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窦春旭 李宽阁(黑龙江省宝清县畜牧兽医总站155600)
在病因的作用下,食道阻塞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但犬常发生于食管的胸腔入口部和心底部。因阻塞物的形状、大小不同,可发生食管不完全阻塞或完全阻塞。当出现不完全阻塞时,饮水和流体食物还可咽下,胃内的气体也能排出。当食管发生完全阻塞时,任何食物和饮水都不能咽下,同时胃内的气体也不能通过食管排出。胃内积聚的气体将逐渐增多,导致胃体积逐渐增大。犬因阻塞物的刺激,引起食管的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病犬不断表现出吞咽动作,精神紧张,神情苦闷。阻塞物越接近贲门,食管的痉挛收缩表现得越强烈,病犬紧张程度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因食道的逆蠕动,而将蓄积于食道中的唾液从病犬的口、鼻排出,导致膨胀暂时消失。因阻塞物的作用,大量唾液不能咽到胃内,而滞留于阻塞物上部,则颈部食道显著膨大。这种逆蠕动在食道阻塞中具有明显特征性,因食道阻塞而引发误咽,可引起异物性肺炎,而导致死亡。若不能及时将阻塞物清除,因阻塞物的压迫,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可引起病犬窒息,而造成不良后果。同时阻塞物压迫食管,可引起犬食管黏膜发炎、坏死、穿孔等变化。
犬在采食过程中突然发病。当食管不完全阻塞时,病犬仅有轻微躁动不安,呕吐和哽噎动作,采食较缓慢,并拒食大块食物,咽下障碍,吞咽谨慎,稍有疼痛现象。当食管完全阻塞时或患穿孔性异物阻塞时,病犬表现为完全拒食,极度不安,头颈伸直,不时出现呕吐,不断出现哽噎动作,有饮欲感,大量流涎,有时吐出带有泡沫样的粘液和血液。病犬常用后肢搔抓颈部,病情严重时还发生咳嗽,甚至有窒息表现。有膨大的食物滞留于颈部食道,用手触摸颈部时有波动感,用手向上推压时,则有大量粘液性唾液从口或鼻孔内流出,膨大部消失,但短期内又可重复出现。用胃管探诊时,胃管前进受阻碍。异物梗塞在颈部食管时,在外部可触摸到阻塞物,患犬表现不安。若异物不及时解除,病犬有窒息危险。
根据患病犬是在采食中突然发病,并表现不安的病史。进一步结合用胃管探诊可发现阻塞物,即可确诊。有条件的可做X线透视,即可确诊阻塞物又可确诊阻塞的部位。应注意与下述疾病相鉴别。
胃食道套叠症。本病主要见于幼犬,是胃的一部分套入食道内,并表现巨大食道症。
食道憩室是食道壁的一部分,呈囊状扩张,多发于胸腔入口处的食道。根据临床症状及X线透视可确诊憩室。食道镜检查可确定憩室部有无食道炎、食道下部狭窄以及憩室程度等。
发现且确诊及时的病例,清除阻塞物后即可治愈,预后良好。本病病程长短不一,数分钟至数天不等。对发现和治疗不及时的病例,有窒息的危险,预后要慎重。病犬预后的情况完全取决于阻塞物的性质,阻塞物大而硬,既不能吐出口外又不能咽入胃内。阻塞物尖锐则易引起犬食道因创伤而穿孔,造成病犬死亡。有的因误咽而死于异物性肺炎。
应以消除病因,排出阻塞物为治疗原则。根据阻塞物及阻塞部位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较小而光滑的异物,可用催吐剂,如阿朴吗啡0.04~0.08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或用胃管将异物推入胃中。治疗时可先用10~20毫升液状石蜡或植物油灌服,再皮下注射3%硝酸毛果云香碱,用量为每次0.1~0.4毫克/千克体重,有的病例经数小时后即可治愈。也可在灌服液状石蜡后,用细胃管将异物轻轻向胃内推入。若阻塞物表面较光滑,还可在胃管外口连接上打气筒,有节奏地打气,在食管扩张时,用胃管将阻塞物推入胃内。如上述方法无效,可用内窥镜作引导,用内窥镜钳将异物取出。异物从口中取出时,阻塞物在颈部的上1/3处,可从颈部向口腔部推动,将异物从口腔取出。对病程较长的病犬,应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可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也可作营养灌肠。为补充水分,还可反复用1%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深部灌肠。阻塞物是金属物而用其他方法无效时,采用食道切开术取出异物。
手术后要加强护理,绝食3~5天,采用营养疗法,可用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及抗生素,1星期后即可给犬喂服流食。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饲喂时要定时定量,防止犬采食过急,吞咽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