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儿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1)
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精神,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剪纸艺术,加强不同地区、不同风格剪纸文化的交流,推进剪纸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剪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剪纸艺术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种类丰富且脉脉相承,贯穿历史长河,绵亘数千里,时刻都能落地生根开花,涉及生活方方面面且具有绘画特色和浓厚的装饰意味。浙江宁波民间剪纸是民族文化绵延不断的象征,饱含着当地劳动人民最真实、最美好、最宝贵的吉祥祝福。
宁波民间剪纸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她的起源、传承及发展都离不开本土地域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的滋养。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宁波民间剪纸艺人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默默地为中华民族辉煌璀璨的民间剪纸文化不断耕耘着。宁波人民创造的民间剪纸在灿烂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熏陶下更是深刻地折射出美丽乡村特色,生动地反映出古老又现代的文化精髓,彰显着宁波特有的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共同留存发展的民间剪纸独特的艺术风格。
宁波民间剪纸作品作为民间造型艺术源自当地人们实际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作品造型和色彩丰富多样,技法细腻而华丽,表现出浓厚的装饰感。宁波各地也曾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民间剪纸艺人,比如宁波的罗枫和张蓓琳、象山的高妙兰和谢才华、慈溪的杨玄之和严桂英等人。宁波各地剪纸作品美丽绽放在民间剪纸的创作者手中。宁波民间剪纸艺术的大美扎根在美丽的乡村和浩瀚的蓝色海洋下,大美隐藏在河姆渡文化底蕴下。结合宁波民间剪纸的实际情况,笔者就宁波民间剪纸在美丽乡村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著名作家冯骥才四处奔波,高呼大家参与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呼吁人们不要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抛弃农耕时代的文明创作。民间剪纸艺术属于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她的挖掘保留工作同样很重要,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宁波民间剪纸艺术虽然没有完整的作品保留下来,但元代宁波余姚人的诗句足以证明其历史之久远。《题剪纸昔花春起早》诗云:“谁将妙意寄工巧,溪藤雪莹金刀小;丹青退舍松煤枯,剪出天真数分秒。”[1]诗中不仅说明描述了剪纸艺人技艺之娴熟,更是盛赞了剪纸作品超越画家的笔墨丹青。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文化部门的推动下,宁波民间剪纸经过抢救、整理、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入新世纪,宁波地区政府和人民也紧跟时代潮流,加快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步伐,促使宁波各地的民间剪纸艺术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发展。但是,宁波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宁波民间剪纸的产生、保护、传承和发展都是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俗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造就一方民俗文化,宁波民间剪纸艺术在作品的造型、色彩的搭配、材料的运用及创作内容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方面无不存在地域文化的烙痕。宁波各地如宁波象山、慈溪、奉化等地沿海地区作品造型题材很多围绕海洋文化展开,色彩上也大量采用象征海洋空阔无垠的蓝色;也有余姚、奉化靠近四明等山区地方以农作物自然风光展开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清新气息。宁波民间剪纸整体以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存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视,宁波政府应在原有基础上发动群体作用,不断深入挖掘偏远山区的民间剪纸进行及时保护和发展。
宁波民间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乡土气息,体现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灵秀纤细、飘逸流畅、优雅多姿等淋漓尽致之美。宁波各地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剪纸材料等不同,加上剪纸艺人本身的性情爱好不同,在剪纸作品上又各有地方差异。比如宁波象山的民间剪纸艺人谢才华先生多以鱼虾等海洋生物为创作对象;余慈地区在祭祖请神时多用大吉大利字体结合牡丹等花卉进行创作,他们都体现了宁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带着浓厚的祈福寓意。宁波民间剪纸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始终保留鲜明的本土特色,不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争取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宁波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活态性特征,她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适合的平台,通过不断学习、创新保持在活态形式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丰富多彩又适合民间特色的剪纸活动就是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浙江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民间剪纸活动,为宁波面剪纸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浙江省群艺馆等相关部门为发展民间剪纸作出了系列工作,近年,基本上每年举办一次主题性剪纸展览、学术研讨会、民间剪纸研究年会。宁波地区在国家和省政府的重视关切下,也曾举办了象山民间艺人“高妙兰、奚瑞英剪纸展”,2012年在宁波慈溪白金汉爵大酒店举办全国剪纸大赛研讨会等与剪纸相关的活动。政府在不断加大发展民间剪纸的保护力度,作为剪纸爱好者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运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活动,提前准备,积极参与,不断创作剪纸新作品,为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共同努力。
宁波民间剪纸是宝贵又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将她介绍给浙江,介绍给全国,介绍给世界。民间艺术研究学者李建荣教授提出:保护文化,要尽快将“老”东西荟萃起来,成为群众的公共文化,长期展览。[2]此观点很有道理,如果群众的剪纸文化或相关场所建立起来了,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民间剪纸活动中来,而且能增强人们对民间剪纸的保护意识,真正使民间文化活动具有民间性,进而促使民间剪纸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小活动不轻视,宁波人民受传统封建思想及佛教文化的影响,对各地善男信女的教义宣传,影响深远,以致民间剪纸与宗教艺术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在祭祖拜神用的纸钱上用的精美剪纸活动也应该做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进行宣传,以鼓励民间默默参与传承剪纸活动的妇女们;同时,对于大活动要勇于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为地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推动作用,比如省文化馆组织的各类剪纸展览、专题研讨会、民间剪纸艺人都可以参与为培养可靠的民间剪纸后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宁波民间剪纸艺术是广大生产劳动者共同的智慧结晶,是民间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所绽放的奇葩。经过长期的流传,民间剪纸者无数次的修改和创新,宁波民间剪纸艺术在不断繁衍中越来越完美。作为一个传统的艺术形式,要有人来继承,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使命。[3]这话不仅呼吁我们中华后人对传统艺术的流传使命,更提醒了尤其是现代年轻人们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心。宁波民间剪纸艺术同样需大众参与,尤其需要优秀年轻人来发扬继承。
传统的民间剪纸主要以口传心授、手把手教导、祖传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传承。宁波几位民间剪纸艺人比如象山谢才华等人都是师带徒加上自身的强烈爱好及后天的钻研学习取得的成绩。宁波民间剪纸是民间文化瑰宝之一,很难保留,很多作品又是用过一次就废弃。如今,随着民间艺人的年迈,真正爱好民间剪纸的人群逐日减少,传承人断代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应该呼吁告诫传承与发展民间剪纸艺术是造福子孙后天的伟大事业,更是宁波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宁波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剪纸艺术的教育发展问题,象山民间剪纸艺人谢才华先生在当地幼儿园、中小学也开展过剪纸兴趣课程,宁波的高塘小学也连续开展剪纸活动多年并取得良好成绩,大红鹰学院曾连续几年开展过剪纸秀等品牌特色活动。张道一先生在教育学生时经常劝导大家要学习民间艺术,他指出,作为一个中国人,既要为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又必须努力学习以承继这个优秀的传统,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上中断。[4]笔者认为,培养出真实可靠的剪纸接班人要结合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自主传承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支持鼓励在校园培养剪纸艺人,在各级校园有针对性的进行剪纸教育活动。
宁波民间剪纸艺术具有鲜活独特的造型形象,质朴淳厚的气质,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宁波民间剪纸艺术要发展,必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引导民间剪纸走向市场,将传统的民间剪纸和现代高科技结合产生出新产品,应用到衣、食、住、行等现代生活的实际中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传承和发展。
宁波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着地方经济发达的优势,她的发展前景广阔,蕴藏着很大的商业空间。将民间剪纸艺术转化为商品前,不可急功近利,应该探索合理可行的发展方案。我们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结合知名活动或者旅游文化产业等共同发展,比如:宁波象山的中国开渔节、奉化的水蜜桃节、慈溪杨梅节、余姚河姆渡《艺术人生》等节目活动。
民间剪纸要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始终要得到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扶持有影响的民间剪纸老艺人,设立剪纸交流场所,鼓励创作有收藏价值的作品,组织各类活动,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剪纸创作中来以壮大队伍,继而推动剪纸艺术走向产业化市场,最终提升剪纸的综合价值。
总结:
民间文化犹如浩瀚大海,宁波民间剪纸艺术以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发展,表现形式和内容丰富,是极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宁波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应坚持保护为源、开发为流的原则,源在则流畅,根深则叶茂。宁波民间剪纸地域性突出,其传承与发展应该发动群体力量,立足地方经济基础、地理风貌及文化传统等实际问题,挖掘保留本土特色,积极参与丰富民间剪纸的特色活动,结合教育事业培养民间剪纸的可靠后人,不断寻求传承与发展之道。
[1]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编.浙江民间剪纸[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11.
[2]李建荣.传承的力量[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35.
[3]谭东风.传统造型艺术考析[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53.
[4]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