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4-08-15 00:45林小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题目学会课文

林小莉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过程中有“疑”有“问”,才是真正有成效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争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教师还要通过鼓励质疑,引导解疑,让学生自主学习,变“我学会了”为“我会学了”。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且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逐步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下面几点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现在的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渐渐不敢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他们怕提出的问题过分简单会受到老师的奚落或同学的鄙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改变过去过于严肃的课堂秩序,消除学生的种种顾虑,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而老师也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以和蔼的态度面对每个提问。只有营造出如此的学习氛围,才能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提问、争辩,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醒自己忘记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不愉快的事;忘记学生一些不良的表现,做一个宽容、民主的人;学会倾听学生说,学会替学生想,学会同学生说,学会欣赏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敢于质疑,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鼓励评价,让学生主动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他们有提问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当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如说:“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或“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正是老师想问的。”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这些简单的评价,将极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而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大价值时,教师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或无视学生的反应,三言两语应付学生,更不要说“这也不会。”“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等话,这样会极大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教师会因他们的进步感到高兴,因他们的退步而焦急。多与他们交流,询问学习中的困惑,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这样会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增强提问题的勇气与信心。

教师还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也不是某些同学的专利,人人都可以参与。教师合理适当地鼓励评价,可让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好习惯。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学生自然会想要提问、想要质疑,但他们往往不知该如何去提问、质疑,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方法,让他们学会提问,学会质疑,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我看来,语文学科可从下面几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质疑。

(一)围绕文章题目,指导学生质疑

接触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是题目。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浓缩。有的题目概括了主要事件,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则交代了文章的线索。指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中国人”是指全部中国人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想马上回答出来又有点难度,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整体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了解文中出现的几个“中国人”的具体所指,从而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抓住重点字词,指导学生质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就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提问质疑,思考探讨。如在讲解《白鹅》一文,我提出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找到“傲慢”一词,但也有学生马上提出不同看法:“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还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此时,我就因势利导地要求学生认真地去阅读课文,看看作者用这个本为贬义的词来形容白鹅行不行,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针对重点词语的提问能让学生快速地了解课文内容,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三)寻找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质疑

文章是由能完整表达意思的句子构成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文章中的句子不可能句句都讲,句句都拿来分析。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提问质疑,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可自行解决阅读文章中遇到疑难。如让学生找出《忆读书》中,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课文是如何围绕这一中心来选材、组材的?学生如能够找到中心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四)探究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质疑

写作手法是课文中为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等所常用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质疑,可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很好的作用。如《爱莲说》一课可提问学生:本文题目是“爱莲说”,文章内容应该是写莲花的,为什么文中却多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衬托的写作手法,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

(五)培养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质疑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实实在在的人物与事件,往往忽视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缺乏想象能力的学生就没有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考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情况。如讲解《地毯下的尘土》这篇文章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我向学生提问“假如米妮上床后就睡着了,根本就没有想到地毯下的尘土,故事将会怎样发展?”学生都能够通过想象,自由发言、讨论来解答这一问题,也从中更深入地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地毯下出现的金币只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改变传统的问题,换另一种思考的角度,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张扬个性,学生的能力也能不断提高。

四、教会方法,让学生自主释疑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质疑不是目的,它只是获取知识的开始。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启发或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搜集、查阅资料、处理信息来学会自主解决疑问的方法。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去发现和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可以学到科学的认识和学习方法。

只有问题的提出,才能有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在我看来,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学生主动质疑意识的唤起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只有不断地鼓励提倡学生“不断地质疑”,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人才。

猜你喜欢
题目学会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会分享
背课文
追根求源
学会分享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