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冬克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 201306)
谈到大学精神,必然首先要提及什么是大学。按中国的社会习惯,考上专科就算上大学,但在论及大学精神之一高教理论主题时,多数论者的界定指的都是综合性大学。对大学,各个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有一个历史的认识过程。中国有文献记载的大学是太学,西方的现代大学普遍认为起于行会;中国的大学缘于仕子阶层的培养,西方的现代大学缘于对行业知性取向的精准要求。如果说中西大学的产生,典型地反映了中西传统文化理性的不同向度,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具有异议的话,那么到了现代,尤其是中国文化主动融合、汇通现代大学制度之后,中西对大学的认识就愈来愈走向趋同了。什么是大学?大学是社会文化机构,这一机构与其他文化机构相比具有自身特点。
首先,大学是常态化高等教育机构。与初级教育(如小学、中学)、中等教育(如中专、技校)相比,大学培养高级人才。与非常态化教育机构(如社会培训、网络教育等)相比,大学开展全日制常态化教育。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重新修订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分类标准划分,大学属5级A类教育,即本科教育。这其中5A1是研究型大学,5A2是应用型大学,二者虽有人才培养结构上的不同,但教育层次相同,都为高等教育。本文所指大学精神中的“大学”,就是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划分的5级A类学校,即本科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其次,大学是具有学术担当的研究机构。这一研究机构与专门学术团体或研究部门不同。学术团体或研究部门,学术是其团体或机构存在的前提与根本职能,它们直接服务于社会,并互动于社会。大学培养学生,育人是根本职能,学术虽是目的,但更强调是培养学生的手段与载体,是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平台,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术力,发展大学的知识创造力,并以大学共同体的形式影响社会及其文化。
自20世纪90年代北大校庆首开关于“大学精神”讨论滥觞之际起,有关大学精神的讨论就成了我国高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中国大学在走过一个世纪之后,强烈关注、反思这一主题绝非偶然,其背景即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愿景,也有对中国当下大学之道的反思与积极匡正。讨论的理论预期虽然很高,但在什么是大学精神这一前置概念上,至今人们还是莫衷一是。总结论者对大学精神的界定,大致可分三类:一是本质释义,认为大学精神是“价值体系”“意识系统”等;二是互训释义,认为大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精神文化”等;三是用描写释义,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过程形成的“角色定位”“规范体系”“精神气质”等等。虽然多数论者采用了把三类界定三合一的方法诠释什么是大学精神,但还是缺乏简明、全面、被人们普遍认同的概念假设,这是影响我们探讨、研究本主题效度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对大学精神的认识,应从大学的本质属性上去判定。
1.大学精神是大学本质性的集中体现。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本质决定事物的属性。大学具有的相互共通、相对稳定的普遍本质属性是什么?我们不可能在器物层与制度层中去寻找,只能在意识层“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大学理性中去寻找,大学理性就是大学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共同存在的统一性与正当性,大学精神是大学理性形而上的本质表现形态。
2.大学精神体现为价值性。价值即意义,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大学之于这个社会有什么价值?大学自身如何安身立命,在践行中如何体现社会期许的和自我愿景的价值?这是大学精神最根本、也是原则性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简单说就是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追求什么?大学精神是大学价值的最高表现形态,大学精神是大学之灵魂,人失魂就会落魄,大学失去大学精神,大学本真的价值就会丧失、弱化,就不能称其为大学。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存之魂,发展之魂,是大学文化之魂。
3.大学精神具有二维性。现代大学的历史有千年,从历时性上讲,西方从古希腊,到19世纪的德国,再到20世纪的美国;中国从稷下之学到书院制度,再到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大学之大学精神在时间的长河中生成发展,具有嬗变性的一面。从共时性上讲,一方面中西方同一时期、同一时代的大学,都把守望大学的崇善精神、自由精神、求知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等作为普适性的大学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同一时期、同一时代的不同大学都更强调“这一个”之“大学精神”的个性化与独创性。这一特点更易显现在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深厚的老牌优秀大学之中。优秀大学的大学精神内涵在办学、治学与校园文化中,成为了大学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资源。因此,人们在论到大学精神这一主题时,往往把大学精神的存在,只指向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认为只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才能秉持大学精神,而应用型、单科型大学不易生成大学精神,划分在本主题讨论之外。大学虽有层的划分,但不应有质的区别。凡是大学就必然具有对大学信仰、大学价值的共同追求。老牌综合性大学也有继承与发展大学精神的必要,一般应用型,单科型大学也有培养、积淀大学精神的必须。
大学精神本身具有的这三重属性,为大学精神命题的讨论与个性化培育发展归置了一个不仅只是坐而论道,而且可以实际测量与主观努力的更大空间。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存在与发展的大学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的本真目的一是育人,培养高质量的高等级人才;二是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推动人类文化向前发展。因此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大学精神本身就承载了“大学之道”。尊奉大学精神,才能在大学之道上心有定则,不走弯路,才能取得我们期许的办学成效,完成大学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历史使命。
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了大学作为社会文化机构普遍、必须、必然存在的永恒的生命力。只要人类文明要传承、要发展,就不能没有大学,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辩驳与不可阻挡性,承载了大学作为社会文化机构永远的生命力。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生命价值,表现了自身的文化属性。
1.大学精神具有人文性。大学教化育人本身就在体现人文性,大学精神就是大学追求的人文精神。大学精神的人文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大学办学、治学的人文追求,大学办学、治学应秉持精神的价值性。二是大学秉承人文育人要旨,让受教育者成为怎样的社会人?对社会应具有怎样的担当?应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与文化气质?大学精神的人文性,对大学、对大学培养的人,都应属于“立德”范畴。对大学来讲人文性体现在为校从道之德,对学生来讲体现在立人为学之德。大学精神所具有人文性的这一属性,具有历史传承性、时代发展性、校际取向性三个特点,并通过个体大学的大学文化逐层得以展现。
2.大学精神的人文性中包含着学术性。大学精神的人文性,在体现德之育人的同时,另一方面是通过术之育人来体现的。大学要授业解惑,研究高深学问,就必然要在大学精神中体现学术性。大学的学术性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大学作为学术机构,本身就承担有学术使命,而且越是层次高的重点大学,越具有更高的学术诉求。二是大学是学术培养机构,通过大学教育培养学生学术情怀、学术思维、学术方法,开展学术实践。大学的学术性在不同类型的大学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总的说来,研究型大学重在探究中的发现创造,应用型大学重在应用中的探索发明,无论研究型还是应用型大学,其大学精神的人文性都具有立言的学术追求,都有对学术作为的崇尚与执着。
3.大学精神具有引领性。大学精神中的人文性、学术性,其“立德”“立言”愿景,是通过大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实现的。大学精神是旗帜,引领大学的前进方向,引领人才的成长方向,引领大学从传承过去中走向自己既定的未来,最终引领国家、民族、社会走向文明,泽被人类,从而实现大学的“立功”之宏旨。实现大学“立功”的大学精神,就是不朽的大学精神。
大学尤其是优秀大学的兴邦作用从人类发展史上可见一斑。公元1000年意大利半岛大学的兴起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的产生,13、14世纪牛津、剑桥之于英国工业革命,19世纪研究型大学与德国的二次工业革命领先位置的确定,都在昭示着大学与兴国利民的相互关系。大学的生命力在于精神存在,先进大学必有先进之大学精神,越是优秀大学越是有我们可学习、吸取之大学精神。优秀大学的大学精神效应告诉我们,培育与强化、发展大学精神,需要长期的努力,尤其对只有百年现代大学历史的中国来说。加之我们又面临当今诸种因素带来大学精神危机的现状,更需要我们为纯洁大学精神,秉持大学精神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当今我们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1.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关系问题。大学精神是大学世界观,具有高度抽象性,其核心指向“大学是什么?”“大学追求什么?”两个关于大学存在的根本问题。大学理念则具体指向大学的理性目标,指向“大学如何做?”具有时间性、具体性与可操作性。大学精神出自“人”,大学理念来自于人之“事”。大学精神位于大学意识的上层,大学理念位于大学意识的下层。大学精神是对于大学本真的价值追求,大学理念则是对大学价值追求付诸实践过程中的定位、定型、方法与原则。大学精神讲“大学之道”中的“守道”“品道”,而大学理念讲“运道”“载道”。20世纪末以来,我国加快大学建设,受中西大学理论的合流与现实正负面诸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认识出现了模糊,在大学理论与大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互引或转换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现象。或用大学理念代替大学精神,放逐大学的本真价值与人文追求;或是把大学精神等同大学理念,无视大学精神,让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实用主义在大学畅通无阻。大学学生的信仰危机、质量危机,教师的职业精神危机、学术危机等诸种弊端,说到底是大学精神的危机。建设适应未来发展的现代大学,必须牢记精神是永恒的,理念是可以发展创造的。秉持大学精神,结合各类大学特点制定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科学的大学理念,是弘扬大学精神,实现大学理想的真正体现。
2.“道”与“器”的关系问题。“道”是固有的、本真的,“器”是实用的、功利的。“道”与“器”孰上孰下的矛盾关系,贯穿在中国现代百年大学的人才观中,在当今最突出地表现在大学对“人文”与“科学”的态度上,最终落实在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重“器”轻“道”的,会在“有用”与“无用”中纠结,会砍掉“无用”但必须的人文课程,实行单向度的人才培养。“道”与“器”并重的,会重视人文教育,实行通识教育、全人教育。当今大学普遍存在着重“器”轻“道”的现象,而且越是一般大学这一现象往往越是突出。大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道”与“器”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培养人才素质的问题,是关系民族的、国家的未来问题。用分类主义去限制人的全面发展,用实用主义削弱人的合理发展,不是全面的大学教育观。大学只有在“大学精神”指导下,才能协调好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才能协调处理人才培养方案中时间与容量之间的矛盾,才会有高质量的办学成就。
3.古与今的问题。古与今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大学精神与现实发展的关系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大学传统与未来发展的问题。古与今问题在当今存在新老两个向度:老牌大学是守本与开新的问题。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其大学的精神传承,大学文化资源越丰富,越具有稳定性与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在论及大学精神时,大多数论者把大学直接界定为综合性大学的基本动因。“守本”是坚持大学精神积淀传承;“开新”讲的是大学精神的发展性,如何在大学精神内涵中注入诸如国际视野、引领服务等时代的新素质。古与今问题在一般大学,特别是新升的本科院校则是建本与创新的问题。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阶段,除去综合性重点大学,全国全日制的本科高校近千所,不管是“新”大学,还是“老”大学,都要在恪守大学精神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符合学理与自身知性取向的大学之道,通过自身大学精神的凝练,摒弃大学建设与发展中的焦躁情绪、无根状态。中国现代大学的历史虽只有百年,但传统大学的历史却跨越了几千年。古与今的大学精神问题,除去世界性一面,另一方面还具有民族性。传统文化中的大学精神资源是大学精神建设的核心源泉,全视角的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才是我们对待古今的正确态度。
4.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即大学精神的普适性与个性化的关系问题。没有大学精神的普适性存在,就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大学存在,没有个性化的发展,就没有“这一个”大学。不能否认国力与大学数量的正比关系,但也不能否认当今中国大学的大跃进主义对大学精神的消弭与侵害。正能量的大学精神立场,会在现实的大学发展中表现出积极而淡定,从容而有序的大学建设观。负能量的大学精神立场会违背大学发展规律,表现出盲从跟风,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上趋同;学生毕业就失业,综合素质弱化,无法凸显大学的特色化办学方向。这些现象尤其表现在一般本科高校中,不仅对大学社会公信度带来影响,更严重的是误人子弟。
5.墙内与墙外的关系问题。即大学校园与墙外全景社会的关系问题,核心是大学如何服务社会的问题。“服务社会”是当今普遍认同的大学四大任务中的一项,当社会上只有少数人能接受高等教育,知识作为社会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比重不高时,大学无从谈论“服务社会”。如今大学走出“象牙塔”,走到了社会中心,如何服务社会就成了大学当然的任务之一。当今大学中本身具有学科与专业服务媒介的专业仿佛不存在困惑,基础与人文学科专业则不同程度存在着服务与利益边缘化的焦虑。大学如何服务社会,只是狭义的理解,无法面对广义上的大学责任。正如洪堡所说,大学的目标就是国家的目标,大学只需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活动,而无需依据社会的某项具体功能来证明大学的意义。只要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它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目标[1]。
美国高等教育学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2]。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告诫人们:“在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变革时,首要的是保持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以避免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3]对教育本质的本真的追问,就是对大学精神的追问,就是对“大学之道”追问。走在当下大学建设之路上的中国大学要高举大学精神的旗帜,时时切问自身,慎思之、笃行之,“大学之道”才能越走越宽广。
[1]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9.
[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8.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