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禄,马 骥,刘 胜 ■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10
我国供热主要是北方城市,因而供热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虽然一些新建的大型集中供热系统技术比较成熟先进,但一些小型供热系统的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根据调查,大部分供热企业存在“三高一低”的情况,即“建设投资高、运行成本高、收费率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大量的落后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存在技术缺陷;供热质量合格率低;供热新技术推广未完全普及;供热监督与管理力度不够;鉴于以上存在的几点情况,及时的对供热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给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
供热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安全技术工作方面的管理,二是关于安全工作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下面进行分别研究。
供热企业安全技术方面的水平主要包括是否做到供热系统技术足够先进,是否做到热用户的设计合理,是否做到投资够低,是否做到能在供热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妥善快速处理。近年来,我们调查一些供热系统发现,这些企业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共同的地方,并且相当的严重,浪费了相当数量的能源资源,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供热安全产生了严重地影响。他们存在的一些具有共同特点的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于锅炉的热力系统,它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循环水量大且进出口的管径小,锅炉压力小、稳压点的位置偏离以及分集水器的设置等方面,增加了系统循环阻力,利于运行管理和节电;燃烧系统问题出在锅炉漏风以及引风机是否使用变频调节。其次,热网设计及施工技术,包括系统水力调节失控,问题出在设计或调控设备选择上;直埋补偿的不当措施极易导致事故发生;同一管网被不同参数使用,对调节不利,存在安全隐患。热力网在运行过程中的调节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供热对技术性的要求很高,为了不造成能源浪费,制造一个好的供热效果,一方面,一定要搞好供热的施工设计,另一方面要保证供热的科学运行。再一个,循环水泵选型错误和安装不当。由于各供热企业和热电厂循环水泵的现状几乎都一样:他们水泵的扬程都普遍偏高,而且他们的水泵的运行方式多采用多台泵并联。造成电耗严重超标。在水泵的安装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是变频技术与水泵进出口配管的不合理利用。所以,我们在选择锅炉循环水泵时一定要参考系统和锅炉的循环水量,确定设备型号时严格按规定的标准特性曲线进行。最后,水力失调、堵塞、积气和空气塞是采暖热用户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加强施工和设计人员专业的技能,避免意外发生,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保证供热安全的前提是供热企业做好安全监督和管理,要安全保障供热过程就要要求供热企业和热用户严格按照供热法规进行供热的运行和管理。供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与管理职责共同构成供热安全监督与管理;供热安全管理总则(以下简称总则)、城市供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供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以下简称职责)组成了供热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职责。其中,总则阐释了监督管理的总目标是保证稳定供热,安全、预防相结合,办法阐述系统的规划、建设,市场准入,设施管理以及供热保障和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剖析了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法规的落实和日常工作的管理;供热安全管理详尽的阐述了供热体系、安全制度、供热应急预案及岗位和供热安全评估。
供热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在供热企业实际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经过对上述供热安全管理的分析我们知道:做好供热安全技术和监督是供热安全管理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但是目前为什么供热企业安全管理方面还产生诸多缺陷?总结起来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做好供热知识的普及工作。随着目前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受过正规供热专业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或是部分技术工作人员对供热的基本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如果没有及时的组织技术培训,必然会给系统的运行管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其次,信息共享性差。我国的供热信息网目前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目前还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专题网站,他们只顾把自己的生产搞上去,忽略了别的企业进展的情况,导致技术僵化,更新不及时,再加本身就对本系统的技术欠了解,必然影响企业发展。最后,漠视创新,生搬硬套。从安全技术管理,到供热安全监督管理,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和安全法规的执行都是在具体环境中实现的,不可能每件事都是一个固定的漠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墨守陈规,硬套规范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
供热问题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本文从供热安全管理现状入手,描述了一些目前供热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供热企业安全管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进一步给出一些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相信对我国的供热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郑雅芳.浅谈供热系统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技术方法——结合密云县供暖工程处现状[J].科技风.2009(13).
[2]焦振明.城市集中供热锅炉运行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