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 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2014年01月21日《人民日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联系群众的一种纽带,更是提升干部能力的平台。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党性,刹住“四风”,带动优良作风。正是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党的作风和社会风气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群众充分认同,党内外积极评价。
但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始并非是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束,也不会是停止,更不是过关,而应该是同步进行,同样开展,是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深化和提升,更是不断地加深群众工作。
为此,习近平强调,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至关重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的讲话一语中的,更指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谛。虽然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有阶段,有期限,但作风改变没有阶段,更无期限。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没有休止符,就是要常改常新,要常抓常变,更要让群众工作日常化。可不,一些党员干部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作了政治任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因此记笔记没有行动,写心得更是“纸上谈兵”,联系群众也是“雾里看花”,结果活动结束了,联系群众工作也就停止了。群众有意见,作风就会反弹。对此,只有让活动没有休止符,让群众工作没有休止符,才能让联系群众工作更好,联系群众更紧密,即便不记笔记写心得,但心里有群众,工作上有群众。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就是让作风经常改变,经常提升。可是一些党员干部面对作风的改变,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反对大吃大喝,基层就设内部餐厅,或者进入高档会所,餐厅隐匿化,作风飘浮化。缩紧“三公”经费,结果就机械照搬,把建好的办公大楼封存起来,白白浪费,把宽敞的办公室用隔墙隔了起来,似乎这样就是作风建设,岂不知,这是作风不实,更是形式主义,也是奢靡之风,归结到一点,还是“四风”问题在作怪。
改变作风就是让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就是让活动永远不能停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了,阶段任务完成了,但群众工作没有休止符,而是天天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在联系群众上改作风,作风才会大改变,群众工作才会有实效,这样才会找到昔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情同手足,血浓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