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 张辉(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 238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 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突出环境问题。要求环境保护部配合全国人大修改好《环境保护法》,抓紧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另外,在环境保护大会上,政府部门极力强调修改和发布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改进空气质量评估的技术和方法,准确把握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形势,认真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环境监测工作,围绕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做好新增指标的监测。做好环境应急措施,加大环境监测力度,确保环境监测的有效性。
1.环境污染涉及面宽广、影响久远。不同的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性质各异,种类繁多,不易控制和掌握,而且这些污染物经过转化、代谢后,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才导致污染损害。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违法行为,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极其复杂,难以辨清责任的大小,不易掌握客观的证据,使得环境保护立法的难度加大。
2.环境污染的危害具有持续性。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相对浓度较低,由于受浓度低的影响,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表现其危害性;但是,长年累月、“积少成多”,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环境破坏。据了解,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元素的浓度往往低于生产环境中的浓度,但是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受生存环境的影响,污染物在人体的作用面广,在人体内积累的剂量大,损伤也就大,甚至有可能出现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3.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多,发生作用的机制复杂。环境污染大多数都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业生产造成的,人们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使得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污染物通过多因子在人体中联合起作用,危害人体健康,加之多污染物的同时存在并共同起作用,使得人体的抵抗能力减弱,有些污染物含有有毒物质,会导致人体产生更为复杂的效应,可能发生局部刺激致毒现象的发生。
4.环境污染破坏的潜在性。环境破坏一般需要较长的酝酿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积累和沉淀到一定程度是发生的,一旦这个破坏性发生了,危害性将是不可预料的。这是因为环境自身具有净化能力,能够消化少量的人类废弃物,但这种自净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个时候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就慢慢在增加了,随着这种危害性的积蓄最终会爆发出来,造成的环境破坏程度极大。
1.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环境质量监督机构加强监管,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性,保障环境质量高效,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情况的知情权,在增强环境质量监测能力的同时,加强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把关,必要时可采取非常措施;加强对环境风险源、微量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数据的监控,不断增强应急监测和环境预警能力,巩固和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增强核与辐射监测能力。
2.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人才队伍建设要从监测人员的录用、试用、启用等环节严格把关,各级环保部门要严守监测的大门,录用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对于已在监测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定时开展培训,通过教育的方式把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传播到部门的每个工作人员中,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提升监测人员的素质,确保不被时代所淘汰。环境监测工作原本是很乏味的,监测人员容易在长期的工作中疲劳,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监测机构必须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开展娱乐活动,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使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得以提高,从而提高监测效率。
3.打造监测品牌,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监测知名度和美誉度。把监测工作落到实处,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老百姓的诉求寻找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反映人们的心声,用高效率的监测来赢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解决好好人民群众最根本和最关心的利用问题,广泛地扩大监测数据的影响,及时更新“空气质量日报”的信息,以便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环境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新时期下我们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要求积极探索,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行环境监测硬件建设一体化、配套相应的软件设施,及时做好事故应急监测措施,建立标准化监测系统研发机构。稳扎稳打推进监测站的新建设,做好预算工作,尽量做到预算的高精确性,向政府申请资金援助或贷款担保,以确保监测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事故应急监测能力,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应尽快摸清源头,分析研究问题发生的根源,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尽可能地减小事故损失,并辅之以“软件方面”的技术,用先进的样本处理技术和仪器提高准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环境监测范围不断增宽和监测类型与数量不断增多,且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增强、关注环境问题不断深入,环境监测的质量问题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只有加强环境监测,才能有效遏制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由此可见,加强环境监测已经是势在必行、极其重要。
[1]李大伟.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2-42.
[2]杨健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1-13.
[3]顾红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2011(08):3-5.
[4]金丽;;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J];华章;2011(2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