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宇 (黑龙江省嫩江县畜牧兽医局动物检疫站161499)
消毒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蔓延。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以下三种:①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的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②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畜污染或可能污染的一切环境、用具、饮水等。③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消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①机械性清除,即用机械的方法如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将畜舍等环境中污染有病原体的粪便、垫草、饲料残渣等,采用机械性方法清除掉,是全面彻底消毒的第一步。清扫出来的污物,根据病原体的性质,进行堆沤发酵、掩埋、焚烧或其他药物处理。通风可使畜舍内空气交换,减少病原体的数量。机械性清扫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目的,必须配合其他消毒方法才能将病原体消灭干净。②物理消毒法,即采用物理的方法进行消毒。阳光、紫外线、干燥。高温主要包括火焰消毒、煮沸消毒、蒸汽消毒。③化学消毒法,即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化学消毒法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根据化学消毒剂对蛋白质的作用,可将化学消毒剂分为凝固蛋白类的化学消毒剂,如酚(石炭酸)、甲酚、来苏儿、克辽林、醇、酸等;溶解蛋白类的化学消毒剂,如氢氧化钠、石灰等;氧化蛋白类的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氯胺、过氧乙酸等。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如新洁尔灭、洗必泰等,醛类及其他化学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戊二醛、环氧乙烷等;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病原体的消毒效果不一。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总原则是选择消毒力强、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的物体、易溶于水、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价廉易得和使用方便的消毒剂。④生物性消毒法,主要对粪便进行的一种消毒法。是利用粪便堆沤过程中,其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热进而杀死病原体。该法可用于不能产生芽胞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消毒。但不能杀死芽胞细菌、故不能用于由这类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的消毒。
鼠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染媒介和传染源,因此灭鼠对防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灭鼠主要有以下方法:①机械灭鼠法。夹、关、压、扣、套、翻、堵、挖、灌等方法。②药物灭鼠法。该法在规模化猪场比较常用,优点是见效快、成本低,缺点是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因此要选择对人畜安全的低毒灭鼠药,并且设专人负责撒药布阵、捡鼠尸,撒药时要考虑鼠的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鼠洞、鼠道。目前使用的鼠药主要有消化道药物和熏蒸药物。此外猪场还要建立健全灭鼠制度,一般猪场根据实际情况每月普查一次,一有必要,及时灭鼠。还可以根据情况建立健全奖励政策,发挥员工的灭鼠积极性,实现全员灭鼠,将猪场的鼠害程度降到最低。
蚊、蝇、蠓、虻、蜱等节肢动物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杀灭他们可阻止或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杀虫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①物理杀虫法,如烧、烤、煮、烫、冻、拍、打、捕、捉等方法。②药物杀虫法即采用化学杀虫剂。杀虫剂主药有如下几类:胃毒药剂,敌百虫等;接触毒药剂,除虫菊等;熏蒸毒药剂,敌敌畏、烟草等;内吸毒药剂,倍硫磷等。③生物杀虫法即利用昆虫的天敌或病菌、雄虫绝育技术、激素等生物性方法来杀虫或抑制昆虫某个发育过程以阻止其繁殖等。
病畜尸体中可能含有病原体,正确地处理尸体,是防制传染病的必要措施。尸体处理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①化制。用专用的化制炉对尸体进行高温处理。此法消毒彻底,而且可保留许多可利用的畜产品,如油脂、骨粉等。②掩埋。深埋土中使其腐烂,是一种简便经济的尸体处理方法。应选择干燥、平坦、距离住宅、道路、水井、牧场及河流较远的偏僻地方进行掩埋,深度应在2米以下。③腐败。将尸体投入专门使用的尸坑中使其腐败。腐败后的残留物可作为肥料用。该法不能杀死细菌芽胞,故不适用于炭疽等传染病的尸体处理。④焚烧。是消毒灭菌最彻底的一种尸体处理方法,但需用大量燃料,费用较大,一般少用。多用于可形成芽胞的细菌所致传染病的尸体处理、如炭疽、气肿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