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纸媒经营与发展措施的思考

2014-08-15 00:54:54王振荣
传播与版权 2014年2期
关键词:纸质群体受众

□ 王振荣

如今的社会,不仅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各种媒体百花齐放的社会。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使得信息传递的途径与速度都在迅速地提升,而信息的具体内容也在逐渐趋向碎片化。对传媒行业来说,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传媒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互联网刚刚流行时的各种情境似乎仍在眼前,而现阶段网络当中各个论坛、博客等传统的交流模式已经开始逐渐走向萧条,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微博似乎已经霸占了半壁江山,而各种手机操作系统中的交流平台、应用程序等又迅速抢占了有力市场,再加上最近已经初见成效的二维码扫描,可见传媒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限量。

一、互联网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特点

“自媒体”这个词语来自美国新闻学会中的媒体中心所出版的研究报告中对于“We Media”的明确定义。当年ICQ与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广泛使用,将自媒体变作可能,而博客的大热则表示自媒体社会的真正到来。在我国5亿多网民以及近3亿的微博用户的基础条件之上,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自媒体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李开复曾经在《微博改变世界》中提出“微博=社会化媒体+社会化收件箱+社会化即时通信”,微博正是集合了这几者于一体的高度社会化传播媒介。

微博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应用群体,关键在于微博信息传播所具有的裂变性以及信息文本所具有的草根性。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微博当中的各种信息传播能够呈现出“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任何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生活当中各种事件的目击证人。微博所特有的交互式传播与粉丝裂变式使得自媒体完全打翻了传统的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使得受众由之前被动的被传播者转变为自觉传播者,单向性的传播模式转变成为多向性的传播模式。

二、传统纸质媒体的优势分析

(一)传统媒体信息具有权威性

在已经过去的几十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内所构建的信息权威性属于以报纸作为主要代表的纸质媒体的品牌象征与无形资产。当发生重要的新闻事件时,广大受众群体通常更愿意信任纸质媒体所带来的详细信息,无论是广告投资者抑或是受众群体,媒体通常进行选择的基本准则仍然是权威信息。根据日本国内发行量最高的报纸《读卖新闻》当中所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证实,9成以上的受众群体都认为报纸新闻是最为真实的信息资源。所以,就跟网络没有取代杂志、电话一样,微博作为现阶段新兴的社会化媒介,其也不可以完全取代纸质媒体所具有的价值效应。

尽管新媒体具有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受到的限制性更低,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但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致使这些信息源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形形色色的信息根本没有经过相关机构的审核,导致各种假新闻的泛滥,公信力偏低是不争的事实。

(二)品牌引导与原创价值

传统的纸质媒体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结构,内部构建了专业的采编队伍,其所发布的各种信息资源具有较高的原创性。长久以来所积累的新闻编辑能力与深入报道的专业性以及深度发掘的能力打造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品牌力量。其所发布的各种信息具有较强的规模化,同时有对应的责任认定,使得纸质媒体的数量与品质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但是,纸质媒体也应当正视当前这个新媒体的时代,各类型媒体之间的效益与利润正在逐渐趋向于平衡化的发展,其不再是一枝独秀,也并不是媒体人唯一的衣食父母,而只是作为传媒中一面有引导舆论和效益的旗帜。所以,报纸等传统媒体应发挥有效引导舆论的优势,借助公信力和影响力,扬长避短,创新发展。

三、互联网年代纸质媒体的经营措施分析

(一)将权威性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

在传媒业发展规模不断膨胀的年代,国内各个传媒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传媒行业经营的重点在于挖掘并满足广大受众群体的需要,依照广大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来发展传媒产品。传统的纸质媒体也开始实施分众化的改变,都实施了全新的定位:针对普通受众群体的都市类报刊;针对高学历人群的时报类报刊,比如《南方周末》、《东方企业文化》等;针对特定受众群体的文化类、娱乐类、体育类以及财经类刊物等。然而分众化的发展模式却并非纸质媒体所特有的,互联网媒体与电视广播等都已经开始实施分众化的发展措施。网络超链接的特点,使得其分众化措施相对于其他各种媒介来说更加简单、快捷,在相同的综合门户网页当中,用户能够进入多个细分的网站,不仅能够兼具信息的专业性,还能够兼具信息的综合性。因此,纸质媒体要谋取发展仅仅依靠对自身内容进行分众化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针对整个产品的层次与结构进行优化,有效延伸产品的深度与宽度,针对产品的特点、形态、品质、附加利益实施不断的改革。

笔者认为,纸质媒体未来的经营措施还应当返回质朴的层面当中,把纸质媒体打造成为资讯的融合地、内容的聚集地、观点的供应地。尽管互联网当中的信息基数非常庞大,但是其信息的品质与真实性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纸质媒体则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把关人”的特殊身份,将新闻报道所独有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利用起来,针对各类信息实施严格、细致的筛选,使得纸质媒体真正成为真实信息的聚集处。与此同时,纸质媒体应当加大对于时评报道的力度,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不断提升权威与深度并重的品牌形象。当广大受众群体在互联网当中获得相关信息的时候,会将纸质媒体的相关报道作为参考来判断网络新闻是否客观、真实的标准,纸质媒体的经营策略就算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二)改革创新纸质媒体的发行方式

在当前这个各种媒体百花齐放的社会,纸质媒体还应当针对自身的发行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三网”有机整合的目标。要想有机融合手机平台与网络平台,纸质媒体必须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将广大受众群体从新闻产品的接受者转变成为使用者。纸质媒体应当注重广大受众群体的使用体会和参与程度,要让受众群体能够表达出自身对于新闻报道的看法,并且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讨论的平台,其对于拓展新闻的宽度与深度以及提升纸质媒体的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充分意识到受众群体的新身份以后,纸质媒体就应当着手于改革创新自身的发行方式与发行渠道。除了保持以前传统的发行方式以外,纸质媒体还应当充分利用手机平台与网络平台。当前,大多数纸质媒体在互联网的利用方面仍然停留在简单地将新闻报道上传到网络的方法,不仅使得自身的展示模式显得枯燥、单一,同时也缺少了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讨论与互动。因此,笔者认为纸质媒体应当充分运用网络这个平台,充分运用照片、视频、数字以及音乐等丰富多彩的表现模式来改革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模式,同时重视广大受众群体的信息反馈,尽力让更多的读者都能够参与到对新闻报道的讨论、评价中来。而当前国内迅猛发展的手机平台,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因此,纸质媒体在发展互联网终端的同时,还应当致力于手机平台方面的开发工作,而手机平台更为注重广大用户的体验,这就要求纸质媒体必须要综合考虑到手机用户的使用感受,把用户的参与度与反馈工作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无论是发行方式、内容抑或是形式等各方面的改革,纸质媒体的经营策略都无法离开人才这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新媒体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观点,然而要提出准确、客观、权威的观点却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广大纸质媒体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此外,针对新平台、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要求纸质媒体必须要注重新兴人才的引进工作,针对人才的聘用,不能只考虑其新闻素养,还必须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过硬的信息化专业技术。

四、结语

当前这个互联网高度发展的社会当中,纸质媒体的地位与利益受到蚕食是不争的事实,纸质媒体进行经营发展措施的改革创新是必然趋势,然而如何进行对应的改革,广大纸质媒体还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尽管改革的路径必然充满荆棘,改革的途中当然也无法避免错误的发生,但是,相信通过众多纸质媒体的不懈努力,纸质媒体必然会摸索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经营措施。

[1]朱鸿军,马莉.走向“复合型媒体”:纸质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访日本经济新闻社社长喜多恒雄[J].传媒,2010(4).

[2]周文水.不能在全媒体概念下丢掉核心竞争力——专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周建平[J].中国报业,2011(15).

[3]周强,贾桂林.主动应变融合发展——江苏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交流会综述[J].传媒观察,2009(2).

[4]杨柳.新媒体舆论监督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以网络媒体为例说明[J].文学界(理论版),2010(8).

[5]孙浩洋.试论新媒体时代报业如何延续生命力[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2).

猜你喜欢
纸质群体受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