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飞 柏嫱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市 223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也开始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工学结合,注重内涵发展。但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已经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在不断冲击着高校校园生活,不少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出现了一些思想和行为上的矛盾,失范行为屡现不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自上世纪末,一些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开始研究学生失范行为,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笔者依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多年的学生一线工作经验,从挫折——攻击理论的角度对学生失范行为和教育策略作了一些思考。
“攻击”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任何一种细胞动物都有两种基本的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人的生存本能要强于死的本能,人们为了生存必然会去进行攻击,攻击分为外部攻击和内部攻击,外部攻击表现为破坏、杀人、放火等,内部攻击主要表现为自残、疾病等。1939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多拉米德、米勒等五人发表了一本论述攻击的经典专著《挫折与攻击》。在这本著作中他们首次提出了“挫折——攻击”假说。这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多拉米得等人在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本论的基础上,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必然有挫折,而且攻击行为的力度与受挫折的强度成正比,比如人为什么会犯罪,挫折——攻击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人所经受的挫折过大,而导致的对外部的攻击。同时多拉米得等人还认为,人只要出现了挫折,就会引起某种攻击行为。而l941年米勒对这一假说作了修正。在《挫折——攻击》一文中,米勒写道:“挫折可以产生或引起一系列不同类型反应的刺激,其中之一是引起某种形式的攻击的刺激。”随后,1978年,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攻击的“武器效应”理论,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实验参加者,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实验者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实验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相符,即被激怒的人们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是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可以说,米勒、伯克威茨等人对挫折——攻击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认为挫折只是引起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而挫折并非总是能够引起攻击行为,挫折引起的通常是攻击的预备阶段,而当预备阶段和相应的媒介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挫折——攻击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认为人会出现攻击行为,社会上的一些暴力现象,可能是由于人出现了挫折,同时是挫折过后经过了一段时间和相应的媒介联系了起来,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挫折可能会带来“吃一堑,长一智”的良好效果,也可能会让人发生失范行为。
第一,学业受挫后可能出现的学习领域的失范行为。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高考的失利者或失败者,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几乎没有学生是自愿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无论是从学习还是从未来的就业方面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在学习方面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挫折。进入高职院校后,专业学习的要求、家人的期望,社会的压力等都给予学生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违背正常教学秩序和学习规律的失范行为,例如:考试作弊,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厌学,逃课,网络成瘾等。
第二,人际关系、情感受挫后可能出现的生活方式领域的失范行为。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来自五湖四海,在一起学习和生活,需要彼此的相互支持、关心。但由于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的不同,大学生们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人际关系和情感上的挫折,这些挫折是大学生成熟阶段的一次历练,但也有可能会造成生活方式领域的失范行为,例如:人际矛盾引发的打架,情感关系不和谐引发的自卑、逃避,甚至自残等。
第三,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受挫后可能出现的道德领域的失范行为。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正处在从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是不断进行自我意识调整和全方位认知观念成熟的阶段,父母的言传身教,高校的育人环境,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都有可能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产生矛盾,让学生的自我认知产生挫折,这些挫折可能会带来道德领域的失范行为,例如:校园内不文明现象、学生诚信观念缺失,功利主义在班集体内倾向严重。
第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缺失”。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过“行政制度在教育上也有特别意义,因为每一个学生,没有地位与位置的差别,都必须习惯于参加这种制度,使他可以成为社会中一个有用的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学生无论是在学业上的受挫还是在认知观念上的受挫,其实从某种角度说都是受到不科学制度的影响,科学的制度可以让学生避免受挫,或者规范和引导学生在受挫后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反思,进而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第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脱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有人将起居室称为“人类教育的圣地”,应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仅仅是这个大系统内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的成长,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形成系统化,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受挫的根本原因有一些是来自于家庭内部,而这些产生挫折的原因没有被学校发现,学校只能做到“准备教育”,时刻为这些挫折“买单”,而社会更没有义务去接受这些“挫折”,学生只能带着这些“挫折”不断地接受着“脱节”式的教育,一旦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不起这些“挫折”,极易可能发生失范行为,笔者从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角度出发,认为这种失范行为有可能是较为严重的。
第三,家庭、学校教育环境中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挫折——攻击理论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已经证明人受挫后到攻击,中间有一层是攻击的预备阶段。“武器效应”证明,如果没有引发攻击的“武器”,或者有其他降低攻击强度的“武器”,攻击都有可能降低或者消失。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认知观念等受挫后,除了要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家庭、学校的教育环境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支持系统。有些父母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就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教育孩子的义务了,高职院校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也不能完全给予学生提供专业、科学的心理支持系统,学生受挫后如果得不到较为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也可能会发生失范行为。
第四,学生自我认知和成长过程中的“消极”。挫折既可以使人成长,也可能会让人“意气消沉”,面对挫折时,如果学生自我长时间的产生消极的认知、消极的情绪体验、消极的处理方式,这些都将会变成“攻击”的媒介,让学生自我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而发生失范行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偿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育人的角度去健全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教师育人机制、学习就业制度等,用科学的制度引领学生的发展,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能有科学的制度去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规范教育和管理学生所发生的失范行为。
家庭在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在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对曾经在家庭环境中经受过挫折的学生进行关注,同时高职院校应利用班集体、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宣传社会上的“正能量”,用“正能量”教育引导学生该如何面对挫折,营造和谐阳光的校园环境。在学生关注的就业方面,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在为学生提高就业服务的同时,提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有效的开展挫折教育和失范行为管理。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不能仅仅做好“准备教育”,而更要做好“教育准备”,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发光点,每个学生都有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关键是当学生经历了挫折,学校、家庭等教育环境等能否给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心理支持系统,当学生在学业上发生了挫折,学校不闻不问,只管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家庭父母对学生学业上的不关心,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做法,势必会引起学生发生失范行为。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设,抓好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队伍的建设,在机制上建立起心理支持系统,在学生中培养一批能够助人自助的学生团体,有效的进行学生行为失范行为教育。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用亲情、友情等编织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支持系统。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消沉,在遇到挫折后,可能会去消极的看待一些事物,学生经历挫折本身是一次成长事件,关键是如何让学生从挫折中学到责任。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要去大力营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在高品位文化的氛围中去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将高品位的文化内化到学生内心里。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校园的社会实践等等,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正确的对待挫折,积极进行自我的失范行为教育和管理。
[1]乐国安,钟元俊.社会心理学[M].中国物资版社,1988:286.
[2]〔美〕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400.
[3]周采.外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