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萌萌
(作者郑萌萌系江苏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化传播学)
“原理范式”的出场旨在突破“传统教科书范式”的机械化、教条化、片面化,满足新时期的社会实践需求。2013年“原理范式”呈现出多领域、多样性的发展,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创新。2013年“原理范式”围绕着价值哲学、人学、本体论、历史观、辩证法、实践观、“中国道路”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对突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上七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展开。
2013年我国价值哲学研究主题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代中国价值问题研究。张曙光指出,中国现代的价值问题特别是国人的心灵和精神问题,不是狭义的道德问题,而是原来的社会关系体系及其秩序——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解体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投射和表现。因而,当代中国大陆价值的重建,也只能诉诸以经济政治制度为关键所在的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文明秩序的建构。①张曙光:《当代中国价值问题及价值重建的社会历史哲学辨析》,载《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4 期。冯平认为,确立研究切入点有三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是认识当下中国的处境。第二个关键是思考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尤其是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第三个关键是从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学描述,进入形成中国现实的制度原因、思维方式、价值观的研究;从社会学研究转入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真正的哲学研究——以“‘真’的方式对价值/好和达至价值/好的途径的诉说”②冯平:《价值重建的切入点》,载《光明日报》2013年4月1日。。
第二,对价值哲学研究的反思。李德顺指出,当代中国的价值哲学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反思阶段,其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价值研究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意义,从新的高度构建当代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需要从思维方式的变革中寻找自己的理论方位和价值导向。价值研究中的主体性原则应该成为解决现实中各种价值问题的一个原则和出发点。运用这一原则,将有助于构建清醒而自觉的价值观念。③李德顺: 《价值思维的主体性原则及其意义》,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 期。张曙光则认为,“价值”是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社会的核心课题。对价值现象的哲学研究,首先要进行存在论的思考,以澄清围绕价值问题的意见之争,明确价值现象的根据之所在。④张曙光:《价值研究的哲学奠基——价值哲学的存在论思考》,载《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1 期。刘文杰认为,经过30 余年的发展,价值哲学基本建立了以主客体关系视域下的“满足需要说”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但是这种理论体系陷入无法自洽的界定价值、无法解释人之存在的意义的困境,唯有彻底改换思维方式才能打破这一僵局。为此,视价值为超验之物,价值乃是人之二重化存在的必然结果,价值通过规范制约人的选择从而使得有价值者显现。但人性是随社会实践的改变而变化,人的选择实质是对人性的选择。以此理论构建新的价值哲学体系要面向生活世界,以缓解由对物的依赖而产生的精神虚无。①刘文杰:《范式转换与体系重构——对当代价值哲学的再反思》,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 期。孙伟平指出,由于人学价值论与科学认识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学术差异,这导致了许多理论上的悖谬和实践上的困惑。“拟科学”的或科学认识论的方法的普遍流行,已经成为干扰、制约价值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因素,因而必须对此进行系统反思,探索和建构真正适应价值论性质和特点的方法。具体来说,应该从研究物的方法转向研究人的方法,从理性的思辨转向实践研究方法,从关注客体的方法转向主体性方法,从非历史的方法转向历史的方法。②孙伟平:《价值论研究方法的反思与转型》,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3 期。兰久富指出,作为价值哲学研究对象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在“有用”含义上把握的价值,指的是有用性;另一种是在“重要”含义上把握的价值,指的是重要性。前一种价值是狭义价值,后一种价值是广义价值。广义价值和狭义价值的区别不仅在于涵盖价值范围的大小,更在于统摄价值层次的高低。价值关系说只以“有用”含义上的使用价值为研究对象,因而是一种狭义价值论。从狭义价值论转向广义价值论是国内价值哲学发展的方向。③兰久富:《重新厘定价值哲学的研究对象——兼论价值关系说是一种狭义价值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 期.江畅指出,价值哲学当然要研究一般价值问题,但并不限于此,而且主要不在于此。无论从西方哲学史看,还是从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看,价值哲学研究的焦点性问题是德性问题,即个人和社会的优良品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通过回顾和反思使我们从自发走向自觉,建立以德性问题研究为中心、以个人德性问题和社会德性问题研究为两翼的价值哲学学科体系。④江畅:《社会德性研究与个人德性研究并重——价值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3 期。
第三,价值哲学中的实践价值哲学研究。王玉樑指出,价值哲学的发展,是从理论价值哲学到实践价值哲学。实践价值哲学的诞生,是价值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实践价值哲学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关于实践、实践标准的一系列论述的启示下诞生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实践价值哲学的创立指明了方向,也是实践价值哲学创立的重要的理论根据。①王玉樑:《马列经典作家的论述与实践价值哲学的理论根据》,载《江汉论坛》2013年第7 期。
第四,价值论发展历程。李德顺、孙美堂指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探索、社会主义价值实践与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奠基和当代确立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论思想。列宁的价值论思想表现在关于实践标准、社会主义道德、党性和阶级性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物化”和“异化”现象的批判反思与倡导“人道主义”两大方面。毛泽东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人民主体思想,邓小平则重新阐释了利益、富强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关系。当今中国思想理论界则以实践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②李德顺、孙美堂:《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发展探析》,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6 期。
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人学的研究重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阐发,然而2013年的重要创新表现在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研究上。总的来看,2013年我国人学研究主题大体可以概括为人学理论的实践及应用、人学理论的研究、人的价值三个方面:
第一,人学理论的实践及应用。林孟涛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本质与发展的理论,也是关于人的教育与发展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对人的基本理论共识出发,审视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科学的育人之路。①林孟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当代实践——从育人的角度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 期。刘志、周家华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人学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实践着这种思想,对此,我们应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自觉的行动,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②刘志、周家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载《求索》2013年第7期。任泽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径,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层次化培养学生生存品质、生活品质、人生品质,从而抵达生命的核心诉求。③任泽:《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阶段性研究》,载《人民论坛》2013年第35 期。舍娜莉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承载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科学内涵,在注重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从人的文化性层面强调人的个性及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实质,进而在人的本质意义上,表现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障、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撑,并指向共产主义终极理想,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论饱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④舍娜莉:《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载《学术交流》2013年第10 期。颜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人学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人学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①颜军:《马克思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载《求实》2013年第10 期。
第二,人学理论的研究。叶红云指出,财富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维度。财富的本质与现实的人的主体性存在紧密相连。在人的现实交往关系中,财富不仅是物化的交换能力,而且是人本质力量的发挥和人创造能力的彰显,是人自身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现代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中剖析和揭示这一过程的。②叶红云:《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财富观》,载《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第2 期。张群、胡海波指出,人如何从“物化能力”中超越出来真实面对“人化需要”,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物化能力表现了人存在与活动方式的性质与特点,是人生产能力与水平的现实体现。人化需要体现了人自我生成与发展的状态,是人本质力量的表征。③张群、胡海波:《马克思哲学视阈中“物化能力”与“人化需要”》,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 期。尹玮煜、杨晗旭指出,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论。但在从事实证研究以后,马克思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人的本质论,而是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探讨“人的现实性”。忽视这一出发点,事实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的批判功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④尹玮煜、杨晗旭:《人的现实性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载《理论月刊》2013年第6 期。寇东亮认为,在《莱茵报》被查封后的近两年时间里,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凸显人的社会特质;通过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批判,凸显人的“公人—私人”二重化本质;通过国民经济学—黑格尔思辨哲学批判,凸显人的“对象化—主体”本质;通过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哲学批判,凸显人的阶级属性和“群众”主体作用。⑤寇东亮:《青年马克思人学思想变革的逻辑脉络——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神圣家族〉》,载《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7 期。王晓升指出,在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观念的问题上,哲学界存在着两种趋向:一种趋向是按照启蒙思想的模式来理解它,另一种趋向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它。前一种思路是把马克思的思想启蒙化,后一种思路是把马克思的思想后现代主义化。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观念就必须分清马克思的思想与这两种思想的区别,从而说明马克思的思想的当代价值。①王晓升:《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马克思的人的观念的历史定位》,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 期。元晋秋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抽象人性论遗迹,另一方面也不乏科学的人学思想萌芽。从这一思想出发,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认识一方面达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顶峰,另一方面又成为其科学社会主义的起点。以此来反观流行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理论思潮,它们不仅不是关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科学认识”,其理论水平甚至远逊于手稿中马克思所阐述的空想社会主义。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科学理论。②元晋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及其性质》,载《学术论坛》2013年第9 期。
第三,人的价值。辜堪生、钱国君指出,“人的价值”命题原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本质反映。但一直以来,国内理论界却普遍将其误解为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了种种障碍,而且对社会实践的负面影响也积困弥深。从马克思主义文本出发应当明确:人生的意义不能以“价值”衡量,人是无价的,生命是平等的,人格是尊严的,人道是光辉的。③辜堪生、钱国君:《关于“人的价值”命题的理解与澄清》,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 期。
对本体论的研究始终是哲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3年我国本体论研究主题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主体性研究。贺来提出,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①贺来:《从“认知主体”到“价值主体”——深化“主体性”研究的重大课题》,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6 辑。
第二,关于自我、自我意识的研究。高斯扬、陆杰荣指出,考察“自我”的哲学概念形成史,可以发现其演变历经“模拟的自我”、“外在授权的自我”、“内在授权的自我”三种理论构型,此三种构型的转承接续构成了“自我”概念发展的内在逻辑。对“自我”哲学概念理论构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可以考察“自我”概念发展阶段中理论构型的变异关系,并进而揭示出“自我”概念的哲学发展实质及未来走向。②高斯扬、陆杰荣:《“自我”哲学概念的理论构型分析》,载《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 期。张曙光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的自由的内在前提,自由是人的自我意识在内外两方面合乎其本性的展开和实现。而自我意识的两重性本性,决定了这个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必须以自我限制或否定为中介,克服“冲动”和“任性”,超越“对立”和“异化”,这既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也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自觉地把握和遵循这种辩证法,人的自我意识才能经由“个体”、“族群”和“人类”这三重形态的分化和统一,走向普遍的自由世界。③张曙光:《自我意识与自由》,载《学术研究》2013年第4 期。
第三,关于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研究。旷三平指出,在对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创建了自己的“新哲学”,而他在创建过程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带有明显的本体论话语“症侯”,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的哲学包含着本体论思想,具有本体论思想的存在空间和意义:如其一,本质主义地谈论“实践”;其二,基础主义地谈论“社会”;其三,历史主义地谈论“辩证法”;其四,主体主义地谈论“无产阶级”;其五,真理主义地谈论“共产主义”。①旷三平:《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与超越——评黄秋生博士的〈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 期。
第四,关于形而上学的“本体”研究。王天成提出,任何从人出发的活动因为都是有限的,因而无法唤醒人对自身有限性的反思与批判,建立一种终极关怀。这就需要一个跳跃,永恒的东西通过它成了给予人的“自身显现者”——形上对象。形而上学与终极关怀的建立都以这种形上的维度为基础,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从人学过渡到形而上学的重建是必然的。②王天成:《从人学到形而上学》,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 期。艾四林、刘伟指出,马克思提出的“现实的个人”,之所以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理解的伟大革命,正是基于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扬弃。因此,只有弄清马克思与传统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理解其所实现的对人的本质的革命。③艾四林、刘伟:《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扬弃及其实现的人的本质的革命》,载《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第2 期。刘艳菊提出,马克思从“人的存在”出发,通过对人的存在的现实生活世界和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出了人的存在的自由本质,并提出了人的存在的自由本质得以实现的现实路径,即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④刘艳菊:《“人的存在”本质与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思想》,载《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4 期。
2013年历史观研究主题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解析。刘怀玉、章慕荣提出,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当代言说的合法性底线,应当保留其可能性视角与开放性视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具有特定叙述边界的、作为辩证认识论的历史性唯物主义,需要经过严格追问并赋之以严格形式,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严格的批判维度。唯有如此,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合乎时代要求而始终具有旺盛的理论生命。①刘怀玉、章慕荣:《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历史”概念与意蕴》,载《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1 期。二是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郑忆石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专门的历史观理论体系,却不乏历史本体论、历史方法论、历史价值论、历史认识论的真知灼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具有研究基点的多元性、研究视域的微观性、研究指向的学院性、研究路径的文化哲学性等学理特质。②郑忆石:《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学理特质探析》,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 期。李志军指出,阿伦特认为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推进了对历史观念的现代理解,但这是一种思考世界的危险方式,其对必然性的揭示最终必将带来对自由和行动的否定。阿伦特准确把握了现代历史意识的基本特征,但她没有认识到马克思唯物史观是立足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理论,实践辩证法预示了自由的未来。③李志军:《现代历史意识与唯物史观——兼论阿伦特的历史观》,载《理论月刊》2013年第4 期。
关于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性研究在哲学研究成果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2013年的研究也是如此。王庆丰指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绝不是简单的翻转和剥离,而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转向出来。这一转向,马克思是通过穿越黑格尔哲学的意识形态幻象,“退回”到对象实际的此岸世界——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标志的现代社会——而实现的。沿着这一理论路径,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化”,最终确立了“合理形态”的辩证法。④王庆丰:《重思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载《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此外,王庆丰指出,在批判的方法上,马克思主张“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是一种后形而上学的批判方式;在批判的道路上,马克思认为应当“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这使得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具有了现实性和力量;在批判的旨趣上,马克思批判的辩证法试图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推翻“一切被奴役的关系”。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正是方法、道路和旨趣的三者统一。①王庆丰:《如何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载《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0 期。李淑梅指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其扬弃异化劳动的观点密切联系,具有明确的社会政治取向。他考察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阐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本质和现象的颠倒,并未触及异化劳动的经验事实,但其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着人的异化的因素。马克思从现实的感性实践出发,建立了以扬弃人的异化为指向的辩证法。②李淑梅:《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社会政治取向》,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 期。葛宇宁提出,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性是建立在人的生存实践本性之上的,人具有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存性。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的关系”的双重束缚,因此马克思辩证法在我们时代的课题就是对这种“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进行双重批判,为我们的自由和尊严立论。③葛宇宁:《试析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及其时代课题》,载《理论月刊》2013年第9期。
此外,学者们还从其他角度深化对辩证法的认识。田明指出,辩证法的主旨是通过批判和超越逐步趋向真理,超越的动力不在内容之中,而在形式之中,因此,超越当下局限性的根本是对偏见的超越。考察辩证法的情感维度需要将偏见作为研究对象,以求在情感机制中寻求消灭偏见的手段。④田明:《真理的目的性与辩证法的感性维度》,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2 期。郭忠义、贺长余指出,辩证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想形式,而是随着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内容的时代精神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存在范式。从黑格尔始的辩证法的辩证本性决定了自身可生成“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大范式,马克思的辩证法实现了由黑格尔肯定性辩证法范式向否定性辩证法范式的转向,列宁和毛泽东则实现了否定性辩证法范式的完成。肯定性范式的辩证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奇迹创生的方法论基石。①郭忠义、贺长余:《论辩证法的范式变迁》,载《社会科学》2013年第2 期。赵江飞指出,恩格斯关于辩证法有两个基本命题,然而,往往被人们忽视的第二命题集中体现了恩格斯对于辩证法的理解。从第二命题出发,可以发现恩格斯认为辩证法是一种符合哲学本性的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应理解为一种适合自然科学领域中从事理论研究的辩证思维,同时这种理论思维可以终结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②赵江飞:《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从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载《求实》2013年第4 期。付文忠指出,关于马克思的辩证法形态英美学者做了许多阐释,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体系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与自由辩证法。英美学者对马克思视域中辩证法的解读涉及的其实是辩证法的三个方面,这三种形态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价值。把这三种解释看成是马克思辩证法的三个维度,不但可以纠正“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一次完成”的流行看法,而且也能够深化对马克思辩证法构成形态的认识。③付文忠:《马克思辩证法的三个维度——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辩证法形态争论的启示》,载《学术月刊》2013年第3 期。辛爱梅指出,马克思将其辩证法称为“合理形态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是以新世界观、新方法论和思想史新成果的三重身份而出场的。把握这三重意义的各自内蕴与整体统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应有课题。④辛爱梅:《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的三重意义》,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8 期。
2013年我国实践观研究主题大体可以概括为对实践观理论研究和对实践观应用研究两大方面。
学者们从实践理论的伦理内涵、社会批判内涵、实践的特质以及马克思实践观的相关著作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自身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关于实践理论的伦理内涵。尹树广、韦庭学指出,马克思在阐述实践唯物主义和未来社会人的关系时,在哲学伦理学意义上赋予了这些概念以新的道德和伦理涵义,而且他拓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使其能在解释现代社会劳动的基础上,阐释人的自由和伦理关系,为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奠定了基础。①尹树广、韦庭学:《马克思的实践伦理思想与正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 期。第二,关于实践理论的社会批判内涵。杨晗旭指出,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蕴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马克思首先借鉴了人本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确立了实践哲学关于人的现实本质及其生成过程,又通过异化劳动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现实本质的否定。实践哲学是马克思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出发点,但实践哲学的这一重要内涵却长期遭到忽视。②杨晗旭《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社会批判内涵》,载《求实》2013年第2 期。第三,关于实践观的特质。赵民提出,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的根本性质是指实践的总体性和基础性,这种实践与人是统一和协调的关系,我们应当实现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维度和社会维度的统一,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观首先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其次是具有认识论意义的,最后是具有历史哲学的特定意义的。③赵民:《如何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观》,载《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3 期。张以明、陈玳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具体性的实践观,具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性特质表现在三个维度,它们是具体性的价值维度、具体性的历史性维度和具体性的存在维度。④张以明、陈玳:《具体性的综合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特质》,载《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1 期。第四,从相关著作看马克思实践观的嬗变。刘明侠、赵华朋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过程中的两部早期重要著作,其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学说和唯心史观的批判,为制定完整的新的世界观扫清了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中的过渡之作,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形成了其辩证的实践观,完成了哲学思想上的历史性飞跃。①席捷、刘明侠、赵华朋:《马克思实践观的嬗变和自我超越——从〈手稿〉 〈神圣家族〉到〈提纲〉的实践观发展轨迹》,载《理论导刊》2013年第1 期。
学者们从多角度关注了实践观的应用研究:第一,关于实践智慧的演进逻辑,如陆杰荣、牛小侠指出,马克思哲学实践智慧具有两个向度,即现实向度与理论批判向度。这两个向度规定了实践智慧既指向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性质。②陆杰荣、牛小侠:《实践智慧演进逻辑的当代审视》,载《河北学刊》2013年第1 期。第二,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多用途性在中国早期的体现,如王南湜指出,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关系的多维度或多层次性,特别是一种理论的异质的多用途性,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即从李大钊到瞿秋白、李达、艾思奇,再到延安时期毛泽东的这一历史过程中,有着极富戏剧性的体现。③王南湜:《理论与实践的多重关系或理论的多重用途析论——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发展历程的考察》,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 期。第三,关于实践观的当代性,如孙婧、王鹤岩、王勇指出,马克思实践观批判地继承了西方哲学史上思想家的实践思想,把实践视为哲学的最根本原则,改变了哲学理论的传统性质和方式。马克思实践观从文化视角反思实践,为人类的生存和历史运行提供更深刻的解释,蕴含着人的超越性和生存维度,对于我们解决现代人类实践困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④孙婧、王鹤岩、王勇:《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当代性探析》,载《学术交流》2013年第3期。第四,关于实践观的教育意义,如梅荣政提出,当代中国,强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中,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总问题、这个根本。为此要认真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重视对错误思潮的科学评析。①梅荣政:《突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抓住根本把握关键》,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5 期。
更多的学者则是仅仅抓住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孙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具有当下的现实性,而且还寄寓着超越当下的理想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开创的新文明,在当代中国体现在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宗旨的中国梦之中,它内在地包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的辩证统一。②孙民:《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兼论中国梦的思想境界》,载《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7 期。熊进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通常会内化为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现实方式,直接引导、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运用这种变革了的新思维方式来理解把握和践行实现“中国梦”,将导致我们能够形成和巩固对于它的本质内涵、依靠力量及实现途径等的新认识。③熊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的“中国梦”》,载《理论月刊》2013年第8 期。关春玲指出,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解释原则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生态破坏性质,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代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进而促使我们反观西方生态哲学道德实践观的意识形态局限,并阐明生态友好型经济制度是生态保护意识普及所必要的社会背景支持。④关春玲:《生态哲学的重生: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义》,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 期。
“中国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统一,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道路”构筑和建设的保障。对“中国道路”问题的研究是2013年学术热点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道路”的哲学反思。曹典顺指出,从本体论的视角看,“社会主义”贯穿“中国道路”的始终,是具有“本体意蕴”的社会存在。从认识论的视角看,“中国道路”具有“主体意蕴”,是中国人民的“道路自觉”。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道路”的价值自觉,即“中国道路”具有“价值意蕴”。①曹典顺:《“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 期。此外,他还提出,中国道路哲学研究的“元问题”首先就是核心概念的辨析。“中国特色”、“价值共识”与“中国价值”,不仅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重要概念,也是最充满歧义和质疑的理论困难。②曹典顺:《“中国道路”哲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辨》,载《理论探讨》2013年第5 期。王立胜指出,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要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并论证了认知和把握这一规律的方法——规律认知过程论,形成了“中国建设的哲学”;同时,毛泽东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新经验,提出要改造哲学体系,建构揭示“中国建设的逻辑”的认识论哲学,以适应新的实践发展的需要。这样,毛泽东从探讨“中国建设的哲学”逻辑地转化为研究“中国哲学的建设”。③王立胜:《建设的哲学与哲学的建设——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哲学思考》,载《东岳论丛》2013年第9 期。马拥军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进入过剩经济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作为“非哲学”的哲学,即生活哲学。它必然超越作为知识论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把作为情感论世界观的无神论和作为意志论世界观的实践科学作为两个有机环节纳入自身,从而指导人们以对象性价值观为引领,追求人类幸福和个性自由,形成以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共产主义人生观。④马拥军:《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载《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郭晓玲、李培挺指出,中国道路历史变迁与突破的关键点在于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改革开放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思想上有了重大改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这个意义上说,道路的选择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突破。⑤郭晓玲、李培挺:《中国道路选择的意识形态分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第二,“中国道路”的价值研究。陈学明指出,中国道路增强了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开辟了和平发展的人类文明新路、为人类文明破解难题提供了借鉴。①陈学明:《论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贡献》,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 期。张幼文指出,中国道路既是对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将坚持的发展理念与方向的定位。中国道路以其体制构建的国家特征、发展进程的国际联系及其崛起方式的世界影响等多个方面,体现着广泛而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内涵。②张幼文:《中国道路的国际内涵——体制创新、开放特征及其世界影响》,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 期。王庆丰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寻求一条超越“资本的文明”的道路。从精神—文化建制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需要建立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客观精神;从政治—法律建制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应当建构一种控制和驾驭资本逻辑的政治与法治体制。只有从这两条路径同时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成为可能。③王庆丰:《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载《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1 期。刘爱武指出,坚定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展现出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信心,也是对国际社会质疑中国道路的有效回应。④刘爱武:《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载《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 期。陈锡喜指出,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开辟,既非根据“社会主义”概念作理论演绎或设计的结果,也非所谓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的产物,而是理论与实践互动的选择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意义,并非是证明“中国模式”的普遍价值,而是证明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特别是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特色,才能增强道路自信,提升与当代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话语权。⑤陈锡喜:《中国道路的选择、意义与自信》,载《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2 期。辛鸣指出,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出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道路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中国道路不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更具有深刻的时代必然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强之路、共赢之路、创新之路。①辛鸣:《中国道路的时代必然性》,载《求是》2013年第20 期。陈晋认为,中国道路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好中国道路,既要在认识和实践中树立自信,知道哪些路不能走,也要在改革开放中直面现实,处理好渐进和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中国梦的形态是现代化,灵魂是社会主义,主体是民族复。②陈晋:《关于中国道路的几个认识》,载《党的文献》2013年第2 期。方芳认为,中国道路的特色性与世界性是相互依存的,特色性由世界性所统摄,世界性寓于特色性之中。特色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③方芳:《中国道路:特色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载《求实》2013年第7 期。邹诗鹏指出,当下中国道路应把握三重逻辑。第一重逻辑是“主义”的逻辑。第二重逻辑是“建设”的逻辑。第三重逻辑是“文明”的逻辑。④邹诗鹏:《当下中国道路的三重逻辑》,载《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2 期。龚培河、姜悠悠指出,在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历史必然性过程中,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就是来自于党和人民对这两次实践必然性的成功承接。⑤龚培河、姜悠悠:《历史必然性的实现方式与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5 期。
第三,中国道路与中国梦。谢春涛指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要弘扬中国精神,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中国梦,建立工业化和现代化基础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梦。⑥谢春涛:《实现中国梦与坚持中国道路》,载《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 期。陈晋提出,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中国梦的形态是现代化,灵魂是社会主义,主体是民族复兴。走“中国路”,圆“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①陈晋:《走中国道路圆中国梦想》,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 期。孙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开创的新文明,在当代中国体现在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宗旨的中国梦之中,它内在地包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的辩证统一。②孙民:《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兼论中国梦的思想境界》,载《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7 期。周昭成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梦想的追逐始终密切相连,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道路的过程,也是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道路引领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③周昭成:《试论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载《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5 期。李培挺指出,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的探讨密切关联。基于意识形态视角的历史分析是探讨中国道路的合宜视角。中国人在中国梦的探索中,最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有了里程碑式的成果,这使中国道路的意识形态困境得以突破。④李培挺:《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基于意识形态变迁的视角》,载《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 期。
从上述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2013年学界对于原理范式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在结合当代热点议题、反思现实问题、理论指导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臻待解决。其中,原理范式研究中的创新意识还需要加强,对原理范式几大领域的研究缺乏历史的挖掘,此外,缺少对原理范式中一些重点概念、思想的系统性研究,这些问题都在一定意义上限值了原理范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