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安 熊仕涛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2013年是党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国家改革开放伟大进程。35年来我国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历程,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推进了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升级。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站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进程中期的时间节点,回顾2013年学院的改革发展,把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对学院加强后示范建设,增强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是全面落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攻坚年,同时又是深入推进内涵建设的“收获季”。经过长期的积累,学院进入厚积薄发的新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如期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阶段性任务。作为我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试点单位,按照湖北省委的统一部署,院党委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以院级领导班子为重点系统开展了院系两级党组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为导向、以切实改进“四凤”为目标,以查摆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了深入调研查摆问题、全面排查分析“四凤”方面存在的消极现象、深刻分析思想根源、制定实施整改方案,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形成了推进学院改革发展的共识。
二是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9个方面进入国家队。即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并如期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任务;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船舶工程技术应用协同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共享资源课等项目在我院落户;先后获得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梦”主题演讲特等奖、我院李占鹏同学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重大荣誉,中央媒体对我院三批大学生见义勇为事迹进行了充分报道,传播了社会正能量。9个国家级项目如同9颗繁星镶嵌在国家示范校的旗帜上。
三是省级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我院连续4次成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省职教品牌建设进入新阶段、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服务产业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技能高考组织工作获得广泛好评、应用电子技术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项目通过省级验收,3个技能大赛项目获得省级一等奖。
11月12日闭幕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领域和重点方向。
《决定》明确了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方向[1]。一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二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是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即(1)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3)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4)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各院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的运行机制,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要求,中央政府要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各级政府要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各级各类院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向,高职教育发展形势产生了新变化,为我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产业发展的新环境。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大力发展的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我院相关专业群覆盖其中的5个,船舶工业发展规划和中共十八大又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新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为我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新动向。“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事业单位实施分类管理。高等职业院校属于公益二类,即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重点投入建设单位,同时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改革将提上中央政府议事议程。两项利好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减轻学院的财政压力,同时意谓着未来学院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发展性建设,投入教职工尤其是专业技术的职业发展。
三是人口结构变化的新红利。实施了5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发展进入衰减阶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国劳动人口(15—59岁)为9.47亿,比2011年减少345万人;2008年高中毕业生为2620万人,2013年初中毕业生仅为1587万人。这就意谓着,从2008年开始我国传统的以规模为主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进入“结构性”与 “质量性”人口红利时代[2]。创造新的人口红利,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价值。也就是说,我国即将进入人力资源价值提升的新时代。在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新时期,国家将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大投入,促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四是落实生均财政拨款已经成为省级政府的广泛共识和现实行动。基于上述三大机遇,将引发第四个发展机遇—落实生均财政预算拨款,目前有10个省市已经实施,落实该项利好政策已经成为省政府共识。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永恒主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加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制定的应用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11条,涉及专业的只有5条。新的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教学组织体系,需要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需要全院教职工的新担当。
招生考试方式的新变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人口红利利源的新创造,意谓着,我们的生源结构将有以适龄青年的普通高考生和技能高考生、自觉提升自身价值的成人生源,学制有模块化短期教育、三年制、四年制、五年一贯制等,这就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结构化设计。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新型工业化”,十八大提出了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经济发展方向。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型升级,总结意谓着更多的数字化制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社会、数字化学习。
新经济对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我们的管理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变革。从国外的“慕课”,到教育部推动的共享资源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教育信息化项目,就是对这一重大变化的自然反应;共享资源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并不仅仅是传统教学资源从纸质、实物的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型,同时意谓着学习方式的变革,意谓着特色教学资源的24时展示和全国性“比拼”。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就是实施管理者、办学者、评价者职能的相对分离与资源整合。对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建立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实现学校利益攸关方的权力互动与制衡。从“管理”到“治理”只有一字之差,需要广大教师、管理者、服务者更多的自理和自律。
面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2014年在增强国家示范校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方面,学院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质量大讨论活动。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方面,要全面深入落实整改方案,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形成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非制度性安排;在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大讨论成果方面,要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11个研讨主题研究,围绕11个主题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设计,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深化研究,细化实施方案。
二是推进工作作风转变的常态化。在大讨论活动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形成了服务一线的应急方式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各责任单位要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向常态化推进,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固化已经形成的成果。对已经相对完善的成果,要从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出发,形成工作制度或操作手册,固化来之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