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王 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 北京 100089)
社会变迁给青少年成长带来诸多挑战,其中新媒体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方式,更给青少年价值观和社会行为的形成带来巨大的影响。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并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1]现代语境中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强调培育公众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新媒体侵袭的一种辨识、批判能力,以及运用新媒体积极参与社会的民主意识的能力。[2]
随着对新媒体认知的不断加深,国内诸多学者不仅对新媒体素养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而且和一些中小学合作尝试开设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学校、团队组织也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总体来讲,现阶段我国国内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严重滞后于蓬勃发展的各种新媒体。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对新媒体所带来的问题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片面追求青少年远离新媒体等等方式,普遍存在于教育实践之中。
一般意义上,教育模式涵盖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测评等,是对某一种教育内容或方式的科学全面的阐述,同时也是教育具体环节的全面展示。相比于经验,模式更具有科学性、普遍性;相比于理论思考,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及复制性。因此,总结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素养教育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分析我国现阶段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进一步认识未来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经历了由单纯的媒介素养教育向全面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发展,由传统媒体教育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教育扩展,再向新媒体素养教育分离成为单独教育内容的过程。在大多数国家,新媒体素养教育包括理论传播和实践体验两部分。
在英国,政府和社会将新媒体素养教育视为“公民课程”,以培养青少年在新媒体素养方面的求知欲为最高追求,它的出发点不是新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而是保护高尚文化和主流价值观。1989年英国教育部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正式的教学体系中,并规定小学(5—11岁的孩子)和中学(11—16岁的孩子)都要进行新媒体素养的教育。英国政府认为,如果新媒体素养教育能够与学生基础教育实现有机的结合,就能对他们成年后的“公民性”发生巨大的有利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民主社会及民主社会中媒介的作用,并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会生活。2002年9月,英国在国家课程中新增加了“公民课程”部分,作为中学教育的法定课程。在公民课程大纲中,确认了新媒体素养的重要地位。[3]目前英国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开设有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并将其设置为固定的考试科目。英国新媒体素养教育制度已经相对完善,正确认知和能力相结合是英国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特点。一是帮助青少年认识新媒体自身的属性,知道它只能是一定阶级和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绝对客观的超时代、超阶级的新媒体是不存在的,学会合理批判;二是帮助青少年认识新媒体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同新媒体特有的内容建构规则与事实呈现方式,学会有效运用;三是帮助青少年认识新媒体的生态环境,了解新媒体的存在既受到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市场状况的影响,又对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学会积极参与;四是帮助青少年认识新媒体的受众及其使用行为,了解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认清自己,学会利用新媒体发展完善自己。[4]
美国是大众文化的发源地,新媒体市场化比较彻底,新媒体信息从生产到流通甚至消费,都作为一种产业在看待;同时,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新媒体内容充斥着过多的色情与暴力信息,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美国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为我所用。根据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新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新媒体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和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新媒体信息的能力。[5]正是以这一定义为基础,美国的新媒体素养教育不仅仅是推动青少年简单地发展某种技能来读解新媒体所提供的内容,还包括对新媒体机构的生产活动及受众接受过程的了解,以及对整个新媒体传播活动的社会历史语境的认识,掌握对新媒体信息保持独立的思考与批判能力,以及在信息社会利用新媒体创造与传播信息的能力是美国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点。根据新媒体受众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美国新媒体素养教育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和成人阶段四个层次。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告知被教育者“是什么”,提倡要和新媒体接触,而不探究形式背后的内涵;中级阶段教育以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的新媒体信息接受者为目的,帮助被教育者认识新媒体信息的组成要素,知晓这些要素是如何体现社会生活、反映现实世界的;高级阶段的教育是要学会利用新媒体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服务,既要学会质疑信息内容,辨别说服意图,又要懂得正确评估和管理个人的新媒体行为;成人阶段的教育要求学会从宏观角度综合考察整个美国的新媒体生态环境,懂得新媒体与国家、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5]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媒介素养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内地有少数几位学者开始引进和推广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进入21世纪后,在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方法、内涵、模式和框架等众多理论问题研究上,在局部对象的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相关调查上,以及小范围实验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实践上,学术界都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他们对国际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地借鉴、吸收以及本土化改造,并且积极地将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理念以特定的视角、功能与方式结合特定的领域、群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首先是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从开始对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媒介素养教育意义、内容与途径的介绍,到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急迫性的研究,再到针对我国不同领域和对象开展本土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学者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特别是2004年以后,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了我国新媒体理论框架的建构;大量实证调查,积累了我国各类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基本数据;而各种专题研究,则深入地展示了新媒体各个环节、受众各类人群、新媒体各种环境等的内在规律性。这一切都表明,新媒体研究已成为我国相关学科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领域,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深度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新媒体素养教育研究已经呈现出借鉴思考更批判、体系建构更具体、视角探讨更多元、调查实证更深入、探讨与人和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更细致等五大特征。[6]其次,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也获得了突破。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这是国内首次在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随后,一大批学校在高校及研究单位的支持下,开展了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课程;在少先队、共青团的教育活动中,大量涉及新媒体的调查及工作探索也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这些成果表明,在新媒体素养教育领域,我国已经实现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转变,这些实践探索为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借鉴。
尽管我国在新媒体素养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发展状态与国外相比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实践探索方面,现阶段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仍比较零星和分散,符合自身国情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方案仍未构建起来。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以新媒体作为全部教育内容的课程,但已有不少教育实践。根据国内外新媒体教育的理论和实际情况,我们将目前我国有代表性的新媒体教育模式归纳为三种:知识普及模式、行为指导模式和综合建设模式。
知识普及模式,是指在新媒体素养教育过程中,注重新媒体相关知识的传授,帮助青少年了解和认识新媒体。这种教育模式属于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在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中占了大多数。
案例:八家子小学和新民乡小学的新媒体素养教育[7]
第六节课:互联网、新媒体(2010年12月2日)
1.教学对象:六年级
2.教学主要内容:
(1)互联网与互联网的诞生;(2)互联网的功能;(3)常见的网站;(4)互联网的优缺点;(5)新媒体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6)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
3.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学会区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运用新媒体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4.教学方法: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的代表,老师在课堂上用手机给大家演示上网的过程。
5.教育测评:采用问卷调查(前后测)和实验(对照组和控制组)的方法对课程效果进行测评。
知识普及模式在教育目标上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新媒体的基础知识,重点是让青少年能够分辨新媒体信息的好坏。围绕这一目标,教育内容主要是介绍互联网的历史、功能和优缺点,特别是以现实为基础,把常见的网站介绍给学生,把主要的新媒体形式介绍给学生。这一模式虽以普及新媒体的基础知识为基本,但着眼的还是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为青少年的新媒体实践服务。此模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行为示范和模拟的方式,老师在课堂上示范,孩子们讨论互动。评估表明,该模式能够让学生知道和了解新媒体,加深他们对新媒体的系统性认知。
行为指导模式是指教育目标主要是帮助青少年认识新媒体信息的本质,形成自己对于新媒体的独立看法,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个体在新媒体世界中的言行,学会正确使用新媒体。相对于知识普及模式,行为指导模式着重于青少年新媒体能力的培养,在新媒体素养教育中属于相对高一些的层次,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教育者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案例:
1.北京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的新媒体素养教育[8]——教育目标的设立与解读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合作,共同开发了“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本课程先后以5、6年级的学生为施教对象,采用班级授课制,每周一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该实验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可以真正认识新媒体,并对新媒体如何依附于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有所了解;同时对大众新媒体文化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从不同的观点收集信息、寻找证据藉以思考和分析,并掌握各种新媒体的使用技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
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这一目标被分解为了解新媒体信息内容与各种表意符号的特性;思辨新媒体信息,了解现实世界、新媒体世界与脑中世界的区别与联系;反思受众的意义;分析新媒体组织;影响和正确使用新媒体五个具体目标。
2.长春西五小学新媒体教育[9]——教育内容的准确把握
长春西五小学新媒体素养教育并没有设立总的课程教育目标,而是根据所教授的内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下面是他们对两个教育的设定。
第七课互联网
互联网是结识朋友的一种途径,但通过它不能与朋友进行感官及触觉的接触,由于它的虚拟性,对于网友的身份背景也不能全面了解,所以要慎重结交网友,避免认识一些有不良嗜好的朋友;要养成分辨互联网信息的真伪的能力,明白网络上可以容纳各种信息,了解人们会因为不满现状或是受到伤害而想在网络上找到精神寄托或自己梦想中的完美情境。由于目前互联网的监管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它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许多内容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是不益的,所以要有意识辨别和抵抗不良网页,文明上网和交友,并让网络为己所用,学会扬长避短。
第九课手机的故事
在信息化时代,手机已成为这个时代典型的产物,已有不少学生家长给小学生配备了手机,以方便联系。让学生正确了解掌握手机的各项功能很必要,如通话、短信、游戏、拍照、上网、听歌、英汉词典、电话本、闹钟、日历、秒钟、录音、计算器和信息提示等;短信是手机的主要业务之一,可目前社会上出现许多诱惑信息,比如请拨打138###,你便可获得精美大礼包等。这些短信有些是具有欺骗性质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要懂得区分虚假短信,不受这些虚假信息的诱惑,并学会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应对。
行为指导模式在教育目标上,重点不在于教授新媒体基础知识,而在于指导青少年学会正确使用新媒体,规范自己在新媒体世界中的言行,既不为其所蒙蔽又可以善用新媒体来为自己服务。该模式要求青少年对新媒体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了解和使用,而要分析与其紧密相关的整个系统(如受众和媒体组织),并以得出的认知结果指导自己的新媒体言行。这已经将新媒体融合在青少年生存发展的整个生态系统之中,将新媒体素养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统一起来,其意义显然高于知识普及模式。行为指导模式的教育内容是将社会化的目标予以分解,尽管新媒体基础知识在教育中仍然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学会分辨新媒体信息的真假,理解新媒体信息的虚拟性,使他们懂得新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教育中注重帮助青少年准确认知新媒体的各种表达形式,并学会在新媒体世界中建构起自己的合理言行,如学会文明上网,慎重结交网友等。行为指导模式类别的新媒体素养教育是新媒体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综合建设模式是指在了解新媒体各种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新媒体信息来帮助青少年学会判断新媒体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其新媒体分析和批判能力,并掌握创造和传播新媒体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利用新媒体建设性地发展自我,成为新媒体的主人。综合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知识普及模式和行为指导模式的结合体,既注重了知识教育又注意到培养青少年对新媒体信息的分析、批判和传播能力。
案例: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新媒体素养课程教育[10]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会如何使用新媒体。通过对各种新媒体的发展史、特性和制作流程等的了解,能对新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有所筛选和分辨。进而学会判断新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新媒体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新媒体来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养。
教学内容:新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几方面的能力。(1)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发现信息、组织信息和保存信息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就如何利用网络上的各种搜索软件来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使用音像及电脑等设备来组织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相关设施来保存信息;学会正确有效的利用网络查询资料乃至制作网页。(2)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所谓分析,即对新媒体上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基本判断,判定真与假。在更宏观的层次上,还包括对信息产生的政治、经济和历史语境的认识。评价是对新媒体信息进行一种价值观上的分析与判断,同样的媒介事实,不同的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3)传播信息的能力。除了传统的说、写能力之外,还包括了解自己所要面对的受众,能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与兴趣,能有效的利用符号来传导意义。
综合建设模式在教育目标上要求通过教育,帮助青少年在掌握新媒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对新媒体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学作新媒体的主人,主动让新媒体为自我发展服务。此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秉承青少年是新媒体主人的价值观,将最终目标定位于青少年能够利用新媒体发展自我,提升社会能力。这不仅突出了在新媒体教育中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强调了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独立意识,而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青少年对信息产生的政治、经济和历史语境的全面认识,此模式中的新媒体素养含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教育内容方面,综合建设模式包含基础知识传授,也包括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注重新媒体信息分析和批判能力,更注重掌握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能力。在这个模式里,新媒体素养是一个系统,青少年不仅是被动的受众,而且是新媒体的主人。其改变了目前新媒体素养教育中偏重新媒体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被动视角,不仅着眼于新媒体背景下主流价值有效传播的主动性,而且倡导了青少年主体性的基本教育价值和理念。综合建设模式积极适应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得到了青少年的积极认同。
上述三种模式,主要涉及到教育目标与内容,与世界新媒体素养教育实践相比,其丰富和完整性都远远不足,以国际新媒体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为背景,思考这三种教育模式,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新媒体教育无疑是青少年教育的新挑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媒体不仅是新技术的挑战与普及,也不仅仅是社会传播方式的革新,它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对于社会里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在这样一个新的社会事物面前,青少年由于特有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其表现及反应是所有社会群体中最为尖锐激烈的。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改革带来了社会价值的变迁,社会民主进程催生着民众的广泛社会参与,此时此情,新媒体对于社会建设与稳定,对于青少年成长以及社会性表现,有着不同寻常的特别作用。就青少年成长而言,首先是如何面对的问题,海量信息的持续刺激,虚拟身份的强烈吸引,良莠不齐的观念传输,多元意识的价值选择,都给这一代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也带来了挑战与困难;其次是如何参与的问题,传统的组织传播、精英传播、权威传播被草根传播、大众传播所替代,新媒体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了信息源,如何在法律框架下有效有序表达诉求,成为一个人社会性表现的重要素质;再次是应对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变革的适应性问题,今天的新媒体涉及到市场、商业、广告、技术、信息、媒介、文化、意识形态、生态环境、民主、社会建设等,包括社会政治与变革,这一切决定了新媒体教育的复杂性与创新性要求。目前我国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显然还远远不能适应要求。
上述三种模式都表明,新媒体素养教育必须兼顾认知和能力两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能力培养在新媒体素养教育中占有特别的位置。从范畴上,新媒体能力包括对于新媒体各种形式、特点、传播方式等的了解和掌握,对新媒体社会生态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对新媒体受众情况的了解及把握;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则包括对新媒体的全面认识能力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等。以新媒体受众为例,年龄、性别、阶层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受众的行为,了解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认清自己的状况,恰当选择新媒体,积极参与传播,都需要全方位的媒介技能。
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是新媒体素养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新媒体教育的理念和价值,也关系到新媒体教育对社会及青少年的功能。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世界新媒体教育的发展趋势高度一致,均指向人的发展。以学做新媒体的主人为目标,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是这里所说的主人,不仅仅表现在面对新媒体的从容与自信,更重要的是在坚守主流价值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二是新媒体教育必须抛弃被动防御的思维方式,明确青少年不仅是新媒体的消费者,还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新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是新媒体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元素;三是新媒体教育必须坚持青少年主体,新媒体是对被动、塑造等教育方式的最大挑战,无论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还是从青少年社会化成长路径,青少年都是新媒体行为的主体。
新媒体素养教育在国内还处于一个实践和摸索的阶段,在教育形式、分阶段教育等问题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更多人的更大关注。
[1]印富贵,熊焱生.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5):113.
[2]尹力.回顾与反思:国内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6):118.
[3]秦莹.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Cho,J.M.&McLeod,D,structural antecedents to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ion:extending the knowledge gap concept to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7,(57):205 -228.
[5]董烈波.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6-137.
[6]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4):19 -20.
[7]左亚娟.辽西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证研究——以锦州市八家子小学、新民乡中心小学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为例[D].渤海大学,2011.
[8]肖雨.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之行动研究——以长春西五小学中高年级实验教学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1.
[9]张洁,毛东颖,徐万佳.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3):34.
[10]佘燕芳.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