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
摘要: 新世纪之初,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10多年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相关领域改革仍不到位等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还很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阶段,进一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其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为此,要继续加大统筹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事业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44-07
一、世纪之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Z〗存在的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发展,至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达到854美元[1],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于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发展任务迫切,加上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在发展中出现了将发展片面理解为经济发展,甚至是GDP增长,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的倾向,致使社会建设逐渐落后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日渐不协调,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慢,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快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缓慢,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与管理水平转变和提高得快而社会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转变和提高得慢等等。
(一)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投入有了很大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不高,具体情况为:(1)教育方面。虽然基础教育投入有了很大增加,九年义务教育也基本普及,但是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从1989年到2000年,我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仅为27%[2],低于383%的国际平均水平,城乡义务教育仍需收费,高等教育学费大幅增加,上学难、上学贵、教育负担重、部分地区辍学学生较多等问题突出。同时,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存在东部强、中西部弱的梯度差;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区域内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和学校,学生择校现象严重。(2)医疗卫生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仍〖HJ56x〗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较少,我国卫生事业经费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份额1980年为24%,2000年则下降到171%,90年代中后期,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份额也逐年下降[3]。政府卫生投入少,致使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公共卫生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全国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涉及70%左右人口的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上,科技方面,科技实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偏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体制改革也比较滞后。文化方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数量上虽有很大增加,但仍难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突出的是,在质量上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还不多,同时,公益性文化设施尤其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也比较小。
〖JP3〗(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及收入分配方面矛盾突出〖JP〗
(1)劳动就业方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而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不断深入,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加上90年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施改革,大量学生开始面向社会自主择业,到21世纪初,我国面临以上三股就业力量重叠交织的情况,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此外,随着就业体制和就业方式的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立法建设落后,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强,工人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严重。(2)社会保障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于20世纪80和90年代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生育保险等[4],但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大量私营和外企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进城农民工未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也享受不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同时,由于社会养老保险金缺乏积累,加上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社会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支付困难。此外,社保基金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现象比较严重。(3)收入分配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同时为了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中平均主义盛行、“大锅饭”现象严重的状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5],在分配中过于注重效率优先,没有兼顾好公平,加上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我国城乡、区域及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88年为035,1997上升至 04,2000年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达到0417[6]
(三)社会事业单位改革滞后
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转变,我国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也随之起步,但是进程比较缓慢,情况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1)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改革思路不明。大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仍存在于事业单位之中,即该市场化的没有市场化,使得国家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于重点社会事业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又过度市场化,如公立医院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群众看病越来越贵,严重背离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宗旨。(2)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僵化,行政化倾向严重。大部分事业单位仍隶属于政府,具有政府机关的资产国有化、管理行政化、人员干部化、经费财政化等特征,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等改革滞后,导致事业单位不仅人浮于事、机构臃肿而且缺乏竞争,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其改革滞后不仅影响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而且影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四)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多次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行政机构得到精简,效率得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加强,然而,与此同时,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却十分薄弱。社会管理方面,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阶层状况、就业方式、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社会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仍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管理层次上,社会政策、法律也落后于改革和发展步伐[7]。公共服务方面。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政府对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相对较少,致使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导致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多次进行“简政放权”,退出“越位”领域,在“退出”过程中,有些将本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公共产品及服务”领域,部分让给了市场(如:公益性文化建设等),导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总的来讲,改革开放以后,与经济建设投入相比,政府公共服务投入相对较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有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公共服务职能总体薄弱。
摘要: 新世纪之初,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10多年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相关领域改革仍不到位等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还很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阶段,进一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其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为此,要继续加大统筹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事业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44-07
一、世纪之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Z〗存在的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发展,至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达到854美元[1],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于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发展任务迫切,加上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在发展中出现了将发展片面理解为经济发展,甚至是GDP增长,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的倾向,致使社会建设逐渐落后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日渐不协调,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慢,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快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缓慢,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与管理水平转变和提高得快而社会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转变和提高得慢等等。
(一)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投入有了很大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不高,具体情况为:(1)教育方面。虽然基础教育投入有了很大增加,九年义务教育也基本普及,但是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从1989年到2000年,我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仅为27%[2],低于383%的国际平均水平,城乡义务教育仍需收费,高等教育学费大幅增加,上学难、上学贵、教育负担重、部分地区辍学学生较多等问题突出。同时,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存在东部强、中西部弱的梯度差;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区域内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和学校,学生择校现象严重。(2)医疗卫生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仍〖HJ56x〗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较少,我国卫生事业经费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份额1980年为24%,2000年则下降到171%,90年代中后期,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份额也逐年下降[3]。政府卫生投入少,致使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公共卫生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全国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涉及70%左右人口的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上,科技方面,科技实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偏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体制改革也比较滞后。文化方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数量上虽有很大增加,但仍难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突出的是,在质量上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还不多,同时,公益性文化设施尤其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也比较小。
〖JP3〗(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及收入分配方面矛盾突出〖JP〗
(1)劳动就业方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而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不断深入,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加上90年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施改革,大量学生开始面向社会自主择业,到21世纪初,我国面临以上三股就业力量重叠交织的情况,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此外,随着就业体制和就业方式的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立法建设落后,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强,工人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严重。(2)社会保障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于20世纪80和90年代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生育保险等[4],但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大量私营和外企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进城农民工未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也享受不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同时,由于社会养老保险金缺乏积累,加上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社会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支付困难。此外,社保基金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现象比较严重。(3)收入分配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同时为了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中平均主义盛行、“大锅饭”现象严重的状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5],在分配中过于注重效率优先,没有兼顾好公平,加上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我国城乡、区域及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88年为035,1997上升至 04,2000年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达到0417[6]
(三)社会事业单位改革滞后
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转变,我国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也随之起步,但是进程比较缓慢,情况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1)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改革思路不明。大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仍存在于事业单位之中,即该市场化的没有市场化,使得国家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于重点社会事业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又过度市场化,如公立医院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群众看病越来越贵,严重背离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宗旨。(2)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僵化,行政化倾向严重。大部分事业单位仍隶属于政府,具有政府机关的资产国有化、管理行政化、人员干部化、经费财政化等特征,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等改革滞后,导致事业单位不仅人浮于事、机构臃肿而且缺乏竞争,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其改革滞后不仅影响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而且影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四)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多次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行政机构得到精简,效率得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加强,然而,与此同时,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却十分薄弱。社会管理方面,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阶层状况、就业方式、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社会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仍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管理层次上,社会政策、法律也落后于改革和发展步伐[7]。公共服务方面。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政府对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相对较少,致使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导致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多次进行“简政放权”,退出“越位”领域,在“退出”过程中,有些将本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公共产品及服务”领域,部分让给了市场(如:公益性文化建设等),导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总的来讲,改革开放以后,与经济建设投入相比,政府公共服务投入相对较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有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公共服务职能总体薄弱。
摘要: 新世纪之初,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10多年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相关领域改革仍不到位等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还很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阶段,进一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其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为此,要继续加大统筹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事业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44-07
一、世纪之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Z〗存在的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发展,至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达到854美元[1],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于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发展任务迫切,加上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在发展中出现了将发展片面理解为经济发展,甚至是GDP增长,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的倾向,致使社会建设逐渐落后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日渐不协调,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慢,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快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缓慢,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与管理水平转变和提高得快而社会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转变和提高得慢等等。
(一)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投入有了很大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不高,具体情况为:(1)教育方面。虽然基础教育投入有了很大增加,九年义务教育也基本普及,但是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从1989年到2000年,我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仅为27%[2],低于383%的国际平均水平,城乡义务教育仍需收费,高等教育学费大幅增加,上学难、上学贵、教育负担重、部分地区辍学学生较多等问题突出。同时,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存在东部强、中西部弱的梯度差;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区域内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和学校,学生择校现象严重。(2)医疗卫生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仍〖HJ56x〗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较少,我国卫生事业经费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份额1980年为24%,2000年则下降到171%,90年代中后期,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份额也逐年下降[3]。政府卫生投入少,致使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公共卫生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全国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涉及70%左右人口的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上,科技方面,科技实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偏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体制改革也比较滞后。文化方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数量上虽有很大增加,但仍难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突出的是,在质量上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还不多,同时,公益性文化设施尤其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也比较小。
〖JP3〗(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及收入分配方面矛盾突出〖JP〗
(1)劳动就业方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而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不断深入,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加上90年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施改革,大量学生开始面向社会自主择业,到21世纪初,我国面临以上三股就业力量重叠交织的情况,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此外,随着就业体制和就业方式的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立法建设落后,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强,工人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严重。(2)社会保障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于20世纪80和90年代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生育保险等[4],但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大量私营和外企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进城农民工未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也享受不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同时,由于社会养老保险金缺乏积累,加上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社会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支付困难。此外,社保基金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现象比较严重。(3)收入分配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同时为了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中平均主义盛行、“大锅饭”现象严重的状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5],在分配中过于注重效率优先,没有兼顾好公平,加上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我国城乡、区域及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88年为035,1997上升至 04,2000年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达到0417[6]
(三)社会事业单位改革滞后
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转变,我国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也随之起步,但是进程比较缓慢,情况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1)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改革思路不明。大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仍存在于事业单位之中,即该市场化的没有市场化,使得国家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于重点社会事业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又过度市场化,如公立医院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群众看病越来越贵,严重背离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宗旨。(2)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僵化,行政化倾向严重。大部分事业单位仍隶属于政府,具有政府机关的资产国有化、管理行政化、人员干部化、经费财政化等特征,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等改革滞后,导致事业单位不仅人浮于事、机构臃肿而且缺乏竞争,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其改革滞后不仅影响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而且影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四)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多次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行政机构得到精简,效率得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加强,然而,与此同时,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却十分薄弱。社会管理方面,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阶层状况、就业方式、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社会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仍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管理层次上,社会政策、法律也落后于改革和发展步伐[7]。公共服务方面。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政府对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相对较少,致使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导致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多次进行“简政放权”,退出“越位”领域,在“退出”过程中,有些将本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公共产品及服务”领域,部分让给了市场(如:公益性文化建设等),导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总的来讲,改革开放以后,与经济建设投入相比,政府公共服务投入相对较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有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公共服务职能总体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