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的护理体会

2014-08-15 00:44罗清萍丁建英
云南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登革热病防蚊登革热

罗清萍,丁建英

(西双版纳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0)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以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100%的病例中,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者可以确诊。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2013年8月17日全州发现确诊首例输入登革热病例开始,我院于2013年8月18日-11月26日共收登革热217例,由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合并症多。每日收治病人10多例,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 217例中,男132例、女85例,年龄最大79岁,年龄最小2岁,4~19岁22例,占10.1%,20~69岁168例,占77.4%,可见青壮年发病率高,70~79岁15例,占6.9%,血小板减少加重4例,占1.8%合并肝损伤40例,占18.4%。家庭发病2~3人共5户,体温升高在38~40℃,最高体温为40.2℃。持续高热时间1~5d,用药后3d左右体温高峰开始下降,体温直至稳定到恢复,住院时间7~10d,平均住院日8d,痊愈217例,登革热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治愈率100%。

护理体会 1.对症治疗:首选抗病毒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如:板蓝根片、病毒唑针等。

⑴高热患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应谨慎使用解热镇痛剂退热,可避免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对高热症状持续不退的患者,可遵医嘱肌注柴胡针并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针5mg静脉注射。

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遵医嘱给予胃复安针、奥美拉唑液、雷尼替丁注射液等护胃,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应注意脑水肿发生。

⑶有出血倾向者给选用止血敏、维生素C及K1等止血药物。对血小板减少达到危极值病例,遵医嘱输入新鲜血小板。

⑷皮疹患者遵医嘱可用扑尔敏片10mg、赛庚啶片2mg,口服一天3次或葡萄糖酸钙针静滴。白细胞降低者给口服利血生,VitB4,鲨肝醇,VitC,合并肝损伤者给予肝泰乐片100mg口服、古拉定针1.2g静滴。

2.护理措施 登革热治疗上没有特效药,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因此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⑴心理指导:本病发病突然,重型患者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预后,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如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并告知本病普遍预后良好等,以消除顾虑,安心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在施行医疗、护理措施时表现沉着、冷静,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⑵一般治疗急性期指导患者宜卧床休息,体温正常,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倾向方可适当活动。恢复期的患者也不宜过早活动。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

⑶严密观察心率、血压、体温、皮肤及出血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⑷发热的护理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宜全身使用冰袋,以防受凉发生并发症,但可头置冰袋或冰槽,以保护脑细胞,可嘱患者温水淋浴或擦浴,温度适宜,时间不宜过长,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一般降至38℃时不再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降温过快产生虚脱。

⑸皮肤护理出现淤斑、皮疹时常伴有瘙痒、灼热感,提醒患者皮疹是登革热的特征之一,勿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采用冰敷或冷毛巾湿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不适,避免穿紧身衣。有出血倾向者,静脉穿刺选用小号针头,并选择粗、直静脉,力求一次成功,注射结束后局部按压至少5min。液体外渗时禁止热敷。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⑹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易消化吸收的流质、半流饮食,如牛奶、肉汤、鸡汤等,嘱患者多饮水,补充足够营养。

⑺疼痛的护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必要时遵医嘱口服颅痛定片及止痛剂。

3.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肝脏肿大,血清肝酶升高,发生率18.4%。经过治疗病情恢复后,肝功可正常。

4.疾病预防:⑴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室内、外成蚊可用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喷洒消灭,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把蚊虫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也可以考虑使用物理性的防蚊工具,如防蚊纱窗,防蚊纱门等。

⑵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沙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不少于5d,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1]

⑶患者2~3人为一家人的,尽量安置在同间病房,更具人性化,降低陌生感。

⑷医务人员要加强营养,注重休息,增强体力,多饮水,在岗期间使用风油精、花露水等驱蚊剂,着装整齐,长衣服、长裤。

讨 论 1.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均可灭活;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2.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至一定数量后,即进入血循环(第1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系统和淋巴组织之中,在外周血液中的大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和肝脏的Kupffer氏细胞内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2次病毒血症。体液中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3.因为目前没有疫苗,清除病媒蚊孳生源与及早侦测疫情为防治登革热的首要工作,以防病毒扩散。如果曾前往登革热疫区,而怀疑自己得到登革热,则应赶快前往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曾前往登革热疫区,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4.本组病例中,发病区域在人员密集的农贸市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环境差的占多数,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防护知识不足。发生登革热病,要及时就医,延缓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应呼吁全民齐动员,加强宣教、参与防蚊、灭蚊,防止登革热病发生。

本次收治登革热病人,得到云南省传染病专家指导,收到明显的成效,并受到上级领导及病人家属的认可和满意,赢得好评,值得同行们借鉴。

[1]陈宣,施锦丰,黄松钦.三氮唑核苷治疗登革热[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5):353-354.

猜你喜欢
登革热病防蚊登革热
一类具变系数交错扩散的登革热模型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动物防蚊有妙招
人类防蚊有妙招
登革热临床特征及病程影响因素分析
动物防蚊有妙招
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夏日防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