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初探

2014-08-15 00:49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入党党校

王 珺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高等学校基层党委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是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设置社会实践课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办公厅早在1992年《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应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予以足够的重视,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虽然在文件中没有特别提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党员等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但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组织好大学生党员投身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成长,是不可轻视的党建工作之一。因此,加强党校培训实践课程的管理,对广泛深入地做好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的意义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的社会实践课程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有其自身特点。一,普通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期间,时间长、活动过程较松散;而党校培训实践课程周期短、过程很紧凑,一般只安排8-16学时活动时间。二,普通大学生社会实践多数是大学生在规定时段内自行安排实践时间、落实实践单位;而党校培训的社会实践课程属于集体活动,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策划、组织和总结。三,普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学生个人单独行动,如暑假时间在家乡某单位实践;而成功的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中,学员之间应相互协作配合,个人行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服从集体安排。

在党校培训过程中安排社会实践课程,首先是完善党校培训课程设置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学员们通过各种方式,如读书、阅读报刊、走访、座谈、听报告等,结合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理论著作的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1];其次,学员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进行社会调查还是开展文化服务、技术服务等,都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其自身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有利于他们早日成长成熟,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再次,学员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参与活动策划、联系实践单位、社会活动交流、突发情况紧急处理、总结等,锻炼了处世的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

加强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的管理,有助于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课时,督促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将理论与实际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党校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效性;有助于提升社会实践课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有助于完善党校社会实践课程自身体系,使该课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促进党校培训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

2 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的现状

所谓课程管理,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课程管理者对一定课程系统的人、财、物、课程信息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的控制,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系统预期目标的活动[2]。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的概念,正是在“课程管理”概念这一基础上的细化,即在党校培训过程中,管理者对社会实践课程系统的人、财、物、课程信息等进行决策、计划和协调,以实现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系统预期目标。

2.1 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的经验启示

据笔者调查,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校短期集中培训中(通常不少于40学时),多数高校都详细设置并安排了8-16学时的社会实践课程,并将社会实践的要求列入党校章程。各院校党校培训在社会实践课程安排上尽管情况不同,措施各异,但在社会实践课程管理制度、运行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好的做法。以扬州市某高校为例,党校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各学员小组在规定时段内完成社会实践课程,具体实践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由各学员小组成员自行商议,形成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经各学员小组所在院系党总支批准,报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备案。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完成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要求内容丰富,材料属实,交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存档。在社会实践方式上,部分院系已形成固定“传帮带”的传统,学生党员和老学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学员,在社会实践中给予指导和帮助。有些学院长期定点联系某个社会实践单位或者实践基地,结成共建单位,每期党校学员小组都前往该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使得社会实践课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又促进形成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提高学员社会实践的效果。

2.2 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管理存在的不足

高校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在管理设置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薄弱环节。一是对社会实践课程管理疏松,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上较为简单。笔者在走访各学员小组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时了解到,部分社会实践小组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只停留在打扫改善校舍卫生、观看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些简单单一的教学实践形式虽然比较容易组织和管理,但是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大打折扣。二是社会实践课程管理和组织缺乏经费支持,这使得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党校学员小组有想法、有计划也只能“望洋兴叹”,客观上导致了社会实践活动只能大致敷衍了事,学员的社会实践积极性难免受到损伤。三是党课培训的社会实践课程缺乏教师党员或组织员的重视和指导。由于党课培训中的社会实践课程课时较少,往往得不到院系部门领导的重视,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员小组组长自行确定实践方案,实践活动常常一晃而过,接受不到院系领导、党员教师或组织员的指导和帮助,客观上也使得实践课程成了走过场混时间,没有实效性可言。

3 加强党校实践课程创新管理的途径

加强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的管理,应该在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基础上,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改善,使党校社会实践课程形成自身体系,促进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3]。

3.1 加强党校社会实践课程的制度管理

在党校培训章程中,制定明确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包含对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宗旨的确定、各院系实践活动辅导员的组成、对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实践过程的开展评比、经费使用等一系列制度的规定,以保证校系两级党组织充分重视实践课程,促进党校培训实践课程有目的、有秩序、有指导、有保障地开展。

3.2 加强实践课程辅导教师的管理和培训

党校培训实践课辅导教师队伍的构成,应包含各院系组织员、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部分专业教师等,他们政治素质好、有责任心、专业素质高、与大学生学生密切联系,有利于实践课程有序健康地发展。高校党委组织部门应每年定期采取以会代训、工作研讨、经验交流、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形式对党校培训的授课教师和实践课程辅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贯彻党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党委的重大方针和部署,组织党校培训实践课程辅导教师学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相关文件,听取意见,加强交流,关心、帮助、指导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把握好党校实践课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活动有策划、有步骤、有总结的基础上,鼓励党校学员小组创新实践课程形式,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学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大学生学员参与实践,使学员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3.3 做好党校社会实践课程评比工作

每期党校培训结束后,党校培训各学员小组通过汇报演讲、大组交流讨论、实践心得征文、实践图片展等形式展示实践课程成果,并由学校党委组织部门牵头,邀请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校团委、宣传部门等对各学员小组的实践活动开展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评比,鼓励实践活动结合学员小组所在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有特色、有创新,对获得好评并有一定示范和启发作用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思路予以推广,对所在学员小组和实践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定期展开有效的评比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总结和推广优秀的社会实践经验,带动后期党校培训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促进培训社会实践课程进入良性循环。

3.4 提高对党校社会实践课程的经费支持

任何课程的实践环节都需要经费的保障,党课培训的实践课程,同样也需要经费的支持。社会实践课程的具体责任人,应根据每一期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人数划分社会实践小组的数量,在节俭的原则上,对社会实践课程进行实证性的预估算。部分高校将党校培训专项费用投入到党课教学,可供社会实践课程使用的经费却很少甚至没有。高校党校每年应划拨社会实践课程活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寻求、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扩大经费来源。社会实践课程专项经费的主要用途,可用于资助立项的重点和一般社会实践项目;奖励优秀社会实践小组、个人、优秀社会实践征文和优秀实践指导教师。各社会实践小组要合理使用实践费用,务必做到账目清晰、规范,在分配金额限度内实报实销。

[1]袁金轩.浅议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教育在高校党校工作中的作用[J].思政园地,2011(4):145-146.

[2]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武永乐,吴芳,屈晓阳.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以社会实践为视角[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94 -96.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入党党校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