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凤杰 徐 砚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全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凸显了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相比,更突出技术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其人才培养观立足于社会“急用”、能力“够用”、上岗“顶用”,成为高职教育较于普通教育的最大优势,即社会需求量好,岗位适应能力强。但是高职院校尤其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偏重以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必然造成重技术轻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弊端,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在工作以后的社会竞争力。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集体进入“90后”的时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茫、抉择之中,尤其是国家实行扩招制度以来,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起点低、素质差、来源复杂,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纪律性不强,自控能力弱,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功利思想,遇到困难习惯消极退缩的身心特点。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将其总结为“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干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1]。
因此,高职院校从学生管理到教学授课都面临着新的困难和考验。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要为社会为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技术人才,要把他们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综合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既不能靠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授,也不能靠单一的技能培训,必须使其职业成长与思想成长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高职教育才能卓有成效地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更应该体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思想。
当今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人的心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当今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仍然要依赖于教育。高职教育的职能是推动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受教育学生进入社会后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力量,因此,提高受教育主体的人文素养是从根源上提高全民素质、杜绝歪风邪气、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工作后,依靠专业知识进行事业方面的发展。而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家庭时间等等,如果仍被专业思维所束缚,生活的单调枯燥可想而知。有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工作后,仍然延续着在校期间利用网络游戏休闲娱乐的方式,或是选择K歌泡酒吧,和朋友喝酒聚餐等不健康的方式打发时间。这种“快餐文化”俨然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然而浮华生活的背后却掩饰不了独处时内心的孤独落寞。工作是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精神世界却需要人文教育不断的滋养,缺乏人文教育终究会导致精神空虚,不能客观的看待和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导致心理失衡,幸福感缺失。
因此,大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2]。
物理学家劳厄认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个“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永远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人们在工作上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它。
如果把专才教育比喻成建筑给水系统中的“枝状管网”的话,通才教育就是“环状管网”,环状管网的建立投资大,成本高,但是能实现双向供水,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水流仍会从其他管线流过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前提,从而形成大脑思维体系的“环状管网”,当我们在生活中、事业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总能够端正心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升华人生的价值。
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出现严重失衡的时候,大脑思维就像木桶的“短板理论”一样,影响思维的深度,也最终影响事业的高度。影响事业中关键时刻的选择和判断,以及整个人的底蕴和综合素质。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正确性、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这些理论还仅仅限于教育者的理论研究,而真正得到行之有效的推广,也必须首先获得大众的认可。这是“人多力量大”产生的大众效应。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因此,如果大环境得不到彻底的改变,人文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古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推广人文文化不仅对于高职院校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全社会范围内规范文明礼仪都至关重要。
1)改革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教育工作者确定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奖惩制度中体现出对于人文教育是否到位的倾向性有助于从政策上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
2)学校增加人文熏陶环节,如:周末、小长假期间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放映电影;开展高质量的文化讲座、读书活动月;丰富学校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对学生全面发展极为有利。
3)增设体育健身器材,提高学生对健康的关注。
有些任课老师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程是毫不相关的两种知识体系,其实不然。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说明哲学是全人类最崇高的精神财富,是一切个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长期以来,由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深层次的融合,是有难度的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割裂开来的,政治理论教学一般作为人文教育的主渠道,而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上的人文教育一直没有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重视。实际上,教师是在校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线工作人员,教书育人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感慨大学生素质一届不如一届的时候,也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承认思想观念的层次性,不断的对课程深入研究,加强人文修养,逐渐累积经验,采用多元化教学,既提高了教学艺术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多方面、多角度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促进学生思想成长,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
传统的人文教育为系统理论的思想政治课,有过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绝大多数学生的理论水平欠佳,加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已形同虚设,白白浪费了教育资源,对学生来讲收效甚微。
如果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变繁杂理论为时事教学,并将思想政治中的部分理论与时事相结合,比如,近期发生的高校投毒案,首先由老师介绍整个事件背景,然后学生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代表发言,最终由老师总结,并将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向同学做出阐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再比如,老师可以就雅安芦山地震中发生的感人事迹介绍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使学生心中有大爱。还有类似三沙市成立、钓鱼岛事件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激情。这样不但从目的上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还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久而久之,社会主人翁的意识也会得到提高。
现在有些大学生从高考的重压中“解放”出来以后,对课堂呈现出极大的逆反心态,不愿意上课,沉迷网络游戏、逃课、打工现象严重。积极主动需要克服内心的惰性,做到并不容易;而消极堕落却无须任何代价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身心得以“自由”,不被约束捆绑,因此,这个学校特殊群体对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极大的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触犯了学校管理制度。被定义为“害群之马”似乎并不为过。简单的说教和制度性的约束效果并不显著。一般情况下,为了宣传学校工作,弘扬学校文化,教育工作者习惯性树立一些正面典型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要做到优质的人文教育,必须要有好的环境和氛围。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建立“网游人”档案、“逃课生档案”、“打工族档案”,与“优秀学生档案”并存,对好的、不好的典型学生跟踪调查,一直到毕业工作以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记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蜕变,社会阅历,身体状况,真心感悟。这样,教育工作者在管理学生时,做到不光有理论,还有事实案例;不光有横向对比,还有纵向对比。真正做到有据可依,言之有物。这样的教育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古语有: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一种宏观理念:学习是伴随一生的。我们简称为:学习终身制。这样有助于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一个人的成长,看待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对困难挫折产生全面深刻的认识,有助于辩证思维的形成并指导行动。高职院校宜加强人文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里除了有高职院校自身需要调整教育理念、辅助政策等之外,更重要的受教育主体对待人文教育的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喜欢,是否感兴趣。如果学生不把人文熏陶当任务,不认为人文教育课程是修学分,而是发自真心和心理精神需求产生一种共鸣,从而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能够在毕业工作后自主加强人文修养,提高人文精神,这才是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总之,“人才是兴国安邦之本”。因此,必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做相应的调整,使科学教育真正呈现出多样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科学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单纯的自然科学教育的狭隘深谷中走出来,迈向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广阔新天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才真正是为社会长远发展大计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良性循环、给社会能够不断带来正能量的绿色教育。
[1] 杨叔子.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新华文摘,1996,(6):153.
[2] 刘永东,黄晓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