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美术学院 唐永华
艺术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创新构想
鲁迅美术学院 唐永华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艺术设计主流,艺术与技术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艺术设计人才的关键。因此,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结合,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有专业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计算机技术;创新构想
随着以计算机科学为标志的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设计迎来了崭新的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创作手段和观念上的更新,不但降低了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改变以往有好的创意而无法实现的弊端,而且虚拟真实的技术使设计表现图形显得直观而生动,无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艺术创造产生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然而,计算机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运用也存在着众多的负面效应,如“技术牵动”在艺术设计中的过热的“怪律”,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成为重“表现”轻“设计”,设计方案的实施最终变成了计算机特技竞赛,忽略了最根本的内容——创意;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形十分严重,导致很多人只能在计算机上做设计,忽视了对基础内容的积累和徒手绘画训练。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当今设计院校的必修课,不但是学生了解当前设计趋势必要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创意。
在设计中,学生对计算机特效的热衷和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以及一味的追求视觉效果,使得很多设计作品成为计算机特效的卖弄,以至于很多学生异常兴奋的使用计算机设计作品,但始终达不到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学生在设计时用于设计方案构思的时间远远低于计算机效果表现上的时间,所以很多学生只能在计算机上做设计,最终设计变成了计算机特技展映,忽略了最根本的内容——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天天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可是看到的作品,不尽人意。一幅好的设计作品,所表现的是它的内涵和所传达的信息以及文化底蕴,这些是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直接体现。康斯特曾经说过:“电脑本应取代笔和纸而不能取代人的思维”。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介入,逐渐磨灭了学生的艺术个性,淡化了学生对自身艺术潜质的挖掘和设计思维的调动。计算机操作的熟练带给了思维创意的不足,使艺术创作变成了“拼图”和“生产”。
计算机以其独有的传统手绘所不能为的功能、效果及效率,给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带来了新的表现手段和视觉震撼。正因为如此,艺术院校的各种软件学习班、软件书籍比比皆是,形式多样,五花八门,不同年级的学生乐此不疲的奔波于各种软件班的学习中,而学校设置的专业基础手绘课,学生并不重视,他们认为手绘无关紧要,手绘学习又苦又累,往往不愿意下功夫耐心的学习,时常课堂中缺席学生较多,学生呆在寝室或者去学设计软件,在他们看来艺术设计只要学好设计软件,就能弥补甚至完全代替手绘,设计出好的作品。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显著成效,因此,计算机设计软件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在当前的艺术设计领域中,Photoshop、3DMAX、AutoCAD等设计软件让人目不暇接,很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大一就开始逃课到校外软件班学习,误认为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是一回事,计算机技术是一切,只要学会软件的操作,就可以进行设计。也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让学生学习各种设计软件,结果把学生培养成为所谓的“电脑快手”,忽视了对自身艺术素养的修炼。
当前很多艺术院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一直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教条,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根据教材的章节讲授,每节课讲几个操作命令,然后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不能很好地和设计实例相结合,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对软件的学习仅仅停留的操作之上,无法有效结合自身的专业设计需要,发挥计算机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甚至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认为学会设计软件就可以进行设计。
设计既是一种艺术创造,又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它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将设计人员的内在观念变为产品或外在形象。目前,大多数艺术院校强调教学而忽视教学的过程,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应该从提出问题开始,以“疑”激起兴趣,展开思维,让学生进入设计“角色”,引导学生思考为谁设计、设计什么、怎么设计。启发学生主动从多方位知识领域去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从感性到理性进而激活学生的创意思维活动并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设计思维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磨练。学校教育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要比知识传授重要的多。
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计算机,同样也离不开手绘。手绘作为最早表现设计的必备手段,能将突发而来的灵感第一时间在草图中表现出来,是寻找创造灵感最好的方式,也是设计师个人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的最直接体现,这就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依然重视手绘重要性的主要原因。
手绘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设计师提出方案和构思的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快速并且能够准确表达设计意念的方式来表现。而手绘能迅速的将设计意念准确的表达出来,将设计师大量的设计思维准确而迅速的转换在画纸之上,便于对方案的交流与讨论。鲁道夫.阿恩海姆语曾经这样描述手绘:“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事宜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大量事实证明:国内外许多优秀的设计大师都善于并且精于使用手绘这种表现形式,也是他们成功的保证。这就是为什么历代艺术家如张大千、徐悲鸿、达芬奇、等在创意过程中总进行大量草图创作的原因。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当前,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已成为艺术学生就业的一个必备条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软件操作命令的运用,还要把相关软件的综合应用融会贯通,以此作为设计手段来完成自己的设计创意,从而适应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深度发展阶段还应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艺术设计最终要走向市场 , 学校应积极与公司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把它们的专题设计纳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具体设计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以提高。通过实践,学生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增强解决现实社会设计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同时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也相当快。因此学生要根据专业需要有选择的学习设计软件,而不是逢软件必学。每一个软件的命令众多,参数选项十分复杂,教师在备课和讲课中尽量做到根据本专业精选命令和参数,根据实际应用精选典型实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命令的运用包含其中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软件命令,再对比其他优秀作品分析自身不足,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设计的思维方法,又能表现他们各自的技能。这样避免了单一命令教授所造成的被动学习,呆板接受,缺乏思考的局面。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学生不只是学习纯艺术技能的培训,还必须让其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关的设计与绘画的基本功,同时又要有全面的相关的人文知识。艺术设计只有现代技术与设计手稿并重,正确而恰当的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出类拔萃的设计人才。
[1]刘湉.计算机设计中的设计因素思考[J].装饰.2003(9)
[2]赵持平.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装饰.2002(12)
[3]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2)
[4]董少辉.对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滨州师专学报.2003(2)
[5]过伟敏.论设计徒手草图对创新思维的培养[J].艺术与设计.2001(2)
唐永华(1976—),女,吉林临江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