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戈
(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 梧州 543003)
中医研究的快速发展及中医药药理药化的不断研究,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并逐渐运用至临床,控制急性发作,改善预后,疗效显著[1]。以下主要从内治疗法、专方治疗、名医经验疗法、辩证食疗、针灸治疗等方面分析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进展。
内治疗法分为辩证分期疗法、辨体质疗法和辨证分型疗法等[2]。
(1)辩证分期疗法是指根据疾病进程实施论治,急性发作期治疗时应祛除痰邪,达到治标效果,缓解期应扶正,达到治本效果[3]。研究分析,小儿哮喘缓解期特点为肺脾气虚,治疗时应以益气固表、健脾补肺为主,发作期特点为痰瘀伏肺,治疗时应以豁痰、祛风、化瘀为主。有研究将该病分为三期,除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另分稳定期,其中发作期以平喘定哮、止咳为主,方剂选择止哮汤;缓解期以止咳化痰为主,方剂选择缓哮方,方中药物宜选择平喘、止哮等药物;稳定期以调补肺脾肾为主,方剂选择固哮汤和防哮汤等加味。另有研究表明,发作期特点为痰邪作祟,并将痰邪分为寒痰、热痰和顽痰三种,治疗时应以宣肺散寒、清热化痰、攻逐顽痰、降逆平喘、搜风通络、湿化痰饮等为主,方剂分别选择射干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皂荚丸加胆南星、石菖蒲和海浮石,定喘汤,小青龙汤等。缓解期特点为宿痰内伏、脏器亏损,治疗时应以健脾、益肺和补肾为主,其中补肾是重点。针对肺气虚患者,使用参蛤散或玉屏风散,加入紫河车和五味子;针对脾气虚患者,使用四君及六君加味治疗;针对肾阴虚患者,使用七味都气丸,并加入知母和黄精;针对肾阳虚患者,使用桂附地黄丸,并加入补骨脂、紫石英和胡桃肉等;针对气阴两虚患者,使用生脉饮,并加入黄精、玉竹、乌梅、玄参、沙参和生地黄等。
(2)辨体质疗法是指按照患者不同体质进行辨证治疗[4]。有研究分析,该病病情复杂,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治疗时应同时改善体质的寒热虚实。治疗时,针对虚寒型体质病人,除积极控制急性发作,还应对其进行温肾补肺;针对瘀郁型体质病人,应在平喘治疗中加入宽胸理气、疏肝解郁和行气活血等药物;针对痰湿型体质病人,除发作期、缓解期治疗外,对其应用和胃利湿、健脾化湿之品[5]。不同体质的各自特点都对疾病发展和转归造成极大影响,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寒热虚实等特点进行相应治疗,切忌对常规治疗进行盲目遵循,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病情恶化[6]。
(3)临床上将支气管哮喘分为多种病型,辨证分型治疗是指根据不同症型特点实施治疗[7]。有学者将该病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性型哮喘、肺气虚弱型、热性型哮喘、肺气虚弱型和脾虚气弱型等,治疗时分别采用活血化瘀、温肺化痰、补肺固卫、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和宣肺化痰、健脾化痰等疗法[8]。另有研究将该病分为痰热内盛型、肾阳亏虚型、阴虚内热型和寒饮内伏型。痰热内盛型治疗时治疗时以宣肺定喘、清化痰热为主,可采用清肺化痰汤;肾阳亏虚型治疗时以纳气平喘、温肾健脾为主,可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阴虚内热型治疗时以润肺平喘、滋阴益肾为主,可采用加减益肾润肺汤治疗;寒饮内伏型治疗时以化痰平喘、健脾温肺为主,可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
专方是中医药长期治疗中不断积累的经验,主药多为降气、补肾、行气和化痰为主,方中药物的成分种类及用量需要不断收集和积累[9]。专方治疗包括哮喘Ⅱ号、平喘活血汤、麻桑定喘汤等[10]。
(1)哮喘Ⅱ号成分主要包括山药、白术、紫苏子、补骨脂、白芥子、女贞子、黄精、熟地黄、菜菔子、茯苓和款冬花等,治疗30例该病患者时,6个月治疗有效率可达93.33%(28/30),疗效显著。
(2)平喘活血汤主要成分为炙麻黄10g、五味子10g、款冬花10g、炙甘草6g、杏仁10g、川芎10g、当归10g、白果10g、赤芍10g、黄苓10g、半夏10g、苏子10g、生地黄20g、桑白皮10g、瓜蒌15g、僵蚕15g,治疗52例该病患者时,治疗有效率可达96%(50/52),其中2例无效,2例好转,48例痊愈。
(3)麻桑定喘汤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麻黄、甘草、肉苁蓉、白术、陈皮、甘草、贝母、桑白皮、苏子、地龙、半夏、葶苈子、杏仁、白芥子等,治疗110例该病患者时,同时配合应用西药,治疗有效率为96.36%,4例无效,24例好转,30例有效,52例显效,疗效确切。
名医经验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治疗经验[11]。有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之本为阳虚寒盛,治疗应:(1)搜风祛痰,治疗时应善于使用虫药,多选择半夏、南星配伍,起到化痰散结功效;(2)降气平喘,宣肺散寒,治疗时多选择麻黄根;(3)活血化瘀,且痰瘀共治,多选择鬼箭羽,用于顽固性哮喘;(4)平喘止咳,清肺化痰,多选择桑白皮配伍白果。另有名医主张,该病缓解期或将愈期,患者主要出现虚火上炎、肺肾阴虚诸症,治疗时应选择百合固金汤[12]。有名医认为,发作期病机主要为风痰阻肺,治疗时应祛风化痰;而反复发作的病因为风痰内伏,因此,治疗时应祛邪和扶正共用,宜采用祛风化痰、补益脾肾之法[13]。
有研究将该病的辩证食疗法总结如下:(1)瘀寒症,对于肺虚咳嗽、肾虚气喘的患者,可采用紫河车、蛤蚧、瘦肉、鱼腥草和杏仁等煲汤食用;(2)寒包火症,对于此类患者,宜多食冬瓜、水果和黄瓜等寒凉性食物,或采用冰糖、花生仁和霜桑叶自制煎汤食用;(3)重寒症,对于此类患者,可采用麻黄、杏仁和豆腐等制作杏仁豆腐汤食用;(4)肺实证,对于实喘患者,禁忌食用煎炸食物,以清淡为主;对于虚喘患者,宜多食滋补之品;对于寒喘患者,多食葱、姜等温热性食物;对于阴虚寒症患者,禁忌使用凉性食物。缓解期应讲究补养,阴虚患者多食百合等;肺虚患者多食百合、银耳、白果和蜂蜜等;肾阳虚患者多食麻雀、核桃等;脾虚患者多食糯米、山药和莲子粥;肺虚久咳患者可采用大白萝卜和牛肺炖熟口服[14]。
研究分析,针灸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且操作方便[15]。治疗时,对患者鱼际穴进行针刺,可以起到平喘效果,还能改善患者肺功能[16]。有学者治疗45例该病患者时,采用温阳理气法,穴位选择风门、百会、肺俞、风池、大椎、支沟、风府、膻中等,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为95.56%,其中2例无效,9例好转,34例有效,疗效确切。针灸治疗时宜选择扶正固本、祛风穴位,以此达到扶助正气、祛邪目的,从而抵御外邪。该法副作用较少,操作简便,值得推广[17]。
中医药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具有的难根治性及反复发作性特点,具有极大优势,治疗方案独特、丰富[18]。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从内治疗法、专方治疗、名医经验疗法、辩证食疗、针灸治疗五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进展进行研究,供学者参考。中医药治疗尚有诸多不足,应将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相互结合,以临床实践指导研究方向,以科研成果证明疗效。
[1] 李竺,孙志佳.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3,18(20):60-61
[2] 江丽红,朱慧华,刘俊方.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16):71-72
[3] 王世聪,黄河清,李希.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3,20(21):74-75
[4] 李春生,王文春,沈帼男,苗青.支气管哮喘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8(12):42-43
[5] 白震宁.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12,13(11):48-49
[6] 曹晓焕,李玉华,司英奎,许继宗,杨建宇,李杨.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7(22):44-45
[7] 黄盼华,吴银根.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学机理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7(18):69-70
[8] 裴海寅,奚肇庆.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13(11):52-53
[9] 徐江雁,杨建宇,李杨,闫玉琴.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5(18):85-86
[10] 吕献青,李锐,王志成.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3,18(17):55-56
[11] 周晶,叶品良,贾尚美,杨安.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21):52-53
[12] 吉宁飞,黄茂.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研究热点[J].实用老年医学.2013,13(18):66-67
[13] 巴恩荣.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信息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1(09):43-44
[14] 达兴碧,皮兴鸥,陈广玲,朱渝红.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概况[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9(17):85-86
[15] 王强,孙增涛,封继宏,刘恩顺,刘健.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推广应用及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3,12(10):65-66
[16] 王祺,郭振武,李国信,于雪峰.郭振武教授治疗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19(22):41-42
[17] 吴艳松,张元兵,刘良徛.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2,11(14):58-59
[18] 王祺,郭振武,崔英海,姚明,李国信,于雪峰.金龙固本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113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5(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