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本溪 117200)
农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总称,是在动植物、微生物、农业用药等的培育过程中,通过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相应生物技术使之性状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技术。其研究和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来源于各方面的障碍与问题也逐渐显现。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其研究与应用均取得了较大成果。在国家的扶持与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农业生物技术初始发展。研究出通过花药、子房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单倍体育种;研究出通过应用原生质融合技术培育的新品种。(2)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研究。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农作物蛋白质改良、生物固氮能力、农作物抗药性、生物技术育种、高技术产品试种等领域均有突破。(3)转基因植物研究。以国家“863”计划研究成果为基础,以“973”计划为支持,以转基因植物研究为核心进一步发展,研究出抗虫棉、乳糖酶、抗病水稻等先进技术。(4)产业化专项发展。如何将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农业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和推广,并促成产业化发展,这是现阶段研究与发展的重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已得到长足发展,整体水平已领先于发展中国家,部分领域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相关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项目成果丰硕,尤其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基础研究方面有着较快发展,为后续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其发展的意义与重要,研究人员储备逐渐扩大,研究队伍的规模与质量均得到提高。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但其中存在问题也逐渐凸显,对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1)现有研究专家偏向于科学研究,产业化人才紧缺。(2)研究成果缺少产业化转化渠道,相关机制不健全。(3)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高风险、收入慢的特点,国家对其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尚不完善,造成资金紧缺、人员紧缺等现象,产业化发展受阻。(4)食品安全等问题受民众争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转化速度慢。
在世界产业趋势的引导和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双向促进下,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前景良好。
纵观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其势头迅猛并具有广泛的拓展空间,发达国家以将其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性科技,而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与人口大国,发展以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前景。一方面,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日趋良好。作为应对资源危机、保障食物安全、拓展农业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已将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加入战略决策,并着手推行相匹配的扶持制度与政策倾斜,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理》等相关规章与法规也为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了基础。可见,我国正努力营造积极良好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对增强农业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未来其必将发展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与农业经济安全的命脉。
基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应以发展前景为导向,以问题为突破点,制定理性健全的发展思路与策略,为推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基础。(1)科学规划。立足我国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现状,以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规律为前提,以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实际需求为方向,制定相关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并明确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为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化发展明确方向。(2)政府引导。以现有的研究机构与单位为基础,以政府为引导带动市场资源,加强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转换。(3)健全管理。改进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和运营体系,解决现有的体质繁杂、管理脱节、效率低下现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进其高速发展。(4)人才培养。巩固现有研究型人才,积极培养和拓展产业化人才,双管齐下从人员选拔、培养、研究、应用、深造等多方面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工作流程,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5)资源调配。一方面国家层面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侧重与投入,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拓展多渠道资金来源。(6)公众教育。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知识与应用进行宣传,引导民众对其正确理解和理性认识。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但相关的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初期。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与我国相关产业的需求,农业生物技术相关产业化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因此需积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紧密跟进世界农业产业改革,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1]潘月红.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J].农业基因工程,2011,(06).
[2]刘志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