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环境,通常被认为是人周围的东西,是围绕人的物质性的存在。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 1932-)则反对将环境客体化。他认为环境只能是人化的自然,环境的观者就是环境的一部分。此理论在《艺术与介入》一书中得到深入阐释和应用。“环境体验的连续性”、“参与的连续性”[1]等观点体现出人与对象之间积极的互动、相互的敞开与共同的营造。
翻译活动离不开自己的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不同,译者对译文的选择自然也不同。环境中有大量的生态审美因素,“参与的连续性”引导译者开始关注对什么样的环境进行审美参与以及如何去体验、交流、表现和再现的动态过程。下文的论述将探讨翻译生态环境的连续性,突破对翻译环境的传统认知,进一步探索主体环境的内涵,揭示译者(读者)以知觉一体化的方式参与主、客体环境体验。
翻译环境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翻译生态环境的研究却是译界的新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结合生态美学深入研究翻译。下面列举几位知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胡庚申(2008)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2]。
许建忠(2009)提出,翻译生态环境是以翻译为中心,对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 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3]。
方梦之(2011)认为,翻译生态环境可分为两个方面: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翻译生态存在于翻译中,两者为一个整体,各组成部分有机联系,和谐共生。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外部环境(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语言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等的总和[4]。
三位学者看待生态环境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尽相同。许、方两位学者倾向从翻译中心或翻译内部环境出发,再推及翻译的多元环境系统或外部环境(客观环境),中心与内部是其优先考虑的因素。方认为,翻译生态与翻译环境可分开定义,共同界定生态环境。较之上述两者,胡所持观点有其独特之处。他认为翻译环境中各因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平等与互动的状态。翻译主体,如译者主体、文体主体等也被看作是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方引入经济、文化、社会等丰富了翻译的外部环境;许把多维、多参数的系统观、翻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观作为研究的基本观点。因此,两位学者更注重译者对翻译各类因素的主观考察和结合运用。胡则较重视译者主体与翻译实践中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整体环境对于译者和译本的影响。三位学者中哪一种观点更接近生态的本质?
阿诺德·伯林特所言对“翻译生态环境”概念的界定至关重要。他否定了“环境”的几种常识:环境是指特定的地方;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处所;环境是不涉及人精神的物质世界;环境是外部的世界[5]。他曾总结:审美参与主张连续性而不是分裂、主张语境的相关性而不是客观性、主张历史多元论而不是确定性、主张本体论上的平等而不是优先性[6]。其环境审美破除了环境的内外之分、人与环境的二元之分,主张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统一的有机系统。翻译生态环境同样呈连续性。除客观环境外,主体也成为翻译环境的因子,即主体环境。主体环境与客体环境诸要素间相互平等、依存,共同参与。主、客体环境间无谁能以中心自居,无谁能优先。因此,以审美参与的角度,学者胡庚申对翻译环境的理解更接近生态的本质。
参与即“审美融合”[7]。“审美融合”在《艺术与介入》里是一个核心术语,意指环境并非外在于我们,而是休戚与共,彼此共存于一个由所有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中。伯林特认为,在体验环境的时候,审美融合普遍发生。审美融合使感知者和对象结合成一个知觉统一体,这种连贯性至少展示了三种相关的特性:连续性、知觉的一体化和参与[8]。所谓连续性,指环境与人是贯通的、一体的,并体现在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审美与实践的结合上;“知觉一体”意指将审美情境中的所有要素结合到统一的经验中去。认知与身体、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紧密交织在一起,是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交互作用的有机体。认知是身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这并非是对环境的“反映”,而是一种“构建”。
依伯林特所言,环境的观者即是环境的一部分。此观点带来的启发是:作为译者,他并非游离于翻译环境之外,译者需要“介入”、“参与”,或是“审美融合”。这意味着译者不再是艺术哲学中的欣赏者、鉴赏者,而是环境美学中的感知者、参与者。参与者与环境是一体的、连续性的。译者不再只被视为翻译主体,而是整个翻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环境因子。翻译生态环境下各因素间相互关联、共同建构。与传统的环境认知不同,参与美学关照下的翻译环境不仅包含客体环境,还包含主体环境。客体环境指原文本、译本、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元素;而主体环境则不仅指译者,还包含作者、读者、审稿人、出版商、洽谈商等一切主体元素。译者不仅考虑原文、译文、社会等客观环境,还得考虑作者、译者自身、读者、译评者等主体环境。并且,主体环境内部诸要素间是相互制衡的。以译本的评论为例,若只从读者数量上来评判是不准确的。由于语言、体裁、时机等因素影响,被取代的译本质量未必要低于那些受读者追捧的译本。但是,完全忽视读者反馈,只看重译者或译评者,同样会被翻译生态环境所淘汰。
译者如何体验环境?作为参与者、感知者的译者(读者)介入原作(译作)时,环境体验便不仅仅依赖视觉,还有触觉、听觉、嗅觉以及味觉等。环境体验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综合体验活动。换言之,就是将感知者和被感知的对象纳入审美经验的统一体。正因如此,伯林特认为环境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感性学。这种人与环境的连续性,是有意识的身体知觉与世界的一体化,是参与性环境的基石。以卢焚《落日光》题记的翻译为例,译者若要准确把握题记,首先应与原作者主体环境和小说客体环境审美融合。原作者主体环境是复杂的。作者因对落日的偏爱,才以此为题纪念一位朋友。曾言:“想象多于事实,别人恐怕是不会看出兴致来的。”译者欣赏原文时,译者主体环境和原作者主体环境间是交织交融的。在原作者眼里,小说的主人公已是迟暮之年,好似故事发生在黄昏时分;译者意识中的自然黄昏时分与原作者描绘人生的黄昏时分两相映衬,交织在一起尽显人事沧桑和世态炎凉;黄昏时分的归来与重逢,又包含着原作者对乡土故园的眷念、流浪归所的感伤。不禁让读者感叹人事变迁之无常、人性善良之可贵。再看小说的客体环境,细腻、复杂、感伤的情怀被体现在不过多渲染的叙述和描写里,小说的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静寂,却增强了荒芜和悲凉。小说的结尾更是留下空白让人回味。此外,题记原文也属于客体环境。作者于题记中这样描绘童年时所见落日景象:“那时日已将幕,一面的村庄是苍蓝,一面的村庄是晕红,茅屋的顶上升起炊烟,原野是一片静寂…落日在田野上布遍了和平,我感到说不出的温柔,心里便宁静下来。”译 文 如 下:“When the night closed down,one side of the village was dyed with the dark blue and another side of the village was tinted with the faint red,with the cooking smoke in curling and uncurling ascent from the thatched huts and with utter silence reigning over the vast expanses of the wilderness.With the setting sun,peace pervaded the wild fields and it eased my mind,with my heart filled with an inexpressible sense of tenderness welled up in my heart.”[9]村庄在黄昏落日的余晖映照下一面是苍蓝(dark blue),一面是晕红(faint red)。译者首先感知的是视觉体验,即冷、暖色的对比;“茅屋”、“炊烟”里不仅有视觉体验,还有嗅觉体验。袅袅升起的炊烟(cooking smoke),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嗅着乡土生活的气息;原野一片静寂(silence reigning over the vast expanses of the wilderness)则为听觉感知;“落日在田野上布遍了和平”,和平不可被肉眼所见,却可触及心灵,触动灵魂,才会有这样的翻译“it eased my mind”;“我感到说不出的温柔,心里便宁静下来”,译者没有用“unspeakable”来形容“说不出”,而是这样译“inexpressible sense of tenderness”,传达出温柔与宁静充溢内心,却无法言说之情。可见,译者审美原文时,并非仅以一种知觉,而是有意识地以多种知觉形式共同参与体验。正因为译者融合了原作者主体环境和小说、题记客体环境,才能产生共鸣。也正因为译者以知觉一体的方式参与主、客体环境体验,“落日”才能成为贯穿题记、小说、原作者、译者内心的核心意象,从而打动译文读者。
1 阿诺德·伯林特.艺术与介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6、3、65
2 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91
3 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2
4 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1
5 陈望衡.环境美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6 程相占,阿诺德·伯林特.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J].学术研究,2009(5):140
7 史志康.赏心悦目的多彩文字 不尽相同的思维模式[J].中国翻译,200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