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光茫
梁衡是当今文坛中一位个性鲜明、思想敏锐、别具特色的散文家。他的新书《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风格别致,独具韵味。书中,梁衡以细腻敏锐的笔触,尽情展示独具慧眼的灵魂震撼。
这本《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三十余年全身心探访历史和文化现场的结晶,内容主要为品评政治领袖、历史文化名人,以及人生随笔。他的品评视角独特,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他品评的人物,多是一些忧国忧民、且命运多舛的仁人志士,他热情地讴歌他们,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说:“梁衡总能将对国家民族的满怀忧心,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尚无第二人。”
梁衡的文字倾注了浓厚的时代精神和忧患意识,倾注了一位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民间疾苦的良知。他善于发掘人物闪光的潜质,比如在评述周总理时,以六大惊人之“无”,高度概括了周总理的一生,看似一无所有,实则拥有着彪炳史册的人格风范之“大有”;对居里夫人的美由外而内进行审视,最后定格在她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理性之美上,继而揭示出什么样的美才可以这样跨越时空,经久不衰,从而观照现实,给读者以启迪和典范。
梁衡用散文的形式,对人格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生动透辟的解析。例如,对韩愈这位命途坎坷的唐代文学家,梁衡最敬佩的是“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对宋代名将范仲淹,梁衡最为折服的是他那“先忧后乐”的名言,“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就连那位科场失意,流连勾栏酒肆的北宋风雅词人柳永,梁衡也赞赏其人格精神,没有在歌馆妓楼中消沉堕落而被销蚀,反而使自己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从而对他作出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梁衡以独特的视角,选择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作为书写对象。比如,对林则徐在“天下为私”的封建社会中功过是非的辩证分析;辛弃疾的一生是“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终其一生都在“觅渡”,但由于特定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到最后也没有觅得结果。这些人物,如果仅仅把他们放在历史的一点上,局限在他们个人的志向上,他们无疑都是不得志的。梁衡善于用如刀之笔,剖析一个个孤独英雄的灵魂,指出他们在历史坐标系中应有的位置。
梁衡的散文,无一不是先感于其人其事,动于心,发于情,梳于理,方成于文的。在写《觅渡,觅渡,渡何处》时,他始而听到瞿秋白纪念馆前的“觅渡”河而“心惊”,继而三次光顾纪念馆去寻觅,辗转构思六年,琢磨透了,才肯下笔;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写了二十年。读梁衡的文章,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巨大,里面材料丰富翔实,可以看到他用功之深。对于这些家喻户晓的名人,读者的阅读期待是不高的,但经过梁衡一番精心梳理和独特挖掘,生动、立体、人性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却让人耳目一新,获得崭新的阅读体验。
梁衡散文的语言瓷实且不缺乏弹性,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如《把栏杆拍遍》中形容辛弃疾,“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句式句法的多样性,使得梁衡的散文不仅让人在跳跃中快乐地阅读,还可抑扬顿挫地浅吟低唱。梁衡还善于联想、想象,使文章生动、传神。如《读韩愈》中这样描写主人公:“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梁衡丰富的想象力,加之形象地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当年韩愈在路上孤寂的身影。
读罢全书,不禁想到古人说的:“知人而论世,读诗以观心”。读梁衡的散文,让我不仅看到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且也认识了一位对历史、对时代,具有敏锐感知的作家的心灵。在浮躁气氛漫延的今天,梁衡的散文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