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B超引导下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2014-08-15 00:50谢锦峰
护理研究 2014年35期
关键词:患肢B超下肢

魏 璇,陈 芳,楮 婕,谢锦峰

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 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肢体急性或慢性缺血的一类疾病。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式包括传统外科手术(如动脉内膜剥脱和成形术、血管旁路移植术以及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以及运动疗法)等。因为腔内治疗的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使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及血管腔内支架术成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流手段[1]。彩色多普勒超声具备无创、重复性好、费用低廉等特点,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是下肢动脉疾病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我科最近在B超引导下对1例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人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77岁,因左下肢疼痛伴左足麻木1月余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14/74mmHg(1mmHg=0.133kPa),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经系统治疗。2011年因肾病综合征于外院治疗,已愈,吸烟史40余年,每天20支~40支。血常规白细胞6.02×109/L,红细胞3.43×1012/L,血红蛋白106g/L,血小板118×109/L,肌酐 67.9μmol/L,尿素氮 6.60 mmol/L,肝功能正常。术前左下肢踝肱指数(ABI)0.2,右下肢ABI 0.8。临床表现:双下肢无肿胀,左下肢皮肤颜色苍白,膝关节以下皮肤温度低,左侧腘动脉搏动弱于对侧,左足背动脉搏动未扪及,左足皮肤温度低,皮肤颜色苍白,足趾无明显发绀,指压试验(-),活动感觉功能正常;右下肢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Fontaine分期Ⅲ期。特殊检查:入院行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显示:腹主动脉下端、双侧髂总动脉及髂内、外动脉见多发软组织密度斑块,考虑粥样硬化所致,其中双侧髂内动脉多处中重度狭窄,其余多处轻中度狭窄。双侧股动脉、胫后动脉及左侧胫前动脉见多发软组织密度斑块及钙化斑块,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其中左侧股动脉中段多处中重度狭窄,其余管腔轻中度狭窄。双侧腓动脉、右侧胫前动脉未见明显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征象,双侧足背动脉及足底动脉显影尚可。病人行CTA检查后出现全身水肿,急查肾功能结果肌酐260μmol/L。经综合考虑,不宜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处理患肢血管狭窄,拟更改手术方案,行B超引导下PTA。

2 手术方法

操作前进行心电监护,监测病人血压、心率。术前行左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标记病变的体表位置,并评价股动脉近心端的血管腔,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动脉穿刺点。超声引导下行Seldinger穿刺股动脉,引入5F椎动脉导管,以1.50m0.035导丝向下通过狭窄处。引入5mm球囊,通过狭窄病变段,超声监视下,以超声造影剂扩张球囊,维持1min~2min,重复2次。退出球囊,病变处行B超检查结果显示狭窄处管腔扩张至4.5mm,血流信号充盈良好,病人足背动脉搏动可扪及。治疗完成,撤出导丝,以腔内缝合器缝合穿刺点血管壁,加压包扎腹股沟穿刺点。病人术后第2天诉左足麻木感明显改善,足部疼痛症状缓解。查体:左下肢皮肤颜色稍苍白,膝关节以下皮肤温暖,左侧腘动脉搏动与对侧无明显差别。左足背动脉搏动可及,稍弱于对侧。术后第3天复查B超结果显示:股浅动脉下段球囊扩张处无明显狭窄,内径约4.0mm,该处血管壁内中膜厚约1.22mm。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①指导病人严格戒烟,注意患肢保暖,并予以阿加曲班、纤溶酶、前列地尔、长春西丁治疗7d,疼痛持续症状缓解不明显,足背动脉搏动仍未及。7d后加用西洛他唑口服100mg,每天3次。②指导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多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疼痛护理:指导病人注意患肢保暖,提供棉袜套;因患肢血管闭塞,肢端缺血疼痛厉害,难以忍受,必要时给予注射止痛针。

3.2 术后护理 ①术后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维持体内体液平衡。②密切观察患肢肢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③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④术毕嘱病人平卧24h,给予病人低分子肝素持续静脉泵入维持,加用前列地尔、纤溶酶、长春西丁治疗并嘱病人继续口服西洛他唑治疗。⑤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注意休息,养成良好规律的工作、生活习惯,戒烟禁酒,避免劳累和精神高度紧张,进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

4 讨论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重度狭窄或者闭塞而引起的缺血性疾病[2]。病因尚不清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易患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等。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以腹主动脉远端、髂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等大、中动脉受累为主。下肢动脉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最易受累的部位包括胫腓动脉、股动脉及髂动脉等[3]。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DSA、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DSA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目前公认的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血管造影为损伤性操作,费用昂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动脉造影简便易行,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利依据,有效减少了截肢率[4],既可确定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及准确定位,又能对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通情况等血流动力学信息提供帮助。治疗方面,目前介入治疗比传统的外科手术运用范围更广泛、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更显著,且具有可重复治疗的优点,在现代血管外科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苑超.下肢缺血的腔内治疗现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1):21-24.

[2] 刘振伟,冯秋菊,赵军.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0):1277-1278.

[3] Horvath W,Oertl M,Haidinger D.Peri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of crural aneries[J].Radiology,1990,177:565-569.

[4] 查长松,赵玉华,黄月红,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慢性动脉栓塞性疾病手术前后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1(3):200.

猜你喜欢
患肢B超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