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杰(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术科系 湖北 武汉 430200)
在传统羽毛球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精力集中在“手法”的教学上,而忽视了“步法”的教学,这种“重手法、轻步法”的教学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了羽毛球教学的效果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步法移动是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的基础,因此,在羽毛球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室必须注意和加强步法移动的教学。
兴趣吸引是学生练习羽毛球步法的最主要原因,可以提高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羽毛球步法的全面认识和了解。我校羽毛球步法教学训练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根据羽毛球普修班的训练计划可知,在20个课时的训练当中,步法移动仅占了4个课时。击球技术训练为10课时,占了总课时数的50%,而步法移动训练只有4课时,只占总课时的20%,其他训练占30%。要想达到教学要求和良好效果,4课时是不够的。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重视手法而不重视步法,以为只要提高击球技术,步法技术自然会提高。教师在实际训练中,对手上技术和步法移动技术训练两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普遍较重视手上技术,而对步法移动示范和讲述简单,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训练不严格,上下节奏不协调。在激烈的对抗中表现出的稳定性与协调性较差,影响了技术的正常发挥。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手法与步法不一致的情况。应当重视步法与手法结合的教学,使其懂得结合手法与步法的运用,根据来球方向选择正确的步法,通过步法抢占有利位置,保证击球动作的正常发挥。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和重视步法移动与击球动作技术协调配合,尽量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羽毛球步法是由起动、移动、制动和回动四个基本环节构成。起动指由相对静止的站立状态向来球方向移动的发力过程,它来自学生本身的判断和反应;移动指由中心位置运用各种羽毛球步法向来球方向的位移;制动指移动到位后运用脚着跟地克制惯性以维持身体的平衡,以便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回动指击完球后,根据击球的路线与球速的快慢运用步法回到合理的中心位置。所有教学法都要围绕这四个环节来练习,现总结如下。
单个步法的学习是学习羽毛球步法的基础,只有将单个步法熟悉掌握才能够将各种单个步法进行连接运用,因此在学员初学步法阶段,教师必须让学员反复的练习垫步、并步、跨步、蹬步、腾跳步、交叉步、蹬跨步、蹬转步以及碎步的单项步法。
在单项步法熟悉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单项步法进行组合练习。把由单项步法组合熟练应用,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才能形成条件反射。
共同式指教师对全班进行同步施教,讲解示范新动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步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个人式即学生持球自我练习,学生触球时间增加,重复练习的次数多,运动密度大,就某一技术动作容易建立动作定型。
比赛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虽然学生技术水平不高,但情绪高涨,竞争激烈。比赛法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
根据羽毛球运动的规律,可把固定路线的步法教学细分为前后场步法教学、前场步法教学、后场步法教学、“四方球”全场步法教学和米字型全场步法教学。只要让学生们熟悉这些步法,才能在比赛中熟练应用,起到好的效果。
(1)羽毛球步法教学是羽毛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羽毛球运动的灵魂,进行合理的教学训练,才能提高羽毛球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步法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安排羽毛球步法的教学。
(2)在羽毛球步法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扎实、更准确地掌握羽毛球步法。羽毛球的步法与羽毛球比赛的胜利有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羽毛球教学时间经验和羽毛球教学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方法,可以得出以下的教学建议。
(1)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法,个人技术练习的时间增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2)单调的步法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多举行羽毛球比赛,可以提高步法的学习兴趣。羽毛球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场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对于战略战术特点等技能习惯,以此洞察对手的击球线路、击球方向,提前做好起动的准备。
[1]张勇,张锐.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2003,5.
[2]郑超.羽毛球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8.
[3]杨新芳.羽毛球[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