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我国软实力

2014-08-15 00:49:13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实力中华

刘 慧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一、什么是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而言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次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1],他认为“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收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他还认为“软实力是一种同性化力量,可使他国效仿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

那么,“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而言,有何优势?如国家间单纯依靠“硬实力”解决国家间问题,成本往往过于高昂,也很难达成目的。如果一国为达到其目的,动辄使用“硬实力”,如采取军事打击、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等手段,或许也会达到目的,但会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受损等不利影响,成本过高,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以美国为例,虽然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取胜,但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国际形象也大受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提高一国“软实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平台,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1.什么是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2],具有导向、激励、规范、熏陶、传承、创新等特有功能。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英文化,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大学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先进文化不胜枚举,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思想,就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然而,这些思想过于分散,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从先秦时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事皆断于法”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3],到汉武帝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有增无减。拒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4000万外国人在学习中文,来中国大学留学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在国外,尤其是在一些华人较多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成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节假日。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戏曲、武术、京剧、书法和中医等,受到了越来越多外国人的追捧。以中国传统中医针灸为例,在世界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等都批准了针灸的临床应用[4],全球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或使用针灸。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越来越大。

3.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传统中华文化可提升国家软实力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变迁,内涵丰富,如何中华传统文化有机整合,进而以大学为平台,以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推而广之,对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大学文化是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前沿阵地之一。文化软实力之争,其本质就是先进文化之争。大学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主阵地,在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我们可将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中进行有机整合,系统化、理论化、精品化地进行推广,这样可大大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中华文化的感染能力和影响力。以中国“百家姓”为例,在大学中,可将百家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逐一将各姓氏族群的产生、繁衍和迁徙等,以讲故事的方式在大学选修课上进行推出,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而不是照本宣科或填鸭式地讲授,使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不知不觉对中华文化产生喜爱,最终促进学生热爱祖国,提高爱国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大学毕业生走进社会后,又会感染周围的人,使其对中华文化产生喜爱,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数量增多后,可使国家向心力和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以大学文化为媒介,提高民族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视。大学作为培养精英人才和产生精英思想的场所,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影响巨大。

1.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正处在多元价值体系大变革的时代,倡导奉献的先进、健康文化和倡导享乐的落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潮、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复杂和多远的文化背景下,就必须坚持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马列主义,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用马列主义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师生、教育师生,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积聚社会主义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保障。

2.大学文化建设中,应以爱国主义引领民族凝聚力的提高

中国的“汉奸文化”就是爱国主义缺失导致民族凝聚力丧失的典型表现。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渐开始遭到列强瓜分,和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1894年中日马关条约签署后,中国更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在广大中国人民心中,先前还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可自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逐渐有“弱国无外交”之感。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使中国人在“以日为师”的口号下,掀起了赴日留学的热潮。汉奸中不少人有留日经历。留日人员骨子里产生对日本的亲切与崇拜感,媚日心态使这部分人非常容易被侵华日军所利用,成为汉奸。汉奸的产生是该让我们反思的,这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以华制华”的产物,但中国确实有出汉奸的土壤,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可能还会有[5]。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增强我国抵御外部侵略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更是要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软实力”。大学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爱国主义,弘扬社会正气,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社会精英和领导者,进而引领和增强全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四、以大学文化建设为手段,提升世界对我国的认同感

1.对在华大学留学生,要大力宣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在新世纪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来我国学习深造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汉语热正逐步在全世界蔓延,汉语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语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学应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要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如四大名著、琴棋书画和唐诗宋词等优秀的、留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佳作讲授给他们,使其不但掌握了中华语言文字,而且对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有深入了解,最终使留学生们接受中华文化,进而认同中华文化。回国后,这些留学生就会成为一个个中华文化的宣传大使,影响更多本国民众,最终使外国朋友对中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2.对出国留学生,要大力宣传优秀传统中华文化

据中国出入境管理中心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赴国外留学人数高达49万多人,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超10%的速度增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着重对有出国意向的大学生进行传统中华文化教育,首先使他们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这样他们出国后,就会向国外友人宣传优秀的中华文化,留学生就会变成一个个外交大使,使外国朋友更加了解崇尚谦逊、内敛和中庸之道的中华文化,进而喜欢上中国人和认同中国。

3.大力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增强增加文化输出的数量和质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猜忌和敌意。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中国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失衡现象难辞其咎: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社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近数十年来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以西方为主的国外传播媒介对中华文化往往带有严重偏见,因此中国需大力推广孔子学院建立[6],以优秀的传统中华儒家文化感染、打动、进而影响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对中国人、中国的亲近感。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耐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软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国外的媒体对于建立孔子学院这项重要的文化外交手段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等国家的多家媒体纷纷刊登文章,对于中国通过孔子学院来树立国家形象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同。《纽约时报》评论认为:中国正在用汉语文化来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社会形象。中国通过它几千年的语言文化资源构建软实力,通过孔子学院的文化外交作用向世界塑造积极友善的国家形象。

在和平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暴力者胜”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是非暴力的文化博弈。各国也已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英国文化协会和法国的法语联盟等语言推广机构在世界各地的设立。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路还很长,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步骤,孔子学院今后的发展仍需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建构新的模式,通过与世界各民族的真诚沟通和合作来建立一个进步的、有序的和更加友善的社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文化建设,在我国软实力的提升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应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中华文化,以大学文化为媒介和手段,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世界对我国的认同感,进而为有效提升我国软实力做出贡献。

[1]杨振国.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文化强国论坛,2013,(8).

[2]汪一江.大学文化建设:构成、意义及运用[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3]张小焕.传统“和”文化构造中国“软实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3,(11).

[4]Rathmell JP.A 50-year-old man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J].JAMA.2008,(17).

[5]兰珍莉,李强.对历史教育中爱国主义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4).

[6]孙领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实力中华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