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华,季 琰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课程设置,简单地讲,就是指各专业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它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的设计。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能推动专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教和学,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就业环境。笔者于2013 年期间赴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学习,在加拿大期间以及回来之后对加拿大尤其是其高等教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其发达的经济和全球第一的高教普及率说明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拟以圣力嘉学院为例探析加拿大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加拿大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有着符合其国情和各校校情的成套体系,既表现出其形成的宏观特点,又有其细腻的微观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情况加以消化和利用,从而改进我们的课程设置的方法,推动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
加拿大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不设教育部,各省设有教育部主管本省的各类教育事业,主要职能是制定教育政策,提供教育拨款和教育方面的基本建设等。因各省政策不同,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政策和制度。这样的特色也同时推动了各省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加拿大的高职院校也是在这样的体制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加拿大的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公立的,各高职院校接受省教育部的宏观管理,而这些管理主要是来自于省教育部设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发展。而这些指导主要是方向性的,各个高职院校在办学、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拥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可以在政策范围内选择学校认为合适的课程,从而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加拿大的大学与学院分工明确,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大学、学院、专科技术学校或私立职业学校三个层次。它们分层的意义更大程度上是分工的差异,而不是重视与否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政府更加重视职业类教育的发展。在加拿大,许多已经完成了大学教育的青年回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职业技能,以便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与此同时,政府立法推动产学合作活动。鼓励企业及社会各界对教育进行投资和捐助,规定给捐助者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并且为受益学校提供捐资数额等同的配套资金。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深受欧洲的影响,最初形式是“学徒制”。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工商业者建立了夜校,在此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当然,加拿大真正具有现代特点的职业教育开始于20 世纪,6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回顾加拿大职业教育的过去,工商界是其创始者,并一直推动和赞助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政府也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创办了高职院校,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使得加拿大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它独有的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形成了今天加拿大的职业教育现状,这众多因素造就了加拿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显著特点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加拿大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很多来自行业一线,加拿大的教师不仅要有教师资格证书,还要有5 年以上的企业行业经历,有顶级资格证书。专业教师既可以在学校里当教师,又可以成为技术骨干,在操作上做学生的“师傅”,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不仅能在理论上指导学生,更以实际经验在操作方面给学生以现场的演示和帮助。由此可见,专业教师不仅了解教学,同时也了解行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实际状况等,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就是他们对于课程特别是实践环节的设置能够提供合理的建议,符合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显然,如此情况下安排出来的实践环节课程更能契合行业实际,更能够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使实践教学直接面向市场,从而保证了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对市场的适用性。
加拿大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行业调查,进行市场分析,调查市场上需求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然后根据调查,再向行业委员会进行咨询,最后结合调查和咨询的结果,由教师、管理方、企业三方共同确定专业的设立,并进行课程设置。以笔者所考察的圣力嘉学院人文学院来讲,它们没有和我们相对应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只有类似的专业和相似但又不同的课程,这也是他们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在圣力嘉学院相关的专业其实有很多,诸如电视广播、广告学、非线性媒体制作、记者学、社会媒体等,当然每个专业都会因为专业的相似有相同的课程。据该校人文系主任Peter Meehan 讲,该校制作的短片曾获奥斯卡短片奖,教学成果显而易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指导教师就是来自视频、动画制作行业的一线专家。这些专家对社会上对行业内的工作内容非常了解,故制定的课程能够直接面向市场,从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保障了学生的就业。
课程目标是一门课程的基础,它在展示课程目的方面,向人们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图景。课程目标应该使用非常明确的行为动词,而不用那些含糊不清的词语,描写那些便于观察和测量的方面。它们还专门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含糊不清的词语,比如:理解、知道、意识到、评价、领会、明白、获得、接受、学到、掌握、感觉到,熟悉等。
其次课程目标要从学生的视角设置,他们在完成这门课程以后能够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等,其中建立课程目标的核心是确立课程目标的评估标准。这样不仅考虑到了学生,而且把关注的重心从内容转移到了目标(结果),课程设置的时候已经能够预知到在这门课程结束以后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以及使用的操作方法。
课程设置,必须能应对来自于你自己的思考和检验。一般情况下,应思考如下问题:你的课程为什么重要,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课程结束时,你想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课程的概况如何,它和其他课程怎样关联,这门课程建立在什么课程的基础上,在这门课程之后是什么课;你是否意识到专业目标,课程目标如何来满足专业目标等。
进行课程目标的设置,所使用的词语应满足“SMART”原则。[1]这五个原则分别是:S - Specific,它们应该是清晰且具体的;M - Measurable,它们能够通过评估而测量;A-Achievable,学习能够在一个学期或者课程分配的时段内完成;R-Relevant,它们和专业以及学科是相关的;T -Time -limited,它们能够在一个学期内可利用的时间内实现。
课程设置和专业密切相关,课程目标是课程各方面的基础。每个课程目标至少和一个评价标准直接相关。每一个课程目标也意味着很多个小时的教学和活动。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谨记这些,以便制定好的课程目标。一般来讲,一门课程应该设计5 ~8 个课程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一旦制定,不能随意修改,如果必须修改的则要首先向该专业的负责人报告,总之,个人不能随意改变已经确定的课程,不能随意对课程进行修改,从而保证课程设置的稳定性。
课程目标制定以后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包括:如果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掌握了这些课程目标,是否就认为这门课程是成功的?如果同事或者行业专家问为什么会选择这些课程目标,你怎样解释你的决定?这些课程目标对你的课程,对你的专业,对你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好处?这些课程目标和其他课程是否有联系,如何联系?这门课程为专业的其他课程准备了什么?如果同事说你的课程目标太多或太少,你将如何解释等。
学生要想实现课程目标,必须通过努力获得一定的分数,故而应建立分级制评估标准,应明确每一个分值代表什么,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区别在哪里,什么状况是没能通过课程,这门课程允许学生通过的最低标准是什么等。
显然,面向市场,独立办学,在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真正“双师”素质的教师人才,让高职院校有自主权,有资金,有市场,有生源,发展之好,就业率之高,都显得水到渠成,令很多大学“望洋兴叹”,很多本科毕业多年的学生再次回到高职院校接受职业培训,以期待获得更满意的工作。而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细腻认真,让学生有本可溯,让教师有本可依,教与学真正地融汇贯通,学历和职业真正地融合,让学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适应社会,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不可否认,我国的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加拿大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有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简政放权,真正做到给高职院校自主权,使他们能够独立设置课程。二是对高职院校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和普通大学的差异,从政策、资金、就业等方面对高职院校进行帮助,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提高高职院校的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三是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专业设置,都要面向市场,学校要打通学生和市场的对话,课程设置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从而为社会提供急需的人才。四是课程设置要注意与实践的结合,实践不需要单独安排,而应渗透在各门具体课程中,这种整合模式有利于保持理论与实践的平衡。[2]五是课程设置绝不能仅仅是教务处和教研室主任的事情,还要广泛征求意见,不仅要征求教师的意见,也要征求企业的意见,还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之前应做充足的市场调查,设置合理的课程。在我们看来,向在行业内工作的毕业生咨询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他们既懂得专业,又了解社会的需求。
总之,我们需要思考的还很多,希望这些思考能够引起重视,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善莫大焉。
[1] VALERIE LOPES. A Short Primer For Writing Subject Learning Outcomes[R].Toronto:seneca centre for academic excellence,2013.
[2] 吴建设.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学制课程分析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