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世情的瞬息万变,党情的深刻变化,《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不仅指出要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制度,而且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并根据评估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传统的干部教育评价机制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及领导干部自身发展的要求,其必将逐步被批判性地继承与创新。因此,目前广泛运用于教育界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也就逐步进入了干部教育评价研究者的视野。
教育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价则是以创新教育的价值观作为价值基础,以开发学生和教师的潜能,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素质发展为根本任务,以激励学生和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为本质,以目标多元、标准多元、方式多样为标志的教育评价。
多元化评价的主要特征: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更加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评价方向上,主张面向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着力于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在评价主体上,主张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特别强调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在评价内容上,更重视评价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对待共性和个性的态度上时,更加强调个性和差异性;在比较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基础上,强调用质性评价去统整量化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操作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多元评价的基本原则:面向未来面向发展;以个性和创新素质为重点;弘扬评价对象主体性;重视质性评价;重视评价过程;坚持评价情境性和评价方式多样性。
多元评价在其价值取向上,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因此在干部教育多元化评价中,其对于评价目的的定位应该是以促进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判定教育培训成效、教师授课质量为主要目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评价信息,并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使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改进提高的方向,以便使其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向多元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例如,从事经济管理的领导干部与从事教育管理、医疗管理的领导干部相比而言,他们之间所需的综合行政能力素养是有差异的,也就使得他们向各自领导岗位的实际所需发展自身综合行政能力素养,所以不能以简单的一刀切来评价某次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
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为了使评价对象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增强其对评价的认同感及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干部教育过程中,要从评价对象的发展需求出发,采用多元化评价媒介,使评价对象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发挥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作用,增强评价对象对评价过程的认同感,从而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不断地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提高评价实效,进而达到促进评价对象的多元发展的目的。
传统的干部教育评价一般只注重评价结论而忽视评价过程,从而丢弃了干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有价值的评价信息,致使干部教育评价信息的效度不高。而多元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不仅重视评价得出结论的过程,而且更加关注施教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因素。鉴于此,干部教育多元化评价应从有利于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角度出发,在重视静态因素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影响评价对象发展的过程性因素的评价,以动促静,动静结合,进而达到对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的全面动态评价的实效,以便使其在干部教育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及时完善不足,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成效。例如,由于团结协作能力具有隐性特点,所以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干部教育评价培训过程中经常将其忽视的,然而团结协作能力却是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行政能力素养,只有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才能有效地从破冰之旅、分组研讨、集中交流等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中观察记录受训者的团结协作能力表现,才能及时发现不足,并未最终的评价提供有效的证据。
传统的干部教育评价一般注重量化评价,虽然从表面看这些精细的量化指标是很客观公正的,但是对于具有复杂情感对象的广大领导干部和授课教师来说,这些量化的评价测量往往是不全面,甚至是不真实的,致使他们对于评价结果缺乏认同感,例如,在革命烈士陵园一堂缅怀先烈的课,难道我们仅仅就能依据受训者给出的一个简单分数作为衡量一堂课的优与差吗?要知道许多情况下受训者是被教师所列举的某位烈士感人事迹所感动,而产生的移情效应,致使其对于这堂课给出了较高的评分,却不是被授课教师的整体内容与主旨所吸引。鉴于此,多元化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重视用质性评价去统整量化评价。所以在多元化干部教育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在强化量化评价的客观性的基础上,用质性评价去统整量化评价,以促进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不拘泥于简单的分等量化,将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与抽象概括,以便将科学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统一,更全面真实地反应干部教育评价对象的本质,充分发挥评价的评判与指导功能。
传统的干部教育评价一般都是强调同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要求,而过度注重共性,忽视个性,进而影响评价对象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多元化评价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重视人的潜能的开发和发挥,强调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评价信息处理办法来对待不同的评价对象。例如,省部级与县处级领导干部、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领导干部、工信部与教育部的领导干部、老干部与青年干部之间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与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多元化干部教育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关注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培养,从有利于促进其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出发,制定个性化评价目标,准许多样化和差异性,设置开发性的评价内容、形式,在突出个性的同时重视对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为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提供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平台,使其在评价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我。
由于认知的结果便于测量评价,传统的干部教育评价一般重视对认知的评价而忽视情感方面的评价,所以多元化评价提倡在继续重视认知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方面的评价,以此来促进评价对象的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现代人才测评理论指出对于人的行为、能力、绩效等素质特征的观察与评价,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所以在干部教育多元化评价过程中,要在基于传统认知方面评价的基础上,强化情感方面的评价,而情感方面的评价应注意其操作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所以干部教育评价工作人员要根据每次具体评价目标,选择不同的情境素材,创设出能够反应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的模拟评价情境,以便在特定的情境系统中观察、分析、评价对象的行为情感表现,在综合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准确评价,以便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在多元化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不断完善,多元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干部教育评价机制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构建起以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为主体的多元化干部教育评价机制,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国家、民族社会的需求,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满足广大领导干部及其他评价对象的差异性、个体性的发展需求,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出干部教育评价的实效。
[1]中共中央办公厅.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S].2010.8.
[2]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2:2.
[3]潘永庆,孙文彬,路吉民.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