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军
(陕西省交通集团人力资源部)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大量的农民从农村走出来到城市寻找机遇,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竭力走向城市的各种岗位就业,因此,劳动力过多对于国家和企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是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需要解决的难题。
现今,我国有近7000万的技术工人,但是在这7000万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只占总人数的2%。但是,高级技术工人才算做是社会真正所稀缺的人才,初、中级技术工人的较高的可替代性,使得其在工资福利方面相较于高级技术的所体现出的弱势。而高级技师的工资已经超过普通硕士学位毕业的“白领”。近期,在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中,计算机软件开发、翻译、外经贸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较大,而求职者应聘职位靠前的是会计、文秘和工程技术人员。供求比例严重失衡,造成求职者难找工作,招聘者招人难的局面。
对于待工个体而言,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失业风险机制的制约等因素迫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适应日益严峻的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但是中国人力资源整体质量偏低是个现实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而言,如何将众多的人口变成丰富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是面临的巨大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现今极其缺乏的人才包括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拔尖的核心人才,高素质的公务员,高级技师和技工等高素质、高学识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现今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多,素质较低;第二产业人数较少,而且缺乏在新兴行业领域拥有高技术和管理能力人才;虽然在第三产业中,人才比例相对较高,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对于人才资源管理的落后,其对于第三产业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所谓供非所需,即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在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合理、不平衡。因此,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配合到位没有,人力资源市场地域划分是否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决定着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
现今,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社会人才市场这个中介来进行的,而并不是通过计划配置方式。现今,我国正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就是对计划的经济活动进行市场化的转变,现今的社会生产要素不再是通过计划来配置、流动,而是要通过市场的需求来流动和配置。如何把人力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其合理性、有效性的地方去,就需要我们将人才市场化,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从而促进市场运行机制地进一步完善,保证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与派遣,使许多急需人力的地方能很快从劳动市场上获得及时的补充。这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使生产资料和人力的结合在数量、质量、时间和空间上到达最佳结构布局。
企业应及时不断裁撤冗员,优化结构,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产权分配是现今争夺高素质人才和激活人才资源的关键。对于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管理者和人才按人力资本合理配置的形式给予其企业产权的收益(即股权、职权、晋升权等),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最优化配置。并且企业在引进人才后,如果想要长效发展,必须能留住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活力不断,稳步快速发展。而要想留住人才,企业需要在各方面下功夫完善,应该在企业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优化小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从根本上凝聚人心,塑造灵魂,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水平,提高工作绩效。这样员工才能在单位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企业才能不光留得住人,更能留得住心,且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为企业的发展进行更好的服务。
现在,企业中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知识层次与差距日益缩小,劳资双方已从“契约关系”逐渐演变为“盟约关系”。管理者用命令、强制的方式已经无法树立权威,信息化、网络化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直接将上下级连在同一个层面和平台上,原来金字塔式的逐级刚性管理开始人性化、出现柔和平缓的雇佣关系。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企业是什么?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到底就是借力。你能把许多人的力量集中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海尔集团突出个人地位和力量,积极发挥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制定出“三心”型工作原则:员工的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用这三心换取员工的“铁心”。这样,企业员工凝聚力强,都以“主人翁”的角色为企业发展努力。所以,海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海尔集团成功的经验值得每个企业管理者的反思,他们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值得管理者们借鉴和学习。
企业要提高业绩,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点与有效合理的用工奖励机制是分不开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 ~30%,而受到充分激励后,他们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 ~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
[1]张振华.对人力资源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J].阴山学刊,2004,(11).
[2]吴婉禾.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的青年人力资源培训模式[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3).
[3]张淑红.新时期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思辨[J].宁夏党校学报,2003,(5):95.
[4]邓高,马伦娇.新时代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