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根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 合肥230039)
辛亥革命将2000多年的帝制中国尘封入了历史长河之中。但并未结束近代中国的灾难,“民国以来,政治 骚 动,战 乱 不 已 ”[1](P175),“近 岁 以 还,灾 情 迭告”[2](P176)。民国之初,由于军阀倪嗣冲窃据安徽,“一省军最高行政之权,几尽操于武人之手。今则皖省长者即为此前力主停办全国学校之人”[3]。直皖战争结束前(1920),安徽的地方教育依旧停滞不前,甚至连原有的教育事业也趋于破产。直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安徽教育事业随着“黄金十年”经济的发展而有所进步。即便如此,当时的教育事业依然存在着学校数量的覆盖率极小、学龄儿童入学率极低、教育经费困难、教师专业化水平与授课内容的近代化程度都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民国之初,安徽作为皖系军阀重地,更是长期处于战争阴影之下。政局混乱、经济凋敝、战事频仍。这样的社会背景无疑给教育带来极大的摧残,“安徽虽然居长江的中部,与文化发达的江浙接近,可是谈起教育,安徽落伍的地方实在是很多……几惟没有发展可言,”[4]直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舆论的压力和相关人士的努力,安徽的教育事业在各种合力下,才有了一定的发展。
初等教育:民国之初,“皖省教育自受军事影响以后,即萧索不堪……全省学校则亦只有四十余所”[3],即便如此,安徽的近代初等教育总体上还是呈现出缓慢发展之势;以民国元年(1912)到民国五年(1916)为例:初等学校数量分别为:1 430所、993所、1 109所、1 410所、1 526所[5](丙编:P435),学 生 数 分 别 为:48 375人、32 764 人、38 613 人、51 999 人、76 010人”[5](丙编:P435),总体排名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民国十二年(1923),初等教育学校数与学生数分别为:2 156所,73 477人排名中等偏后[6](P1057-1058)。自民国十八(1929)年至抗战前(1937),学校总体数量维持在3 800所至6 000所(由于民国二十四年强制推行义务教育所影响)之间,学生总数在20万至38万(由于民国二十四年强制推行义务教育所影响)之间,与排名较之前无多大变化[5](丙编:P435);[7](三编:P54)。
总的来说,安徽近代初等教育,除民初皖系军阀倪嗣冲窃据安徽之时,对教育事业的摧残使之举步维艰外,纵向来看,至抗战前(1937),安徽的初等教育是有很大发展的。但应予以注意的是,民国安徽的初等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传统的封建式私塾依然大量存在。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一项统计,当时安徽尚有私塾14 388所,塾生188 935人,塾师14 424人,平均每县236所[8]。而当时安徽的近代初等学校总计5 415所,入学儿童320 325人[7](三编:P54),可见当时私塾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次,初等教育内容依然较为陈旧,私塾自不必说,但近代式小学依然“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千字文、龙文鞭影等书为课本者,亦所在多用”[9]。最后是教育经费问题,由于安徽依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受战火摧残和剥削以致经济水平停滞,甚至呈倒退之势,军阀窃据时代自不必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根据当时的教育视察报告可知多县“(教育)经费困难”,难以维持现状,甚至多有债务。
中等教育:当时的中等教育经改革合并主要包括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五年(1916)安徽中等学校数分别为:25所、17所、25所、26 所、28 所[5](丙编:P134-135),学 生 数 分 别 为:2 477人、1 757人、2 351人、2 922人、3 233人[5](丙编:P134-135),总体排名在全国也算中游水平。民国七年(1918),中等学校数与学生数分别为:12所、20 079人。民国十二年(1923),中等学校数与学生数分别为:26所(中学13所,职业学校9所,师范学校4所)、3 568人(中学1 938人,职业学校1 411人,师范学校219人)[6](P1055-1056)。民国十四年(1925)中等学校数与学生数 分 别 为:39 所,5 476人[5](丙编:P134-135)。 自 民 国 十七(1928)年至抗战前(1937),中等学校总体数量维持在44所至89所之间,学生总数在6 525人至14 918人之间[5](丁编:P134);[7](十三编:P45)。
总而言之,民国时期,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的中等教育无论是在学校数量还是在学生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增长,这自然与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中等教育无论是在数量的分布上还是普及面上都远未达到应有之水平,以民国二十三年(1934)为例,“只有一所中学的共17个县,未设任何中学的尚有28个县。”[10](P227)若以战前安徽人数统计,当时的中等学校学生数占学龄人口比约为0.63%,可见当时安徽的中等教育发展还是非常落后的。
高等教育:民初安徽没有一所正式的高等学校,之前可称之为近似高等学校的要追溯至清末所办的师范学堂、政法学堂和高等学堂,当时都悉数停办。北洋政府时期,安徽可称之为高等教育学校的只有一所“法政专门学校”,也因办理不善面临停办的局面。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出现了安徽近代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所大学——安徽大学。民国十七年(1928),所设预科班开始招生,当年始设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和哲学教育系)、法学院(经济学系、政治学系和法学系),后设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生物系)、农学院,民国十八年(1929)改名“安徽省立大学 ”。当时有“教职员一百三十三人,学生四百零一人”[4],总体看来,安徽省立大学的学生数维持在战前的400人左右。
即使只有一所大学,但其经费依然捉襟见肘,以致“图书仪器极少”[11]。当时安徽的高等教育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自民初至抗战前,安徽初等教育(含幼稚园)的入学人数由48 375人增至384 214人,增长了近9倍之多。中等教育人数由1 757人增至14 918人,增长了8倍之多。同时创办了安徽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大学。可以说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的近代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近代大学教育也有了起航。但应予以注意的是,这其中依然存在着如学龄人口的入学比例太低、女童的入学几率很小、初等受教内容很多依然停留在传统儒家经典等诸多问题。
初等教育:安徽初等教育(含幼稚园)的在校学生数最低年份为民国二年(1913)的32 764人[5](丙编:P435),最高年份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384 214人[7](三编:P54)。则学龄比分别约为 1.5∶18,这意味着,依然有高达80%~98%的学龄人口,即1 923 830人~2 111 692人未能接受近代教育(另有部分接受私塾教育),失学率很高。早在清末,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女教不立,妇学不修,则是有妻儿而不能相夫,有 母 而 不 能 教 子。”[12](P583)当 时 清 廷 已 颁 布了准许女子入学接受教育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在法律上确定了女子的受教育权。但由于深受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和儒家理学的影响,女子的受教育权往往被忽视,分别以民国八年(1919)、民国十三年(1924)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为例(随机):民国八年(1919),以石台、五河、凤阳、合肥、宿县、芜湖和望江7县为例(随机):当时入学男生总计40 254人,女生3 013人,男女比为93∶7。民国十三年(1924)以宿松、旌德、广德、涡阳和休宁5县为例(随机):在学男生26 671人,女生3 987人,男女比为87∶13[13]。民国二十三年(1934)全省初等教育在学男生174 475人,女生45 816人,男女比约为80∶20[10](P263)。虽说自民国初至抗战前女子的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与男子相比,女子的入学率依然很低,不容乐观。从受教育内容来看: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当时小学“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百家姓、千字文、龙文鞭影等书为课本者亦所在多用”[9]。可见近代安徽的初等教育依旧充满了浓厚的封建色彩。
中等教育:安徽中等教育(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最低年份为民国二年(1913)的1 757人。最高年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14 918人。则学龄比分别约为0.08%、0.7%,可见当时的中学入学比例之低和入学人数之少。从男女比例来看,民国元年(1912)在校男生人数为2 359,女生人数为118,男女比例约为95∶5。民国十八年(1929)在校男生为8 748人,在校女生为1 853人,男女比约为83∶17。民国二十三年(1934)在校男生为10 430人,在校女生为3 119人,男女比例约为77∶23[10](P231)。由此可见,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子的受教育权逐渐受到关注,但与男子相比,依然还是落后很多。
民国安徽教育的基本概况不仅反映当时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背后所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群体价值观念和社会特征。
经济是社会发展进步之源,教育的发展得益于经济的推动。满清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财权由中央乾纲独断,地方教育经费除了中央拨给,余者地方自筹。民国之初,国家积贫积弱,袁氏当国,为满足其帝梦与独裁,不惜外款以扩充其军事力量。至于教育经费问题,难以得到北洋政府的支持。这里不得不提时任教育部长蔡元培所做的努力,民国元年(1913)在蔡元培北京就任教育部长时,与部员们谈话时指出“国家无论如何支绌,教育费万难减少”[14](P156)。“专门教育经费,取给于国家税,……普通教育经费,取给于地方税”[14](P164),而后政府 也 基本采纳了他的建议。可见当时教育经费主要取决于地方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光复之初,由于军阀倪嗣冲窃据安徽,行反动统治,“加以连年战事频仍,土匪蜂起”[4],自然灾害亦多,尤以水灾为要,1840~1949年的110年间,安徽境内发生水灾339起,4次特大水灾,就有2次发生于民国之时[15](P30-38)。天灾人祸严重影响了安徽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倒退。经济的衰落严重影响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安徽)本省教育之病源……一曰经费之困难”[16](P1)。民初“教育经费仅定八十四万余元”(其实远未达到此数额,多被挪用)[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社会渐稳,“黄金十年”(1927~1937)经济的发展,教育经费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增加,“民国十七年(1928),安徽全省地方经费为一百三十七万余元,民国十八年(1929)增加到一百九十五万余元,民国十九年(1930)增至二百五十万余元……民国二十二年(1933)……教育经费的缴额变为二百八十余万”[17]。虽然教育经费较之过去已有了大幅提高,但相对于安徽200多万的学龄人口,还是显得过于微薄。地方社会的贫困也是导致大量儿童失学的重要原因。从民国时代教育部门的视察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二;诸如经费困难、教育设备不齐、校舍狭小、师资短缺和失学儿童众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正是安徽经济发展的落后与社会贫困的总体状况。
辛亥革命推翻了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埋葬中国的封建制度。封建观念深深植根于国人的思想之中,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近代化的种种元素很难渗透到传统的农业社会中,进而阻碍了近代化元素的传播扩展,从而阻碍了思想观念的近代化,即人的近代化。
自民国建立以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近代化举措,社会风貌较之帝制中国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安徽依旧非常落后,依然处于封建性质浓厚的农业社会。由于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很难有大的改观。从当时的私塾数量和初等教育的授课内容可以窥见一二。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调查报告显示,“太湖等四十三县有私塾八千四百七十四,塾师八千四百九十名,学生十万九千五百(一)十六人。”[8]私塾数量已超过当时的学校数(5 415所),塾生已达到了在校学生数(320 325人)的1/4。有几个地方的私塾和塾生数已在学校之上,以芜湖为例,“全县只有四千余名小学生,而芜湖市内(不包括乡村)有私塾二百余所,学生亦近四千。”[8]私塾所教内容自不必赘述,而当时的官办小学也“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百家姓、千字文、龙文鞭影等书为课本者亦所在多用”[9]。由此足见,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也反映了近代中国转型中新思想对于社会的影响尤其是乡村社会的影响较小。虽然早在清末,女子受教育的权利已经得到了法律的确定,但从前文中所列出的当时在校学生的男女比例可以看出,较之男性,女性的入学比例依然很低。女子的受教育权利依然被忽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长期受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影响形成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一系列反映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恶俗。这种传统观念在当时社会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也从侧面影响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
近代安徽的教育状况,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动乱的社会局面以及当政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忽视对于教育的投入。
自民初军阀窃据安徽以来,先是倪嗣冲行反动统治,其本身的封建军阀性质影响了其对近代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力主停办全国学校”[3]。直皖对立,为争夺地盘,大力发展军事实力,“教育经费仅定八十余万元,全省学校则亦只有四十余所”[3]。可是如此微薄的教育经费也多被挪用于发展军事实力。后又经北伐,对教育影响亦大,“民国十五年(1926)安徽各省各校受军事影响停办”[5](丙编:P380)。即使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虽社会稍稳,经过“黄金十年”,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国民党对内行反动统治,重在军事;北洋政府时期军费总支出占国家总支出的百分比为31.70%~48.23%[1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37)军费占国家总支出的百分比为27.1%~49.7%[19]。教育经费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经费占国家总支出的百分比为1.7%~2.6%[19]。与落后的中国不同,反观当时的世界强国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投资;以民国十八年(1929)为例:中、法、意、英、日5国教育经费所占政费的比重分别为1.70%、5.49%、6.66%、7.00%、8.22%。甚至“因经费无者”义务教育暂行停办[20]。从当时的教育状况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时安徽政局不稳,战乱频繁,即使在“黄金十年”的“经济神话”时代,政府也是将重点投入于维系其反动独裁统治的军事上,对教育较为轻视。
当时各地区的办学状况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各地的发展水平,但从当时各地的一些办学情况,我们还是可以管窥出近代安徽各地由于发展水平差异,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教育的办理状况与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关系。
通过民国时期安徽省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亦可管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当时教育部门的视察报告,可以看出多数地区发展落后,经费贫乏:(巢湖)“经费困难……小学男女学校学生为数不及十分之二”[21],(亳州)“对于一切开支,颇感困难”[22],青阳县的教育经费不仅不足,“最急之务,实为偿清债务一事”[23],(颍上)“非力求紧缩,以维现状,则教育无从推进”[24],……而反观当时的商埠城市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作为皖省4大商埠之一的铜陵大通,其教育事业“办理颇见精神……屡破外界攻击,尚能毅力维持。”[25](P30)民国十八年(1929),作为当时的省府安庆,其市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50.03%[5](丙编:P493)。作为当时皖江工商业较发达的怀宁,其教育“办理成绩较佳,教学亦均能合法”[26]……可见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其总体发展状况的密切关系。
民国时期,安徽教育的基本概况及其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事业深受时代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时代,其中缘由与结果值得我们后人深思。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意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27](P121)21世纪我国继续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重在教育,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发展进步的基石”。它既是我们实现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1]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年纪念刊[M].上海:银行学会编印,1947.
[2]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十八辑·安徽民政工作纪要[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
[3]皖省教育之新调查[J].环球,1917,2(1):179-180.
[4]陈天放.民国十八年之安徽教育[J].安徽教育,1930,1(5-6):7-28.
[5](南京)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上海:开明书店,1934.
[6]唐铖,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7](南京)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8]杨廉.安徽现在之教育[J].教育杂志,1936,26(7):99-108.
[9]令禁小学课本采用四书五经及女儿经等书[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40):9-10.
[10]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民国二十三年[M].安庆: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1935.
[11]国府建都南京后安徽教育之革新与建设[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30,3(13):1-19.
[12]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3]安徽学龄儿童之统计[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8,1(6):12-14.
[1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水旱灾害史料整理分析[M].合肥: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1981.
[16]安徽省政府秘书处.一年来之安徽政治·第四编·教育[M].安庆:安徽教育秘书处,1931.
[17]安徽教育状况之过去与将来[J].安徽政务月刊,1934(1):13-18.
[18]最近三十年的中国财政[J].东方杂志,1934,31(1):109-124.
[19]杨荫溥.民国财政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20]古梅.乡村教育新论[M].上海:民智书局,1930.
[21]教厅训令巢县整顿教育[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29):36-41.
[22]视察亳县教育概况报告[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40):25-36.
[23]查青阳教育概况报告[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42):20-28.
[24]视察颍上县教育报告[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32,2(5):33-40
[25]铜陵教育局五月份工作报告[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22):62-77.
[26]怀宁县教育视察[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30,3(20):30-40.
[2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