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瀛,邓李燕,劳永聪,胡幼林
(1.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E-mail:huangy-196@163.com;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晚期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引起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我们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应用放射性核素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患者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患者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33~83岁,平均56.5岁,其中乳腺癌14例、鼻咽癌10例、肺癌9例、结肠癌6例、前列腺癌2例、来源不明确癌5例;骨转移灶有1个的2例、2个的3例、3个的5例、4个的4例、超过4个(广泛性)32例。所有患者的原发病灶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全身骨骼转移病灶经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X线检查、CT、MRI证实,患者 WBC>4.0×109/L、血小板>10.0×109/L、Hb>10.0g/L,肝、肾功能正常,无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症、化疗或大面积放疗需停止1个月以上,患者预期寿命大于3个月。
1.2 治疗方法89SrCl2(北京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所提供)静脉一次性给药,剂量按2.22~2.96mBq/kg计算,用量111~185mBq,平均157mBq。7d后给予唑来膦酸(江苏恒瑞医药提供),唑来膦酸4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次静脉滴注20~30min,每日1次,每个月为1个疗程,唑来膦酸连续治疗2~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骨骼疼痛反应的标准分为3级,Ⅰ级为有效,所有部位骨痛消失;Ⅱ级为显效,50%以上部位骨痛消失或骨痛明显减轻,必要时服用少量止痛剂;Ⅲ级为无效,骨痛不减轻或无任何改善。
1.4 不良反应强度分级 轻度(Ⅰ):不经诱导询问出患者易接受或仅引起轻微不适,不影响日常生活,不需临床处理;中度(Ⅱ):主动叙述,影响生活,但能耐受,需要临床一般处理;重度(Ⅲ):有客观表现,明显影响生活,不能忍受,需卧床休息,需临床积极处理,判断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关性,以有关和可能有关计为不良反应。
2.1 临床疗效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有效率41.30%(19/46),显效率50.00%(23/46),无效率8.70%(4/46),总有效率为91.30%。
2.2 药物不良反应 本组发生不良反应46例,其中骨痛加重25例(54.35%),白细胞、血小板减少11例(23.91%),寒战、高热6例 (13.04%),胃肠反应 5 例 (10.87%),肾毒 性 2 例(4.35%),其他1例(2.17%)。
应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后,镇痛出现时间1~10d,维持时间平均(4.78±2.45)个月,总有效率达91.30%。89SrCl2是用于转移性骨痛内照射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发射纯β射线,其能量为1.46mev,半衰期为50.6d,其β射线的穿透范围为3 mm,能有效杀死周围肿瘤细胞[1]。唑来膦酸作为第二代膦酸盐药物的代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疾病,作用强度高,使用剂量小,疗效更持久[2],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疗效。
4.1 骨痛加重现象 应用89SrCl2治疗后3~7d本组病例54.35%(25/46)出现骨痛加重现象,即所谓“疼痛闪耀”现象[3]。护士在治疗前、后进行专业医学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疼痛闪耀”现象是治疗后正常反应,以减轻恐惧和焦虑不安心理,必要时予以止痛剂缓解疼痛。
4.2 骨髓抑制作用89SrCl2通过释放β射线起到治疗作用,β射线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本组病例23.91%(11/46)用药治疗后3~4周出现白细胞、血小板暂时性减少,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最低1例 WBC降到2.3×109/L。当白细胞计<1.0×1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安置单人间,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湿度适宜,限制探视,减少外出,注意保暖,避免引起感冒或交叉感染。
4.3 寒战、发热 本组病例13.04%(6/46),患者出现寒战、发热,体温波动在37.2~39.5℃,发热多于用药第二天、第三天出现。护理措施:加强巡视,注意监测患者体温变化,主要以物理降温,必要时予以药物降温,指导患者多饮水,安静休息,饮食清淡为主。
4.4 胃肠反应 本组病例10.87%(5/46)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患者自觉食欲减退、恶心、看见食物想吐,经沟通发现多数由于心理因素引起胃肠反应,鼓励患者正确面对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指导患者开餐时把米饭放入口中咀嚼,大米的香甜诱导食欲产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增加进食欲望,减轻胃肠反应。
4.5 肾毒性[3]89SrCl2和唑来膦酸主要通过肾脏代谢,治疗前后进行肾功能检测,用药后指导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 000 ml,达到利尿,减轻肾毒性目的,记录24h尿量,排尿量每天维持在2L,本组2例患者于治疗后第4周检测肾功能出现血清肌酐值升高,经对症治疗,恢复至正常水平。
4.6 病理性骨折及其他不良反应 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因治疗需要服用各种药物,加上患者本身体质虚弱,常见不良反应可见:心脏毒性、肝功能异常、病理性骨折等。尤其注意预防病理性骨折,指导患者疼痛缓解后进行锻炼,不宜剧烈运动或负重,防止摔倒,适宜运动如散步、练气功、太极拳等,对行动不便者协助其肢体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功能退化,加强饮食管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
4.7 随访护理 建立病例档案,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记录骨痛开始缓解、消失、维持时间及复发时间。记录食欲、睡眠、生活质量的变化,以便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做好复诊指导:告知治疗后1个月回院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后每个月复查1次,3~6个月复查ECT骨显像,观察病灶变化,一直随访至正常。
通过医护人员不定期讲座、开辟宣传栏、利用板报和小册子提供健康教育处方,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心理特点、受教育程度、从事职业,采取不同方式和途径,从入院至出院全程向患者和家属宣教,宣教内容包括:核素治疗的原理、方法、治疗前后注意事项、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消除核素恐惧心理,确保治疗过程顺利,争取早日康复。
[1] 姜萍岚,胡阳媛.氢化锶治疗乳癌转移性骨痛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1):67-68.
[2] 王玉名,商冠宁,孙平.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健康医学,2010,22(2):97-176.
[3] 杨剑霞,凌慧芬,胡蓓,等.骨转移癌病人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药物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1):2961.
[4] 沈菊.健康教育在89Sr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2):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