系的雏形已经形成,若是按照两种不同逻辑发展,未来全球自由贸易的话语权未必会落入发达经济体之手。而这也是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将更加多元化,全球贸易的规则也会照顾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利益。当然,这两种自贸区体系的竞争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切割全球经济空间,带来震荡与冲击。
(作者为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供职于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