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 怀梆,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是河南地方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剧种。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怀梆音乐》载:现在怀梆的流行区域为河南省的济源、孟州、沁阳、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等地。关于怀梆的起源,众说纷纭。本文全面爬梳现存的史料及出土文物,并结合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及历史地理环境、宗教民俗信仰等,旨在对怀梆的起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河南地方戏 怀梆 起源
一、混融说(移民说)
刘文峰在《山、陕商贾与梆子戏的关系》一文中写道:“元末明初,在秦晋商贾崛起的同时,梆子戏也在山、陕、豫交界的三角地带破土而出,这一带正是北杂剧的发祥地。”怀庆府就在这个三角地带的分野内。
明洪武年间(1368年),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的大量民众迁至河南怀庆府一带。“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人际交往逐渐形成风俗习惯。历来怀庆府是通往晋、陕的交通要道,晋、陕和怀庆府的商贾不断往来,彼此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广泛,每当他们怀念故土时,会情不自禁地哼唱故土的乡音腔调。久而久之,晋、陕人的娱乐方式、演唱曲调就会流入怀庆境内,而晋、陕人也会适应怀庆的风俗习惯和曲调。起源于晋、陕地区,兴起于明代后期的梆子腔也随着彼此频繁的交往活动,传到了怀庆府。这样,经过长期交流、融合和传播,艺人们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方言土语、歌舞角戏和晋、陕人的音调以及受北杂剧的滋养,对于民间故事、歌舞小调的借鉴和加工提炼等,进而逐步演变成了当时的戏曲剧种——怀庆梆子(也就是怀梆)”①。
这种观点认为怀梆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与元末明初山、陕商贾的崛起和洪武年间的移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按照这种观点,焦作地区的戏曲艺术形成于北宋,完备于元明。其中,宋杂剧是中国最早形式的戏剧形式。事实上,在北杂剧衰落而昆曲盛行于全国的时候,山、陕、豫交界地区的民间艺人,将这一带的民歌小曲演唱故事的形式逐步搬上了戏曲舞台。因为它与北杂剧、昆曲相比,显得粗俗,所以在晋南一带碑记中称它为“土戏”。在其早期,各种曲调糅合在一起演出一个故事,所以又有人称之为“乱弹”。演唱时,用梆子这一打击乐伴奏,所以又有“梆子腔”这样的称谓。
从焦作地区宋、金、元时期的戏楼及出土的金元杂剧砖雕可以看出,当时该地区戏曲活动非常频繁。但是,如果就二者比较来看,宋金元杂剧和怀梆戏明显不是同一类型,前者是文人墨客的清新雅唱,而后者则是乡野民夫的朴实讴歌。从戏曲音乐的结构方面似乎还可以有所分辨:前者是曲联套体,后者是板腔体。所以,山、陕商贾的崛起与洪武移民给怀府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带来冲击与影响,充其量只是“影响”,而怀梆的兴盛,应当是怀庆府本地的文化表征。笔者认为,“混融说”有待商榷。
二、植入说
1927年,中华书局发行的《河南》一书载:“怀梆与豫剧有血缘关系。”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豫剧流入沁阳之后,才逐渐形成怀梆的,怀梆系豫剧流入该地区后和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这些记载事实上在说明一种观点,即怀梆“植入说”。该观点的依据是,怀梆音乐的板式名称和豫剧相同,主奏乐器均为板胡。
按照怀梆老戏迷李国安的介绍,建国之前沁阳从来没听说过豫剧,这种戏只是1950年前后才从黄河南传过来,那时不叫豫剧,人们叫河南梆、靠山簧等。据调查,豫剧传入沁阳的时间比越调、二夹弦、京剧还晚,比起花鼓戏,更是晚了将近五十年。怀梆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在豫剧进入沁阳之时,不但怀梆的班社早已遍及怀庆府各地,而且当时怀梆已有了众多名角。
除此之外,在音乐方面,怀梆音乐与豫剧的音乐还存在很大不同,怀梆与豫剧的乐句旋律走向、结构、音乐旋法等均存在众多不同之处。另外,作为主奏乐器的板胡的定弦也有较大不同,怀梆为五度定弦,即“1”、“5”弦,豫剧则是四度定弦,即“3”、“6”弦。而且,上世纪50年代前,怀梆的主奏乐器是大弦,之后才引用板胡。综上所述,“植入说”的观点似乎也不能成立。
三、本土说
怀梆形成“本土说”有其特殊意义。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怀梆形成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1368年),其前身为海神戏,旧时每当大旱,人们在神前陈列供品,于盘中放一小蛇当“河大王”敬奉,组织一些艺人,不化妆,不登台,不表演,就地围桌说唱,祈求降雨,后来逐渐演变为登台化妆表演。因当时河内县②居民多由山西洪洞一带迁来,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近缘而又别具怀庆府特色的梆子戏,称之为“怀梆”。早先本地人多称之为“老怀梆”、“小梆戏”、“怀调”,近代,为有别于河南梆子和豫北安阳一带的怀调,正式定名为“怀梆”。
《怀梆剧史料专辑》载:“河内民间爱好者团聚一起自创自编小节目,拉场表演,开心取乐。遇到天旱无雨时,他们自行组织起来,随地放张桌子,摆上物品,放几条凳子,坐圈子演唱,拜神求雨,形成了风气。怀梆有别于河南梆子和豫北安阳一带的怀调。”
怀庆府当地民间的“赛戏”,也是促成怀梆形成的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它源于沁阳神农坛庙会,而庙会又源于阳洛山紫虚元君宫对魏夫人的祭奠活动。赛戏使怀庆各地的文艺活动愈加普及,清乾隆《怀庆府志·艺文志》载:元中统五年(1264年)《重修孟州城记》云:“梅灯花竹比屋皆然,春朝巷陌罗绮香风。秋夜楼台管弦,白月盖礼乐衣冠崇文之地。”赛戏登上高台(戏台)表演,在宋元时期,仅见于盛大的庆典和祭祀活动,流传在乡村民间的则俗称“围鼓圈”,围鼓圈即是海神戏的雏形。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怀梆音乐》指出,怀梆在登上高台之前叫“海神戏”。早期的海神戏虽有行当之分,但只有几人或十几个人围坐在桌子四周说唱,既不化妆,又无身段表演,音乐伴奏仅有一把尖弦、一把胡胡和一个枣木梆子。该书在追述海神戏的源流时指出:从其地域分布、方言情况、板腔特点等方面来看,它是旧怀庆府一带的民间故事和民间小调及其他多种艺术元素相互交融并逐步发展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按照这种说法,如果从海神戏说起,则怀梆至少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海神戏的唱词内容多是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或者当地的乡俗民情,它采用民歌小调演唱,由锣、鼓敲打,笙、笛演奏老八板(怀梆板式),用木梆打击节奏。因此,海神戏之于怀梆,不但起到了划分行当的作用,而且对怀梆以后的乐器伴奏产生了较大影响。endprint
综上所述,怀梆是由原始歌舞的祭祀活动到古河内的戏曲雏形,到民间的赛戏,再到明清时期的“海神戏”逐渐演变而成的。民间艺术元素在怀梆中的糅进与保留,充分证实了怀梆在形成过程中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吸收借鉴与融合,同时说明了怀梆与民间歌舞有着密切联系。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怀梆的发展脉络:
“商路即戏路”③,这能够道出“怀梆”与“怀帮”的关系。关于“怀帮”,有资料记载:明朝时,禹州每年三月有药材交流大会,清乾隆年间……由于各地商业云集及所经营药材种类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山西帮、商城帮、江西帮、祈州帮、天津帮、亳州帮、怀帮等十三帮。每帮都有自己的会馆,会馆内有戏楼,戏楼上演出具有帮地风俗民情、土语方言的歌舞角戏。当时,怀庆商帮势力强大,在禹州就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之说,加上声誉又很高,每逢重要节日就在会馆内演戏,当地的人们就奔走相告“怀帮唱大戏了”或“去看怀帮戏”④。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874年),山西商人把梆子戏传播出来,将二黄戏带了回来。按照记载,怀梆形成的大致时间为明末清初,因此,这一时期引入山西梆子,致使二者相互影响、借鉴、融合,使双方都愈加适应广大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因此,常静之先生认为:“梆子戏是可以祀神的大戏,只要群众欢迎,就能越州过府,扩展地盘,向外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原怀庆府地区,出土了大量关于宋金时期散乐、杂剧的砖雕30余件。除此之外,怀庆府还保存大量的古戏楼和戏台,这就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怀庆府地区戏曲活动频繁。这证明了古老的怀梆艺术作为怀庆府特有的地方剧种,具备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依据。众多与宋代戏剧发展有关的砖雕表明,早在宋、元时期,焦作地区的戏曲活动就已十分频繁。因此,依据众多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及当事人的叙述,我们可以肯定,怀梆植根于豫北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同时借鉴了周边地区的戏曲音乐、民间歌曲、民间小调及说唱音乐而逐渐发展、演变和完善的。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由唯一的来源发展而成,而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并伴随历史发展而逐渐趋于成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怀梆艺术的生成,是建立在单一的文化形态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融合了诸多元素形成的艺术成果。换言之,怀梆艺术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并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它既是怀庆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传承的、历史的纵向积淀体,又是同一时期不同区域之文化艺术在这一地区共时的横向交融体。
文化人类学中传播学派的理论核心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采借多于发展,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交融的结果⑤。古老而丰厚的民间歌舞,为怀梆的形成提供了充足营养;宋、金、元杂剧在怀庆地区的蓬勃发展是怀梆形成的先声;山陕梆子腔的流播为怀梆板式固定,同时加梆节律提供了样式,民间曲牌音乐、小调是怀梆音乐形成的直接源泉;民间祭祀活动“海神戏”等为怀梆的形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焦作地区不间断的艺术发展脉络是怀梆形成的重要渊源。
注释:
①蔡世林,郑慧玲.怀梆艺术初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②汉时沁阳因沁河横贯其中.故称“河内郡”,明清时为河内县.
③耿玉琴.略论豫西北怀庆梆子的形成与发展现状.民族艺术研究,2006(1).
④杨玉东.怀梆源流解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⑤赵书峰.怀庆梆子源流与形成辨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参考文献:
[1]董每戡.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简史.商务印书馆,1949.
[2]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
[3]常静之.论梆子腔.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4]郭全仁,周启耀.怀梆艺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5]王章群,荆文鹏.怀梆剧史料专辑.2005.
[6]韩德英,杨扬,杨健民.中国豫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7]郭全仁.沁阳县戏曲志.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1988.
[8]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豫剧音乐.一、二、三、四、五、六册,1989.
[9]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怀梆音乐.上下册,1982.
[10]河南省剧目工作委员会.河南省传统剧目汇编豫剧(内部资料),1963.
[11]郭全仁.怀梆剧团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19]韩德英.中州戏史录.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印出版,19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