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驯化动物都有与野外祖先不同的相似特点:耳朵耷拉、大脑和牙齿更小、尾巴更短更卷、皮毛颜色更浅并出现斑点。这被称为“驯化综合征”。南非研究人员亚当·维金斯发现,这其实是“人类选择”改变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嵴的发育。
为了解能否通过选择性配种使极具攻击性的银狐被驯养,1950年起,俄罗斯基因学家德米特里开始一项长期实验:选择每一代银狐中性情最温顺的进行配种繁殖。25年后,仅20代以后的银狐及其后代,即成功繁殖出可当宠物饲养的温顺银狐。选择标准只是性情温顺,但繁衍出来的宠物银狐共性是:脸更短、牙齿更小、耳朵柔软耷拉、尾巴卷卷、皮毛颜色花纹不一。
亚当认为这是因为胚胎神经嵴不仅负责脸部骨骼、结缔组织、牙齿、耳朵的发育,还管着颜色细胞、神经、以及负责“进攻或逃跑”反应的肾上腺发育。它同时对促进前脑和其他几个荷尔蒙腺体的发育起重要作用。这种人类选择过程,使得个体基因中影响神经嵴的基因被保留,从而造成驯化综合征,使大部分驯养动物看起来“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