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金改 任艳艳 王乐莲(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6)
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计量管理已经成为了其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可以对生产指挥系统予以良好的强化,不断健全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系统,加强质量控制,实现企业预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本文首先概述了天然气计量管理特征,其次提出了加强天然气计量管理的途径。
从宏观角度上分析,天然气计量管理不仅要担任企业主管部门的计量行政管理工作,还必须加强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管工作。从微观角度上分析,企业应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统一性,始终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计量规范标准开展天然气计量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提出的相关计量法制监督机制,推动天然气计量管理工作有序运行。
天然气计量还具有统一性特点,也就是确保天然气计量单位与计量值间相一致。比如,计量法、技术标准、检定流程等,对基本的计量行为及相关技术要求予以规范,编制统一的天然气计量规定,这对于天然气计量管理具有重要的依据作用。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办事,天然气的计量值就会达到高度统一性。此外,天然气计量工作还具有系统性特点,在计量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健全并落实相关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管理的统一性。
天然气计量工作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不仅与天然气生产、销售全程息息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各经济部门、团体,乃至人民群众的生活。并且天然气计量点、站存在显著的分散性,点多面广,数量也十分庞大,有大量的计量工具类型,所以天然气计量管理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了分散性特点,给实际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以往中,有大部分人都对天然气计量工作认识不足,总是将计量当做校表,全权交给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就行了,不在其他单位管辖范围内。他们的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天然气计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行各业中都有普遍的应用,对于燃气企业而言,应不断强化自身的计量管理工作,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煤气表计量、工业用气计量、所用仪器设备的温度、压力计量等。天然气计量是燃气行业中的核心环节,我们必须采用各类有效的形式,提高全体职工人员对天然气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调动他们参与天然气计量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天然气计量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实际中我们必须贯彻落实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计量管理,加快推动天然气计量管理工作有效运行。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计量法》中的规定,凡是在贸易结算和涉及安全防护范畴内所用的计量工具均应进行首次强制检定和周期检定;设置专门的天然气计量管理机构,培养专业的计量工作者,对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管理;结合自身需求,严格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积极构建相匹配的计量标准工具,比如压力校验装置、大口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等,实施量值传递和溯源,为生产经营提供计量保证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加强计量工作者的培训力度,积极推广计量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详细完善的强制检定、周期检定计划,贯彻落实规范化的计量管理目标,结合自身实况,构建涵盖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规章制度等在内的综合标准体系。构建并落实各类有效的计量管理措施,有效保障了企业经济的科学核算,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费用、提高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增强安全性。
为了对所有战场的设备、仪表运转情况详细全面的了解,应积极构建相匹配的资料档案制度。所有的设备与仪表都必须具备特有的工作资料卡,并且要求资料卡内应涉及战场布局的相关技术资料、气分析资料且制作成相应的曲线、设备与仪表检定、使用、维修资料、发生的计量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等一系列的资料。只要注重这些环节事项,就能够将计量问题抵制在萌芽状态,促进设备、仪表有序前行,提高流量测量的精准性。
具体工作过程中,应在质量管理手册和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基础上,结合质量保证体系要求,不断健全内部质量体系,加强调整与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做好资金投入工作,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条件,投入充足的资金用于设备检测,不断增强仪器设备质量性能,保障检测工作的精准无误性,尽可能的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强化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管理意识强的人才。对体系管理流程进行准确的计量与确认,贯彻落实测量设备的采购、验收、发放、封存等管理程序,把计量管理工作归列到各级部门目标考核范畴内,提高各级部门的重视力度。
综上所述可知,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中,天然气在我国属于一项极为关键的能源,加强节能降耗是现代社会大力提倡的核心任务。如何节能、具体节能多少,必须通过精确无误的计量方可予以全面反映。所以加强天然气计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保证流量测量的精确度,而且还实现了节能降耗目的。
[1]加强能源计量节约能源使用[A].2008年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杨林鹏.天然气流量计量仪表的应用[J].硅谷,2012年23期.
[3]邹道懋,姜玲玲.我国天然气计量现状及问题探讨[J].科技传播,2011年08期.
[4]王秀英,包丰超,梁国强,刘唯贤,杨保军,安顺利.谈谈天然气计量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年08期.
[5]刘福生,杨焕诚.天然气流量计的特性与选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