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义 ■江苏省海安县恒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 海安 2266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诸多的建设工程项目大肆兴建,意味着需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它就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该机构专为建筑服务,以专门的检测设备、用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竣工、安全交付、安全使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若干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并深思这些问题,并找到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1)全程检测材料。建筑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进一步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杜绝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建设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现象。
(2)提供实际数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都由一定的工程数据提示以及
标准来支撑。通过全程的细致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可以获得工程施工的有关数据,为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实际依据。
(3)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施工企业可以充分地认识到工程质量的特征数值,强化对施工质量的全程控制,从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机构是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的仲裁机构。它对工程质量从整体上进行技术管理,与施工企业内部质检部门的作用有着显著的区别:在利益的驱动下,质量检测机构更侧重于对具体的待检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在某种程度上包揽了企业内部质检部门的工作,压低自己,成为了某个施工企业下属部门,受到施工企业的管理,无形中给检测机构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丧失了政府部门的职责,导致整个检测工作受制于企业,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地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产生影响。此外,企业自主选样送检,非质检机构主动抽查取样,为企业舞弊提供了机会,既导致了质量堪忧的建筑工程的出现,又为非法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趁之机。
在实际工作中,质量检测机构与质量监督部门之间的工作没有有效的结合,检测结果没有及时传送给监督部门,导致质量检测的实际作用受到拖滞。
检测机构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某个环节或项目中进行检测,没有及时覆盖到建设工程的所有环节中,导致检测不全面,这样既不能为监督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又影响了监督部门的质量评级工作。
检测机构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后,监督机构监督不严格。例如发现砖瓦不合格,监管部门只监督将这些不合格砖瓦清理出去,对不合格砖瓦的去处不闻不问,使得这些砖瓦又会重新流入到施工中去,对建设工程的质量仍然存在威胁。
有些检测机构从经济利益出发,可能只对某些提供高价格检测费用的建筑工程进行检测,或在没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强行进行检测,影响了检测的质量。或与某些企业一起徇私舞弊,在没有实地检测的情况下直接开具假的合格证明,共同欺骗质量监督部门,从而引起了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部门的不满。
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该行业要求专业人员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但实际工作中,对这部分专业人才的培训,不能与国际接轨,培训不能常态化,阻碍着其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制约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顺利进行。
建设工程的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的灵魂人物,他们的整体素质制约着整个工程的最终圆满完成,对项目经理的监督变得尤为重要。他们的各项决策关系着方方面面的利益,他们的做事风格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项目经理重视质检工作,必然会给质检工程注入坚强的后盾,对于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都会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能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因此,加强各级领导的能力及水平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要议程。
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工程能否顺利交付的关键,它关系到各个机构的利益。首先,施工企业应健全质量优等的保证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方法的管理,做到全方位监控。其次,建立施工质量检测责任体系,加强建设工程内部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将建设工程检测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分工,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实现建设工程检测的规范化管理。
质量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检测工作的质量:检测结果不准确或出具不真实报告,会给建设工程带来质量隐患,乃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检专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长期的任务。从专业人员的选拔、现有人员的培训入手、淘汰不能达要求的人员三方面入手,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不做假试验,不出假报告”,对人员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增强其抵抗诱惑的能力。建立起一支真正具有高素质、高水平、责任感强的质检人员
质检部门是否诚信,对质监部门能否顺利执法以及施工单位是否做好本职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建设工程质检工作由委托、抽样、检测、发布这几个部分组成,它需要施工单位、质监部门和质检机构的通力合作。其中,质检机构提供的检测数据是对检测结果的公示,是其他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质检机构要加大诚信工作的力度,严格遵守规定,客观公正地进行质检工作。
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所有人员的才能完成。首先,充分认识“通力合作”在质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质量检测管理顺利开展;其次,创新质检管理模式,创新项目结构、人事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管理体系,认真做好质量检测管理每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检测管理水平;最后,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技术职能,履行自身的质量检测监理职能。
新时期,是信息化的时期,我们通过网络、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综合管理,以此加强对质检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达到提高质检工作的客观公正的目的。同时,还要加强质检人员之间的交流,整合现有的资源,拓宽交流的渠道,聘请专家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再教育。
以上就是笔者对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的浅显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工程的健康地良好地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可能还不够全面,期待更多的从业人员一起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以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