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型之路:生态农业要与乡村文明共生发展
2014年4月14日,中国农学会、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在广东珠海举办现代生态农业学术研讨会。
专家指出,工业化农业的单一化高产品种种植、大量化学肥料和农药投入、人工育苗和机械化栽植、基因注入等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自身繁衍的危机,亟须从只注重经济效益与产品供给向多元协同、生克制衡、循环再生和共生竞争的生态化农业转变,对可更新自然资源采取节约型技术,对不可更新资源采取替代技术,对农产品采取绿色有机技术,对污染物采取环境友好型技术,用整体布局、循环体系、多样性利用等模式,构建生态农业系统,全面提升农业的产品、环境和精神文化服务功能。在科技方面应多元化探索生命物繁殖体系、在生克制衡中探索生命物的安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在循环再生中探索生命物资源最优化利用、在共生竞争中探索生命繁殖的新动力机制。
专家认为,现代生态农业是基于新世界观、价值观下的新经济,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本和智慧创造财富的新型产业,是融合生产与生活、修身养性的产业,是有限市场化的小规模经济的农业,而最大限度利用新能源是生态农业主导方向,生态农业与乡村文明共生发展是中国生态农业最大特色。
专家建议,发展现代生态化农业要坚持“技术规范”与“制度建设”两条腿走路,注重区域生态问题的针对性、同类生产产业的代表性、具体操作方法的规范化、监测评估操作的可行性、红线限制行为的权威性、绿灯鼓励方向的有效性;要尽快启动农区景观布局、农业循环体系、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资源减量与替代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农业生态转型的配套经济措施与法律规范等一批应用研究,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调查、科学研究、情景模拟等方式动员各方力量尽早为建立农业生态转型的制度框架提供科学依据;要研究建立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经济政策,来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使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
来源:《农民日报》
乡村科技2014年7期