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维青
(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运动减肥是世卫组织 (WHO)认定的最理想的减肥手段,但通过运动方式成功减肥的案例却并不多见。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跟运动减肥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成熟不无关系。毫无疑问,人体通过大量的体育运动可以显著地减轻体重,但众多的事实已经表明,停止运动或减小运动量后体重随即回升,运动减肥理论尚未完全解释这种现象。人们对怎样运动才科学,运动减肥要解决哪些瓶颈问题普遍知之甚少;相反,不想运动怕运动,对运动减肥心存畏惧心理的却不少,盲目减肥乱运动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些不正常现象,一方面反应了当今一些运动减肥方法本身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反应出运动减肥组织者与参与者对科学运动等相关知识的匮乏。由于运动减肥的机制还处于摸索阶段,今后仍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
如何解决运动减肥方法上的不足及理论上的欠缺,是摆在体育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如果学术上对前沿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度,对理论上要解决哪些瓶颈问题未形成共识,研究的方向就有可能出现偏差,面对实际问题时就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那么运动减肥的科学性、健康性就令人质疑。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运动与慢性病康复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加大科普宣传,正确引导减肥者科学运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加强运动减肥瓶颈理论研究,对攻克肥胖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瓶颈”一词从本意上讲,就是瓶子的颈部,其作用在于降低瓶内液体的流出量[2]。瓶颈,一般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
瓶颈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在整个体系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一个或多个。而运动减肥的瓶颈,就是那些制约运动减肥成功的主要障碍或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运动减肥的路途就很遥远。理论上不寻找突破口,而一直沿着目前这样的方向走下去,等着的可能就是偏执和愚顽了,那么,对运动减肥的研究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运动减肥只要有负荷时间,负荷量或负荷强度,并保持原有摄入量或减少摄入量,就能减掉身上多余的脂肪[3]。所以,理论上讲只要身体承受得了,减多少减多快不是运动减肥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真正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2.1 健康问题
健康问题,是指所选择的运动减肥方法,对身体健康有益还是有害。目前关于运动减肥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甚至是理论认识上的错误[4]。运动,并非不加选择的参与就有益于健康。事实证明,不科学的运动对人体健康同样是有负面影响的[5]。方法不同,减肥机理也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就不同,所以,如何科学的运动、健康的减肥,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只有让人承受得了,既能减肥,又不损害健康,甚至有助于疾病自然康复的运动,这种方法才值得推广。
1.2.2 易饥饿问题
运动减肥方法手段多样,虽然减得快,但运动后容易加重饥饿感,使得食欲增加,摄入量加大,从而导致反弹,最终使运动减肥步入越减越肥的怪圈。这种现象是运动减肥研究者或参与者必须面对,而且应当着重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如何使运动后不产生饥饿感,并且在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保持原有摄入量或减少摄入量,是反弹现象能否得到彻底解决的关键所在。
1.2.3 运动难坚持问题
当今的减肥市场,大家想的都是如何才能快速的减掉脂肪,一味追求短期效应。对减肥达标后怎样调控体重,保持减肥成果,做到长期的永久性的减肥缺乏思考。试想,如果运动时间长,而且太苦太累,用这样一种方法来减肥,再用这样一种方法来保持减肥成果,就是健康人都很难做到,更何况肥胖患者或体弱多病者。可见,完全靠毅力支撑着的运动是不可取的,也不适合推广。要实现永久性的保持运动减肥达标成果这一梦想,就必须解决“运动难坚持”的问题[6]。
随着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关注减肥、渴望减肥、参与减肥的人越来越多,研究减肥的科研人员和团体也越来越多。表面上看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减肥市场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繁荣”景象背后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充溢着这个市场,让需求者无所适从,甚至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各种减肥理论灌输在人们的脑海中,让人难辨真伪,不知到底哪个科学。
看似百花齐放的减肥方法和百家争鸣的减肥理论[7],在通常意义上来说是件好事,它为需求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减肥方法或产品不同于文化艺术品,它事关人的健康,它不是简单的减少脂肪,降低体重那么简单的事。也不是任何人、任何组织机构、任何公司企业想做就都能做的事。然而当前的现状却是一窝风的上,因为市场大利润高,加之市场缺乏有效监管,风险成本太低,谁都想做,谁都可以做。为了迎合消费者,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各种稀奇古怪的减肥方法和减肥理论应运而生,只要能挣钱,不管他人死活。不少歪理学说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产生的,甚至至今还误导着消费者,给患者个人及家人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透过市场“繁荣”这一表面现象,应当看到它所代表的实质内含,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科学健康成熟多样的能够解决肥胖问题的景象。而是鱼龙混杂,采用各种离奇方法手段,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不顾减肥者健康的畸形景象。这样一种市场景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才对。那么,理论界对运动减肥的研究,尤其是瓶颈问题的研究又是怎样一幅景响呢。
通过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分别用“减肥”、“运动减肥”、“减肥瓶颈”、“减肥饥饿”、“减肥反弹”等关键词,对1990-2012年期间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有关“减肥”方面的研究论文多达7500多篇,运动减肥300多篇,而涉及“减肥瓶颈”类的论文0篇,“减肥饥饿”类的论文只有《减肥:饥饿的时尚》1篇。“减肥反弹”类的3篇,其中一篇说的是国企改革,与人体肥胖症无关[8]。另一篇说的是用玉米原料制成的“东方魔粥”,产品广告宣传的意味较浓[9]。只有伍伦等人从药物、饮食、个体化随访等方面入手,对如何防止减肥反弹,提出了预防的观点[10]。
通过以上分析了解到,目前对肥胖症的理论研究还是很火热的。众观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学术界对包括运动减肥在内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以如何通过各自的方法快速消除脂肪的多,而对减脂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本文反复提到的瓶颈问题却很少有人涉足。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研究者对瓶颈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学者自身在运动及减肥方面没有切身的体会或更多的感悟,而更多的只是结合本专业泛泛而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或成功体验,对运动减肥理论研究的模式几乎是千人一面,不切要害,更谈不上深度,这也是运动减肥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所在。
(2)运用单一学科进行研究的多,运用交叉学科进行研究的少。不同方法的研究者,主要从各自领域入手,立足于本学科本专业基础理论来探索减肥之道。研究方法单一,思维的角度很窄,涉及的面也不广。
(3)从运动角度触及前沿问题的论文十分稀少。运动减肥之所以面临着诸多难题无法解决,跟理论上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无关系。而研究方法手段过于单一,研究的方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已步入死胡同,是难以取得突破的根源所在。
目前减肥市场上的减肥方法多达上百种,与之相对应的减肥机理也是五花八门。有什么样的减肥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减肥理论。举例来说,药物减肥,主要以泄药、抑制性饮食理论为主。其机理主要是抑制人的中枢神经产生厌食倾向,通过摄入食物少而达到减肥目的[11];节食减肥,则是通过少吃或不吃,饿肚子,或吃些清淡之物,达到减肥之目的[12].;吸脂减肥则是将脂肪直接从人体身上去除,一方面破坏了人体原有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人体的调节机能受到极大影响[13];针灸减肥,通过针灸穴位,达到抑制某些消化酶的分泌,使人体产生饱食感,使人不想吃或减少食物的摄入,来达到减体重的目的[14]。纵观这些减肥方法的机理,都是跟人体“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生理规律相背离[15],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不严谨的,实践证明也是解决不了本质问题的。目前节食减肥、药物减肥、外科手术抽脂减肥等强制性瘦身手段,只能是暂时的控制体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越来越不被大众所接受。
目前,在诸多减肥方法中,唯有运动所消耗的脂肪符合人体“物质分解”这一自然生理规律,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对要小,理论上来说它是最为合理的减肥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运动不科学,对人体健康同样有损害[5]。运动方法不科学,运动减肥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怎样运动才科学,如何运动才能解决这些瓶颈问题,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探求科学运动的真谛。只有把运动与人体生理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健康的减肥机理,用理论指导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入。如果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扎实,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按照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行研究,那么,瓶颈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如果理论上能够取得突破,为指导实践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无疑有助于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那样,市场管理有据可依,指导人员心中有数,减肥者也能接受到正面的宣传,从而避免盲目减肥。
有过运动减肥经历,尤其是累减累败的减肥者,其减肥心理是很复杂的,其减肥意志也是非常薄弱的。这些人只要一听说运动减肥,自然就会联想到运动时间长、太苦太累难坚持,以及容易反弹等情形,从而对运动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可见减肥者弃运动而盲目的或被动的选择其他方法减肥,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跟当今运动减肥方法不科学,瓶颈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理论上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减肥机理有关。如果不能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恢复人们对运动减肥的信心。
然而,要恢复减肥者对运动减肥的信心,就必须加大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力度,对当今运动减肥方法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只有从运动本身出发,对减肥方法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进行认真反思,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方不失为正道。只有努力提高运动的效率,将人体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将运动的功效最大化,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只要运动时间不长,不是太苦太累,体弱多病者都承受得了。通过努力既能减肥,又能促进健康,甚至使疾病自然康复,将极大的鼓舞减肥者树立战胜肥胖的信心。也只有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方法才能真正为肥胖患者带来美丽的春天,选择运动减肥的人也才会更多。
从世人广泛认识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开始,到当今浩浩荡荡的减肥大军,以及看似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实则混乱不堪的减肥市场,粗略算来也有十多年的光阴,但无论从医学的角度,还是从运动的角度来说,至今仍缺乏有效解决肥胖症的好办法。虽然运动被公认为是最理想的减肥方式,但当今的运动减肥方法手段仍然摆脱不了大强度、大负荷量的运动模式,而且时间长太苦太累。虽然减的快,但饿得快反弹得更快。即使达标后要维持已取得的成果也十分艰难,而且容易步入越减越肥的怪圈。重视这些瓶颈问题的解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过去肥胖多发生在发达国家或有钱人家,是富裕的象征,并且肥胖多发生在中老年这一年龄段上。现在的肥胖患者人群不断增多,已无年龄界线之分。随着肥胖增长率的不断上升,肥胖带来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跟肥胖有关的疾病死亡率也不断上升[16],人类健康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如何通过运动战胜肥胖,消除因肥胖带来的各种健康隐患,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作为体育科研工作者,应当理性客观的看待运动方法不科学可能带来的隐患。尤其是面对运动减肥中的瓶颈问题,更要有时不我待,锐意进取的钻研精神。只有对运动方法健康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有加强运动方法科学性、健康性的理论研究,努力探究健康运动的真谛,寻求解决瓶颈问题的突破口,挖掘运动的潜能,发挥运动康复的独特功效,使患者通过科学运动消除肥胖,战胜疾病,才能真正树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促进健康”的良好形象,使其名符其实。
任何一种减肥方法,都是以其理论体系为支撑,都是人们从不同角度认知事物的具体表现。这种认知程度跟研究人员对专业知识及其它相关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关,跟研究者的学识、品德和职业道德,以及对事物的领悟性和敏感性有关,跟研究者的动机也有着珠联璧合的关系。
分析现在的减肥市场,歪理学说十分盛行,一些商家为牟取暴利,至患者健康于不顾,有意夸大其功效,其减肥机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胡编乱造、故弄玄虚、夸大其词者比比皆是,让人看了似懂非懂。一些名词看上去很时尚,功效很诱人,减肥者不用付出任何努力,不用吃任何苦,就能快速健康减肥,但又找不出有说服力的成功案例来,就是有其真实性也无从考证,严重误导消费者。分析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方设法让消费者认同其理念并接受其产品,最终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不可能将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量。
纵观这类减肥方法,其共同点都是抓住消费者减肥心切,追求苗条身材愿望迫切,不想吃苦、不想付出,只要说得好,都愿意试试看的心理。并根据这些心理特征而精心编织各种美丽的谎言。所以,如何包装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是其理论研究的动机所在。加之市场处于无人监管,自由发展的混乱时期,没有出现大面积死残现象,没有危及到社会稳定,就是再多的人减肥减出了毛病,也无人过问,这也是什么人都从事减肥产业的原因所在。总之,这些减肥方法的机理带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误导性,其伪科学性一般人很难分辨得出。患者只有试用过后,不但没能最终减肥成功,反倒把身体搞跨了之后才会翻然醒悟。
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为依据,职能部门对减肥市场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管。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听之任之,市场无序状态所暴露出的问题将更加严重,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将更加突出。中国的消费者最怕的是上当受骗,但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又常常被骗。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加强瓶颈问题的理论研究,用科学的减肥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是揭穿美丽谎言最有力的武器。
面对极不规范的减肥市场,减肥者呼唤科学的减肥理论能早日面世。市场也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既具权威,可信度又高的减肥理论。理论上的突破,为整顿规范减肥市场秩序,审核从业人员资格,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只有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对伪科学的减肥理论加大打击力度,进行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才能使减肥市场真正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对运动的了解和接触,更多人只是停留在对现代运动方式的感性认识上,而对如何科学运动、健康减肥缺乏理性认识。观察平时的运动参与者不难发现,无规律无章法乱运动的现象极其普遍。人们无形中已习惯于随意的、间断的、凭个人兴趣爱好来参与运动。无意中已把运动的趣味性、娱乐性、竟技性放在了首位,而对健康性思量不足。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运动只具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能,而很少听说运动对疾病具有自然康复的功效。当我们生病后,有多少人会采用运动的方式来消除疾病,现实中又有多少人通过运动消除了疾病。为什么篮球场上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多,而四十岁以后的人少。为什么人们都选择慢跑或散步健身,而不选择短跑健身。为什么一些运动员在役时看上去非常健康,退役后尤其是到了另一个年龄段后却疾病缠身。为什么减肥者对运动存有畏惧心理,为什么运动减肥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这些现象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对当今的一些运动方法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吗。
虽然运动被公认为是最理想的减肥手段,但制约运动减肥成功的因素还有很多。运动减肥所要解决的难题并不是如何快速消除脂肪的问题,而是在消除脂肪的过程中不留下后遗症,同时有利于瓶颈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运动方法才是科学的,也是市场所急需的。想通过运动消除肥胖,增进健康,以及消除疾病,就要解决当今运动存在的不足,重视瓶颈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寻找突破口,形成科学的运动减肥机理。如果瓶颈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运动减肥要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是不现实的,而对运动减肥寄予厚望的人们也只能望运动而兴叹。
采用科学与不科学的方法运动,都是正反两方面量的积累过程,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非科学运动给人带来的益是表面的、暂时的,而带给人们的弊是隐藏的、长期的。当今很多运动,练了外而可能伤了内,外表看似强健,其实体内已受到损害,为日后疾病的产生留下了隐患。只是这种危害的程度及显现时机因人而异,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潜伏期长,有的潜伏期短,时机成熟就会显现出来;同样,长期采用科学的方法锻炼,对人的影响也是整体的、全面的,而且根基是牢固的。注重内环境及体内各组织系统各组织器官的健康发展,是健康运动的目的所在,也是科学运动的具体体现。只有体内健康,体外才能健康。一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运动步入良性循环,就能使运动效率最佳化,运动效果最大化,从而有助于运动减肥瓶颈问题的解决。研究发现,运动可促进脂肪代谢与利用,使脂肪细胞缩小,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为脂肪,导致体质量下降[17]。而只有科学运动与合理的饮食控制相结合,加上持之以恒的运动,才能保证运动减肥取得成效[18]。
减肥是一项系统工程,对运动减肥瓶颈理论的研究,应当立足于人体科学和自然科学。应当将运动与诸如医学、武术、气功、营养保健学等学科融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发挥各学科对人体研究上已取得的成果,指导我们如何科学运动、健康减肥,并形成科学的运动减肥机理。仅仅从本专业入手,从单一学科上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这样理论上才有可能取得突破。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引导减肥者形成科学运动的意识,树立健康减肥的理念。才能拨乱反正,使减肥市场步入良性循环。
2)打破部门界限,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由政府牵头,组织体育、人体、医疗等相关部门的科研人员进行协作,发挥各自优势,针对运动减肥瓶颈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从理论上寻找突破口。
3)组织科研实力较强的体育院校强强联合,对运动减肥瓶颈问题进行集体攻关。
4)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个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给予政策上扶持。
[1]刘一平,王有乐.肥胖与运动减肥研究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67 -70
[2]刘伟.论瓶颈垄断[J].上海经济研究,2002,(5):52-59
[3]张洪志,贾保民.运动减肥的科学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69 -70
[4]马涛,黄滨,周君来,等.对运动减肥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76-77
[5]李蕾,陈文鹤.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72-74
[6]尤培建,王旭东.运动减肥安全性与不同运动形式的初步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4):93-95
[7]许文鑫,姚绩伟.近10年我国运动减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16-18
[8]孙尚敏.机关“减肥反弹”说[J].中国石油企业,2003,(11):22
[9]沙芜.瘦身男女向往终生美丽东方魔粥安全长效不反弹[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09,(4):63
[10]伍伦,李力华.如何防止减肥反弹[J].糖尿病天地(临床),2008,(11):505 -508
[11]王晓静.以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实现健康减肥[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S1):305-306
[12]钟玉昆.科学减肥不用节食[J].广东科技,2001,(8):54-57
[13]于素梅.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62 -63
[14]张理梅,张蓉.针灸减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0):136-137
[15]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生理学》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78:147-161
[16]刘学哲.肥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2):113 -114
[17]孙建波,路新国,彭慧慧,等.肥胖及其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66-167
[18]李焕品,刘根发.肥胖症及其康复疗法[J],医学导刊,2008,(2):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