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峰 董欣 赵春生
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130103
对于工业生产而言,计量采集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企业下游的管理及生产运行,并且能源消耗统计、能耗分析、计划分配以及节能效果评价等方面均要求能源计量原始数据作为基础。但是就当前来看,应该作为基础保障作用的能源计量检查工作出现了一些明显滞后,因此积极研究能源计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
当前国家对工业节能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建构了责任管理体系,而从企业自身来看,要想切实落实这些技术规范、标准,必须要求准确的能源计量为决策打下基础,但是当前很多企业能源计量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有色冶金、钢铁、采掘等能耗行业大多为粗放型生产,因为使用管理水平地下、相关设备不足及产能地下,能源计量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凸显。如对于蒸汽的计量,因为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蒸汽热网设计布局欠佳,并且一些管网私接乱改问题频发,严重破坏了热网的热力平衡,使得实际热负荷调度非常困难、蒸汽流量及压力出现频繁波动,最终使得计量过程出现极大误差;又如对燃料油的计量,因为相关管道的保温设计不合理,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极大,导致油品的密度频繁变化,最终使得计量值受到较大影响。再如检查河水的泥沙阻塞流量计量检查等,这些计量大多因为管理不善或设备不足、老化等导致实际计量结果准确率极低。
因为建材、冶金、化工相关炉窑、生产现场环境恶劣、生产工艺落后。如机械振动、粉尘、腐蚀、高温及电磁波等生产干扰,使得实际计量过程中,计量点难以选择、并且计量安装困难,就算勉强安装,因为外界环境干扰,计量准确性也较低。如一户钢铁上产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将高炉荒煤气直接回收并用于生产,其在输配管道中进行计量装置安装,但是在管道中粉尘、炭化物及焦油的大量存在,使得计量孔板经常出现堵塞,严重影响着计量数据准确性。
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能量计量管理制度,并且也没有相关仪器配备,进而使得企业实际购入煤炭等能源测量能量值的方法各部相同,如在一家制药企业,其并没有煤炭质量检验方法,供货方提供煤炭发热值数据为20800千焦/千克,但是委托煤质检测机构实测之后发现实际数据为16500千焦/千克,虽然在结算过程中,没有发现一些亏损,但是如果按照能量热值计算,那么整个能量热值大幅度被减少。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必须要建立有效的节能减排责任制度,并且重视节能降耗中能源计量的基础作用,并将能源计量管理纳入政府主管部门的内部考核体系,纳入企业生产责任目标中,进而实现提高能源计量检查的作用。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当前各级政府已经制定了有效的节能评估审核体系。因此对于年消耗标准煤量超过3000吨的新建工业企业,必须要根据《能源器具配备通则》中的有关规定,将能源配备率等相关设备、技术指标纳入节能评估体系中去,并且对于一些项目改造,也必须要求其符合节能评估相关要求,并要求其投入一定的资金比例在能源计量措施完善方面,最终使得能源计量能够随着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得到不断完善。
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经常性的对重点设备、炉窑及一些生产装置运行参数做标定、测试,掌握设备中具体的能源计量值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动态,对其中存在问题的计量设备进行补充更换,以真正完成能耗对标、定额考核及生产优化等控制。
随着节能管理不断深入,工业企业已经从过去的能源消耗物量计算向着能量利用及能量转换等方面过度,特别是对一些企业生产重点装备,必须要对能量利用效果做评价,并对能量损失流向、节能方向、节能潜力等方面研究,因此能源计量在范围上必须要进一步扩展,以适应企业技术及管理上的进步。
政府在进行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目标考核及政策调控等方面的工作,应该做好统筹协调,防止各行其是,特别是对于企业的节能监督,应该减少一些如能源统计检查、能源计量检查等专项检查,而应该向着共同检查,增加检查实效性等方面发展,最终使得政府从过去的目标下发作用到现在的协调配合作用发挥。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能源计量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实际解决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具体行业特点,并根据相关政策、法规、技术对设别、人员及数据的管理要求,灵活的做出检查。另外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还应该做好一些经验总结,并反过来提高检查技巧和方法,最终使得检查准确度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张敏.从立法角度谈能源计量的行政监管和企业实施[J].中国计量,2011,(07).
[2]李金嗣.能源计量与统计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国计量,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