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技能高考 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2014-08-15 00:44:50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职技能专业

汪 辉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0)

以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主要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做法,进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笔试。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现有的招生制度弊端逐步显现,“技能高考”应运而生。

“技能高考”是指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全面实施“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即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一项重要高考改革。“技能高考”的考核重点为技能考核,通过强调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桥梁。“技能高考”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通过技能操作考试拓宽升学渠道,搭建中职生技能升学“立交桥”。因此,为使中职学生尽快尽好的适应新的技能高考模式,必须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无望升入高中。之所以选择职校,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又需要学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这些学生对未来的自信心不足,成才的愿望不够强烈,特别是对数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面对中职学生不容乐观的学习现状,探索短时期、强效应的教学方法变得刻不容缓。我们把握“技能高考”这一原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向着“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追求实效,启迪智慧”的目标,以创新性思维模式展开探索。

一、与专业技能对接铺筑教学阶梯

“知识+技能”的高考模式要求数学教学要为专业、技能服务,与专业、技能相衔接是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中职数学教学应按专业、技能的要求选取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技能的学生分众化教学。同时强调数学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实用性,离开数学的密切配合,专业技能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与专业、技能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道理。例如机电专业对正弦、正弦型函数、正弦型曲线、复数等入门级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而对三角、解析几何、坐标轴平移与旋转、平面矢量等知识的熟知程度又直接关系到数控专业,由此看出,专业知识学习的好与坏,与入门级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变革常规的课堂教学,突出数学学习的实用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堂数学不仅仅是数字教育,数学知识对于解决专业、技能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还是很有益处的。

二、因材施教传递导向性学习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这里的“材”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二是学生。这里倡导的“因材施教”,就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建立在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和发展需求上,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发展方向,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首先,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学过的初中部分数学知识进行复习,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再学习,即强化练习,这个过程可以有效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其次,授课不能沿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宣讲模式,不能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技能考纲,突出基础教育,合理运用梯度训练的模式。有研究表明,导向性明确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转换和迁徙能力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在强化训练的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的植入高中数学知识,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对数学畏难心理克服的引导。

三、创新式教学点燃学习热情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此话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领悟数学起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例如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下五去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等都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还常常出现在谜语中,如讨价还价、从后面数起、两牛相斗、不转弯的路、查账。各打一个数学名词(谜底依次是:商数、倒数、对顶角、直径、对数。)等等,这些数学谜语的广泛流传,寓教于乐的将冰冷的数字王国注入了温暖的感情色彩,学生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起来耗时耗力,学生学起来也收效甚微。其实数学不缺乏趣味性,教师要以探究式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例如为什么人老了加根拐杖走路就稳了,因为“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抽象能力也相对较差,常规的教学手段有时难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光、影的综合运用,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使得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课堂生动化。例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若采取PPT的方式教学,首先将常见的椭圆图片如卫星运行轨道,油罐车等展示出来给学生直观感受,以动态的形式将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进行演绎,再根据定义推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这种教学方式既生动又直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应按照“技能高考”新思路来进行教学。一要夯实基础。基础知识薄弱是中职学生的共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和训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使学生在练中学,学中悟。要注重对学习方法、技巧、规律的总结与探索,将“诱导公式”的“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负化正,大化小,化成锐角就查表”、椭圆“一个框,四个点,注意光滑和圆扁,莫忘对称要体现”等等这些通俗易懂的规律总结贯穿到教学中,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二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讲解圆这节课时,充分利用“旧知识”作为引子,用以探求新知识。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已经涉及到过圆的基本知识,即圆的形状、圆的几何性质、对圆的定性分析。借助之前学过的知识,充分理解平面解析几何后,可以在坐标为工具的基础上,对圆进行定量的分析。从“标准方程展开→认识一般方程”,从“通过特殊→认识一般”,力求过程、结论并重,知识、能力、思想方法并重。在展现知识形成过程中,应避免学生被动接受,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授课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过程,让学生有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平面解析几何中“圆”这个常见的曲线。三要充分利用“讲讲—议议—练练”这一方法。用这一方法力争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少的习题,掌握最佳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成绩。讲讲议议练练,要立足于紧扣教学大纲和技能考纲,突出基础,梯度训练,侧重导向。

猜你喜欢
中职技能专业
高级技能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