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琴
在历史上,王昭君(生卒不详)是一位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她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即现在湖北省秭归县)。这个美丽的民家姑娘,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被汉元帝选进宫,成为一名普通的宫女。
封建社会里,皇帝有三宫六院,嫔妃美人数以百计,因此,有很多被选进宫的美女,一辈子也见不到皇帝。王昭君入宫以后,也和那些不幸的宫女一样,忍受着深宫的寂寞和凄凉,几年也没有见到皇帝。她悲怨,嗟伤,痛苦,身在禁宫,心向自由,所以当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求亲,汉元帝下令挑选宫女出塞时,王昭君就主动向管理掖庭的官吏提出,愿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担当起和亲使者的重任。
昭君出塞和亲是在西汉末年。那时,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关系已和汉初不同。从汉高祖刘邦立国到昭君出塞的170年间,汉匈之间的关系时战时和。汉武帝即位之前,汉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忍让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汉武帝即位以后,国力充实,逐渐由和亲政策改为武力征伐。几次决定性的战争,匈奴接连大败。公元前60年,匈奴统治集团内讧,呼韩邪单于主动与汉联和,亲自入汉觐见汉帝。汉元帝建昭五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朝汉,要求和亲,元帝遂以昭君配他为妻,号宁胡阏氏,并赠送锦绣、杂帛等各种丝织品一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和黄金、图画,以及其他贵重礼物。元帝颁发诏书,把年号“建昭”改为“竟宁”,以象征长久安宁,祝愿汉匈两族永远友好和平。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的迎亲送亲队伍浩浩荡荡万余人离开长安东行,渡过滔滔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沿汾河谷地一路北上,经太原越勾注关(今雁门关)到达平城,又沿武州川水(今十里河)河谷抵武州县(今山西左云县),出红沙岩口达善无(今山西右玉县旧城),从参合口(今右玉县杀虎口)出塞,达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经白道过云中、五原(今内蒙包头西)而达匈奴单于王庭。昭君出塞的路线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清代的《山西通志》、《朔平府志》、《左云县志》均有记载。编纂于清雍正十年的《朔平府志》曰:“蹄窟岭,在(左云)县西北十里,俗传啼哭,讹也。明妃何处不啼哭,盖因出塞,道经此岭,岭路石山有马啼痕迹。至今尚在,故名。”又曰:“东古城在(今右玉县)县东南五十里。相传汉王昭君栖迟之迹。”昭君路经平城时,驻东胜店,因思念故乡而怀抱琵琶弹奏抒怀,走时将琵琶赠予店主,后此店改名为琵琶老店。现在大同市博物馆仍保存着“琵琶老店”牌匾,相传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书。左云五路山至今仍有昭君出塞时留下的蹄窟岭、饮马泉、晾马台、扇庄等遗迹。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定有历史源渊,当年昭君出塞路经之地,队伍浩浩浩荡荡,车马劳顿,场面热烈,在当地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口碑相传的东西也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它和地方史志一样都可补正史之缺。另外更有说服力的是,近年山西右玉杀虎口附近出土的“千秋万岁月”汉代瓦当,与1954年在内蒙古包头汉墓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瓦当完全一样,由此可证实昭君出塞所走路线是经过雁门郡的通塞中路。昭君出塞给大同人民留下了深深怀念,故千百年来,口碑相传。
昭君出塞打开了汉匈两族人民和平友好的道路。她把从汉朝带去的珍贵礼物分赠给匈奴的首领,受到匈奴人民的欢迎、爱戴和信任。在茫茫草原,异国他乡,昭君克服一切困难,逐渐习惯了天寒地冻、风沙蔽日的气候和住穹庐、穿皮裘、食牛羊肉、饮饹浆的塞外生活。她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民的爱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关系也很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大阏氏的儿子雕陶莫皋被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王昭君上书汉成帝,请求回到汉朝,“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生有两个女儿。
昭君出塞给雁门、代郡、云中、五原郡及内蒙、大同地区人民带来福祉。在呼韩邪单于归汉以后的五六十年间,汉匈之间出现了“边城晏闭,牛羊布野”的和平局面。万里长城上烽火熄灭,塞内塞外人民的欢声笑语代替了征战杀掳,长城内外人畜兴旺。匈奴人民用马、牛、羊和骆驼,换取汉人的农副产品、铁制农具和手工业制品,互通有无,频繁交往,边境呈现出一派繁荣友好景象。昭君的出塞,播下了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的种子,在她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和女婿须卜当仍秉承她的心愿,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往来继续奔走。
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的注意,创作了许多有关王昭君的诗词、散曲、杂剧、传奇、小说、话剧,以及民歌、小调、鼓词和地方戏、音乐、绘画。她在文学艺术上所受到的重视和得到的歌咏,充分说明人们对她的热爱与怀念。历史上,写王昭君的诗词不下600多首,作者400多人。王昭君的故事也被搬上舞台,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汉宫秋》是历代昭君戏中的代表作。明清时代的《和戎记》、《琵琶语》、《昭君出塞》、《吊琵琶》、《昭君梦》等也是以昭君为内容而写的。这些文学作品,有些是赞美昭君出塞的;也有一些作品,把昭君出塞这件民族团结的好事,写得悲悲切切,变成了个人悲怨与民族矛盾的悲剧,歪曲了昭君的形象,距离昭君真正的精神十分遥远。
建国后,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词也不少。1963年,董必武同志曾经写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掳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首诗以高超的见识,写出了王昭君的历史功绩,肯定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上咏王昭君的诗迥然不同。
王昭君的卒年卒地已不可查考,现在,内蒙呼和浩特市的南郊有一座昭君坟。每到春天,墓上的草发青很早,秋天比别处野草凋零得迟,远远望去呈青黛颜色,因此又叫青冢。如今,昭君墓已经修整得焕然一新,董老的诗已刻在石碑上,历代的碑文也重新修理,依次排列成行,周围绿树成荫,花草茂密。墓旁还新建了一个陈列室,陈列着有关昭君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这个象征着民族团结的昭君墓,也愈来愈彰显出它的光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