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案例教学在党校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2014-08-15 00:49侯栋明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济学案例经济

侯栋明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 漯河 462000)

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学科,其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员应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图表多,及存在较多数学分析,如何教好学好,让学员真正能够掌握运用,这至关重要。案例教学则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学案例为媒质,以个案分析为切入点,以学员共同讨论和观点碰撞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互动氛围,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理论知识向驾驭市场经济行为能力的转变,激发了学员创造性思维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教学中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

案例教学是在学员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要求,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将学员带入典型案例的特定事件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员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同时,由案例导出的理论知识更易被学员接受,有助于引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经济现象。总之,它有别于我们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二、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形式及特性

(一)适用性。作为案例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案例教学必须和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相适合,这种适用性反映了案例教学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案例教学的一般要求,是选择案例教学法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教学任务来讲,案例教学主要适用于理解能力的训练,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是贯穿了对具体案例问题的分析研讨,是以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以案例为引导,以学员分析研讨为过程,以共同寻求解答为终结的教学方式。其目的不仅是让学员通过这一过程获取知识,更主要的学会运用知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学科领域而言,由于案例教学具有问题研究性和知识运用性等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式。因此,案例教学更适用于应用性强的学科专业,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收到更好的效果。就教学对象而言,案例教学始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学员成了教学的主体,这无疑对他们的素质能力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参与者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反之案例教学也就流于形式,达不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的,起不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效果。

(二)互动性。互动是案例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包括教师与学员的互动和学员之间互动。其教学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有应对预案。其学术环境自由和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允许“胡思乱想”,大胆创意,允许质疑和批评,力求通过争议,形成共鸣,进而达成共识。就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而言,就是教师在给定自己的特殊的角色定位后调动学员的参与的积极性要针对案例的研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在研讨和归纳中发现有价值的观点。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必须互动与才能进行研究和讨论,给学员创造了一个阐述自己观点,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并且鼓励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进行讨论、辩论,甚至争论,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通过互动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弘扬个性,共同交流,求同存异,以达到共同研究问题,交流思想,开阔思路,多角度多方位认识问题、探讨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创新性。所选择研究的案例问题往往是从当地经济发展或是当前一些热点问题出发,是学员所需要了解,解决的理论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工作重点、难点及实际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功底比较扎实的优势,使其不困于既定思维,不迷信权威,不依赖教师,不人云亦云,而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所学理论提出一些创新性思维。

(四)实践性。开展案例式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课堂的研究讨论,而是给学员们提供一个解决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的疑点、难点的机会,并且通过该教学方式,使学员对问题的认识不单单停留在认识上,通过案例的提出由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死板的经济学原理及图表转化到工作、生产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现象和问题,最后把这些理性认识带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三、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型理念的提出使经济学的主、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很难具体解释社会发展形势,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学研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实际解决问题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而经济学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加快培养懂经济、用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二)促使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几百年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很大。同时,经济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加之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员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转化的媒介, 而案例教学可以将经济学中的很多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员。因为经济管理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员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三)促进学员用经济的眼光看问题。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员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因学员本身的特殊性更易置身于事实环境中,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锻炼了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锻炼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助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经济管理人才。

(四)促使教师提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案例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党校教学来说,因面临学员的特殊性使得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编撰恰当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 ,还要对现实特别是本地区、本市、本省的经济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并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深刻认识。其次,案例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必须对讨论的问题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做出统筹安排。此外,还须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做好组织工作,使案例讨论或辩论能够有序进行。最后,还要通过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及时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这些均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四、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易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盲目堆积案例。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例”不在多,而在于精。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很多案例,而每个案例都讲不透彻。课后,学员只记得老师讲了什么有趣案例,而没有记住授课的内容,以致本末倒置。一方面,占用教学课时,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另一方面,没有给学员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影响知识的积累。这样使用案例,表面上课程设计很丰满,实际上空空如也,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有一定局限性。很多时候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案例的方式往往是,先按照教材顺序讲授经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然后做具体解释,只是在解释过程中穿插举一些案例。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循规蹈矩的讲授方法也有弊端,表现在两点:首先,不能很好地衔接经济学原理与具体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而在实际中在学员看来,经济学的原理是抽象的,只有方法是具体,原理可以弃之不顾,而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所举案例受到一定的局限。教师在讲授具体经济学方法的过程中所举的案例一定是恰好能说明该方法如何操作的案例,这样,学员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案例和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对号入座不利于拓展学员的横向思维能力。

(三)选用案例简单肤浅,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有些教师采用的案例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很多连解释和补充说明的功能都不具备,只是对所宣讲的理论做毫无意义的重复。其用意和动机过于明显,学员不假思索便能判断出案件所涉之相关经济学原理,甚至直接推断出个案的处理结果,这样的后果结果局势导致思维上的惰性,既无助于教学效果的表现也贻误学员个人能力的提升。

(四)忽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即便是案例教学法,从案例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受控于教师。而真正让学员用来思考、分析、讨论的情形并不多,很多时候演变成为举例教学而不是案例教学。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学员仍会有一种置身事外,会有一种旁观者的心态,而没有真正深入到案例中去。没有积极的思考,当然就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五、提高经济学案例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资源,建立教学案例库。党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理论性;必须与当地、省内以至我国经济环境相适应。当然可参考国外西方国家的或从成熟的MBA教学中移植,但应以国内背景、现实经济生活为主。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而每位教师所收集的案例又都是有限和相对片面的,因此案例库的建设和共享则是案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认真筛选合适的经济管理案例。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要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紧密相关,使学员在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自由思考、互相交流和产生思维的碰撞。案例尽量与我国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尽量在国内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个案中选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员必须熟悉国内经济发展历程,积极地用所学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去剖析个案,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主要在实际状态下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发展水平、文化制度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首先明了国内的经济环境与实情,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济发展经验并加以借鉴。

(三)案例教学必须达到启迪学员思想的目的。案例教学比理论课更具有生命力,是因为它更有效地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来教学,将理论回归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客观规律引入教学。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中必须突出启发性这一鲜明特色,要通过对案例的层层解剖,让学员既学到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又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让学员受到新理论的熏陶,又锻炼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多方面给予学员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突发问题的思路与启示。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案例教学效果。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互交性、对学员吸引力极大,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形象。因此,在案例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我们可以做带一些相关图片,视频等,增加直观、真实的感觉。

总之,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必须更新观念,勇于敢为人先,加强案例教学规律的研究,循序渐进地改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有机的统一,把案例教学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1]梁周敏,章立民,杨宝成.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项桂娥.《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探析[J].科学教育,2006,(06).

[3]张玲.案例教学法在干训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李小军.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7).

[5]刘彩霞.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角色定位[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猜你喜欢
经济学案例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简明经济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经济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